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食疗 我要投稿
豆豉药食两用,既能疏散宣透,又能和胃消食、解酒毒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0-22 [健康] [中医食疗]

独特的豆制品

 

豆豉,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又一独特食品。最初,人们是偶然发现,煮熟的黄豆或黑豆放置于器皿内若干日,经发酵而形成了一种豆制食品,因味颇苦,故最初曾被称为“大苦”。

 

后来,中国古人逐渐探索并掌握了利用麴(qū,音同“曲”,简体字为“曲”)将蒸煮熟的黄豆或黑豆发酵制作豆豉的方法,进而尝试并确定,豆豉经加盐后的“盐豉”,既减少了苦味,又增添了滋味。

 

中国古人最早食用豆豉的具体年代已难以考定,但两千年前的文献就已记载了豆豉的数种名称,如“大苦”(西汉《楚辞》)、“盐豉”(西汉•司马迁《史记》)、“麴豉”(东汉•王符《潜夫论》,是大豆蒸煮熟之后放置于器皿内若干曰,经麴发酵而成)、“幽菽”(菽字音“叔”,指豆类)等。六世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述“幽菽”云,“作豉必室中温暖”。明代杨慎《丹铅杂录》记述:“盖豉本豆也,以盐配之,幽闭於瓮盎中所成,故曰幽菽。”

 

豆豉可用于各种菜肴之调味,是烹饪川菜、湘菜、粵菜所常用。名菜回锅肉、麻婆豆腐、豆豉猪排、豆豉鲮鱼等,豆豉更是必用调味品,因而引起文人抒发对豆豉的赞赏之句,如“故善者之养天民也,犹良工之为麴豉也”(王符《潜夫论》);“青天折桂香未灭,紫豉煮莼甘更新”(北宋•梅尧臣《送江阴签判晁太祝》);“沙鸟风帆归画幌,刀鱼盐豉上晶盘”(近代•潘飞声《袁仲濂判官招集第一楼》)等。

 

豆豉的营养价值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用黑豆或黄豆制豆豉的发酵过程,是利用曲霉、毛霉或细菌蛋白酶的作用。豆豉特含的尿激酶,具溶解血栓的作用,有益于防治人体血栓。

 

豆豉富含蛋白质,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脂肪、碳水化合物、乳酸、维生素(A、B1、B2)、尼克酸、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锌、铁、硒等)。

 

豆豉富含膳食纤维,有助肠道排便。

 

现代学者研究认为,豆豉有助消化、延缓衰老、增强脑力,提升肝脏解毒功能、减少血管内形成血栓及胃肠道发生肿瘤等的概率。

 

豆豉的药用价值

 

豆豉是药食同源之品。它既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同时也是一味常用中药。

 

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

 

豆豉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能宣散郁热,还能解酒毒。豆豉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常用于外感初起。

 

豆豉入胃经,则能和胃消食,使气机得通,饮食得消,则诸证自除。

 

豆豉有宣郁除烦之功,郁火得清宣,则气机自然通畅。

 

淡豆豉

 

中国古人制作盐豆豉用于烹饪菜肴的去腥、调味过程中,体验到淡豆豉的药用价值。

 

据介绍,取淡豆豉二至四钱(6~12克)煎汤内服,用于风热感冒初起之发热、头痛、烦躁,或胃胀、食欲欠佳、失眠等的食疗。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创用栀子与淡豆豉的内服煎剂“桅子豉汤”,用于清热、除烦躁等的食疗;他创用栀子、生姜、淡豆豉的煎剂“栀子生姜豉汤”,内服治疗呕吐、心烦、失眠等。

 

历代中医创用豆豉与其他中药组成的方剂之多,难以胜数。

 

下面介绍几款豆豉药膳。

 

葱姜豆豉饮

材料:葱白15克、葱须15克、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做法:将豆豉、生姜(切丝)加水500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功效:解表除烦,宣发郁热。可用于风寒感冒初期之头痛、打喷嚏、发冷无汗者。

豆豉葱白豆腐汤

材料:豆腐200克,豆豉15克,葱白15克。

做法: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净的豆豉,加水约两碗,煎煮至大约一碗时,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葱白稍作煎煮即可。

功效:宣窍通阳,除烦宽中。心情不好时可喝一碗。

菊花豆豉粥

材料:白菊花6克,豆豉20克,大米50克,白糖30克。

做法:将白菊花用干净纱布包好;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菊花袋、豆豉、大米共煮粥,熟后拣出菊花袋,加入白糖即可。每日1~2次,连服5~7天。

功效:白菊花性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豆豉有清热解毒、止痢镇痛等功效。本药膳可用于风热感冒初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微信、上海中医药大学微信】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