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快乐养老 我要投稿
中医药特色医养助力老有所依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19-04-26 [健康] [快乐养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深,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近年来,江西省新余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把养老服务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推进,借助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将中医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积极探索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新路径,着力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全链条中医药养老结合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政策引领,将医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新余市政府通过调节政策杠杆,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支撑政策,保障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健康发展。

  制定保障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将医养结合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整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新余市关于贯彻落实“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顶层设计确保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健康发展。《意见》明确规定支持传统中医进入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支持中医药在老年疾病预防、康复、养生等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作用,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养老全过程,探索发展以中医药健康养生为主的养老服务;推进中医医疗机构兴办养老养生机构,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措施,从政策层面确保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保障。

  健全推进体系。成立医养结合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主导、卫生健康和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的领导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内容、纳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民政养老体系建设考核内容。并建立以落实医养结合政策情况、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无缝对接程度、老年护理质量、老年人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评估体系,有效地推进医养结合工作良性发展。

  完善优惠政策。新余市从资金、医保、土地、税费、人才等方面对医养结合机构建设进行支持。福利彩票公益金至少安排50%的资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业,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新建床位补贴2000元/张、租赁床位补贴1000元/张,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城乡医保定点范围,支持金融机构根据医养结合型养老项目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优先安排医养结合机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增值税等。

积极创新,探索5种服务新模式

  新余市创新思路,探索集中式、签约式、照料式、契约式、爱心式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为老年人健康服务不断蓄力。

  集中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新余市在大力推进“党建+颐养之家”建设的同时,将村卫生室中医角建设作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内容,实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针对居住“颐养之家”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配置灸疗器具、针具、火罐、刮痧板、牵引和推拿等中医康复设备,组织对400多名村医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为“颐养之家”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中医特色健康监测和评估,康复护理、慢病管理、中医特色理疗、中医养生知识讲座、膳食供应配置指导等服务。

  同时,在村卫生室中医角统一悬挂人体针灸脉络图、神中医体质辨识、春夏秋冬养生等宣传板块,有条件的“颐养之家”建设以“敬老、尊老、爱老”为主题的养老文化宣传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传播中华养老文化,营造养老氛围。

  签约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新余市针对身体健康、生活能够自理、不愿入住养老机构的居家老人,按照“1名全科医生+1名护士+1名公卫医师+1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生+1名志愿服务者”团队签约服务模式,与居住家里的老人进行“一对一”签约医养服务协议,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中医及康复治疗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为签约居家老人发放家庭医生联系卡,对居家养老人群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中医诊疗服务、中医药康复保健指导、健康知识教育、免费体检、健康咨询,以及中医药健康养生、膳食调剂等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健康指导等免费服务。

  照料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新余市针对封闭小区居住老人的实际,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原则,在渝水区部分社区新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定期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宣传,入户免费为老年人开展测量血压、疾病检查、健康咨询等活动,普及中医药政策、养生保健和健康知识。按照医联体协作框架,由医联体牵头医院选派医生、护士、药师、康复师,在日间照料服务中心设立“健康小屋”,备有老年人常用、急救药品及设备,对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的老年人提供及时、到位、专业的中医药服务。有条件的中心配备康复健身场所、中医理疗推拿设备等,大力推广群众性中医健身操、健身活动。

  契约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新余市针对长期卧床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等服务需求,在充分告知、自愿签约、自由选择、规范服务的原则下,依托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与老年人家庭建立契约服务关系试点。责任家庭医生团队为每个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全面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体验、慢性病患者管理随访服务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老年病的预约就诊、上门诊疗、送医送药、中医护理等个性化医疗服务。

  爱心式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新余市组建“天使健康行”服务团队定时定点深入帮扶村卫生室坐诊,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热敏灸知识讲座、指导居民使用热敏灸、发放热敏灸宣传折页、培育热敏灸志愿服务队、入户了解居民中医药使用的知晓情况、免费提供身体健康检查等活动,帮助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参与中医药志愿服务,每周利用一天双休日,进村入户为老年人开展执敏灸知识、中医药健康养生大宣讲。

提升能力,做实做细医养结合服务

  新余市通过高标准打造村卫生室中医角、加强村医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着力营造中医药养生氛围,将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做实做细。

  高标准建设村卫生室中医角。将中医角建设纳入2018年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筹集400万元,在每个产权公有的村卫生室腾出面积不不于10平方米的房间,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医角,做到“六有”(即有标识、有制度、有针灸图、有中医养生板块、有中药柜、有能满足居民中医药服务需求的中医诊疗设备),能够提供针灸、艾灸、火罐、推拿等5种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75%以上的村卫生室已配备1名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所有村卫生室中成药均达到50种以上。

  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新余市发挥市(县)中医医院骨干作用,建设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基层中医药人才进修培训、巡回医疗、业务指导等工作,与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双向转诊、对口支援,支持3个名中医工作室、22个临床重点专科和基层特色专科建设。

  营造中医药健康养生环境。新余市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人口健康文化阵地建设,建体以雕塑、中医知识长廊为主体的人口健康文化园、人口健康文化庭院;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节、组织读经典中医著作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元素融入医院文化发展规划,在门诊大厅、走廊等处悬挂以中医治疗八法、中医特色疗法、名人名医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板;将中医药健康文化元素融入健康细胞示范单位创建,开展以中医药知识传播校园、中医药文化走进单位、中医药理念融入家庭为主的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单位、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将中医药知识通过健康新余微信公众号进行推送宣传,研究开发新余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向广大居民推送食疗药膳、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等知识。定期举办以“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为主题的中医药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活动,现场推出中医健康咨询、中医体质辨识体验,以及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中医治未病、中医运动养生、中医饮食养生、中医四季养生、中医药健康处方等宣传展板。

优化环境,推进智慧健康养老系统集成

  下一步,新余市将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深化中医药改革,扎实贯彻中医药强省战略,以提升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能力为重点,助推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健康发展。

  营造中医药养老社会氛围

  积极开展中医药养老文化总结、整理、宣传,将中医药健康养老、健康养生、医疗康复、疾病预防一体化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病先养,使群众了解中医药养老、认同中医药养老、享受中医药养老,不断改变群众传统的养老观念。

  提升中医药养老服务能力

  加强培育和吸引中医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和综合性医学院校增加中医健康养老养生、中医健康养老护理等相关学科,培养中医药健康养老医护人才。

  优化中医药养老政策措施

  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养老服务业、推进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的文件精神,加大对中医药养老事业的政策倾斜力度,衔接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规划和审批,理清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责任界限。并在科学测算社保基金支付情况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高龄老人、失能或半失能老人等特殊人群的中医药养老服务补偿比例。

  探索中医药养老服务模式

  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支持养老机构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探索建立一批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基地。

  发展中医药养老健康产业

  引导支持相关中医药行业、中医药企业开发生产老年用品和服务,支持研发和生产适合老年人慢性病治疗、康复保健、智能看护、旅游休闲、电子呼救、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老年用具用品,扩大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相关产业规模。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现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养老数据管理系统,推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系统集成,对各级医疗机构及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健康养老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多样化中医药养老服务,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健康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易凌炜)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