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阳痿辨证论治
来源:中医出版 2024-08-19 [中医临床]
阳萎,又称“阳事不举”,《内经》则称为“阴萎”,是指阴茎萎缩、不能勃起或虽能举但为时短暂不坚而言。此症广泛见于肾或心、脾虚衰。因肾主藏精,肾虚则阳事不举;心主神志,心虚则五脏不明;脾主运化,脾虚则气血无从化生,五脏无以滋养,故以虚证为多,但亦有因湿热下注而致宗筋弛缓形成本症的,不过临床较为少见。

【症因】

 

 

(1)命门火衰:多由素体虚弱,肾阳不足;或房事太过,损伤肾气;或少年误犯手淫,肾阳受伤,精气虚寒,遂成本症。

 

(2)心脾两虚: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或因惊恐损伤心肾,脾气受伤,产生本症。

 

(3)湿热下注:多由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聚湿化热,或外湿侵袭,湿蕴酿热,湿热下注,宗筋弛缓,引起本症。

 

【证治】

 

 

01

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经久不愈,兼有面色㿠白或灰黑,头晕,目眩,精神衰疲,腰膝酸软。舌质淡,脉沉细、尺部弱。

 

分析:本证型多见于性神经衰弱等病。由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精气虚寒,故阳事不举、经久不愈;肾精亏损,内不能滋养脏腑脑髓,则头晕、目眩、精神衰疲、腰膝酸软;外不能荣润面色,若肾气虚甚则面色㿠白,肾精极亏则面色灰黑;舌质淡、脉沉细尺弱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的征象。

 

治法:温补下元。

 

方药:赞育丹。

 

赞育丹(《景岳全书》):熟地黄、白术、当归、枸杞子、杜仲、仙茅、巴戟天、山茱萸、淫羊藿、肉苁蓉、韭子、蛇床子、附子、肉桂,或加人参、鹿茸。

 

方中仙茅、淫羊藿温肾壮阳,振筋起萎;巴戟天、肉苁蓉、韭子、蛇床子、杜仲补肾温阳,固精益髓;附子、肉桂壮元阳,补命火;熟地黄、枸杞子滋阴养血;山茱萸收敛精气;当归养血和血;白术健脾燥湿;或加人参、鹿茸以增强补益元阳之功。

 

若命门火衰未甚者,可用巴戟丸温补肾气。

 

巴戟丸(《医学发明》):巴戟天、白术、五味子、熟地黄、肉苁蓉、人参、覆盆子、菟丝子、牡蛎、骨碎补、龙骨、茴香、益智仁。

 

方中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温肾壮阳;熟地黄滋养阴血;五味子、覆盆子收涩精气;骨碎补益肾强腰;益智仁补脾益肾;牡蛎、龙骨涩精止泄,定惊安神;白术健脾化湿;人参(可用党参)补益元气;茴香散寒调气。

 

02

心脾两虚

症状:阳事不举,或轻或重,兼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少寐,不思饮食。舌淡红,脉弱。

 

分析:本证型多见于性神经衰弱等病。由于心脾虚弱,肾失心之所主,又失脾之滋养,故阳事不举;在心脾复兴时则好转,心脾虚甚时则阳萎加剧,故见或轻或重;脾虚则气血无以化生,不能滋养肌肉筋脉和荣润肤色,故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心血虚损,神不安宁,因而心悸、少寐;脾与胃相表里,脾伤则胃亦伤,纳运失常,因而不思饮食;舌质淡红、脉来弱则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征象。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加味归脾汤

 

本方补益心脾,兼以温振肾阳。适用于思虑过度,损伤心脾,心悸,健忘,阳事不举等症。

 

如气血虚衰,自汗,短气,惊悸,健忘,怯寒,阳萎,可用人参养荣汤补益气血、温阳起萎。

 

03

湿热下注

症状:阳事不举,病程较短;兼有小便色赤,阴汗湿润,下肢沉重酸软,舌苔薄黄而腻,脉多弦滑。

 

分析:本证型可见于性神经衰弱等病。由于湿热下迫,宗筋弛缓,故阳事不举、病程较短;湿热累及膀胱则小便色赤,浸淫阴器则阴汗湿润;湿性重着,湿阻肌肉筋脉,故下肢沉重酸软;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滑为湿热内蕴的征象;而脉弦则是湿邪累及厥阴肝经,经气不畅的表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柴胡胜湿汤。

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柴胡、升麻、羌活、茯苓、泽泻、甘草、黄柏、龙胆草、当归尾、麻黄根、防己、五味子。

 

方中柴胡、升麻清热升阳;羌活、防己疏风祛湿;茯苓、泽泻渗湿利水;黄柏、龙胆草苦寒坚阴,清热化湿;当归尾活血通络;麻黄根清热止汗;五味子收敛精气;甘草和中益脾,调和诸药。

 

如偏于湿邪甚者,可用平胃散加葛根、升麻、萆薢、茯苓燥湿升阳;若偏于热甚而肾阴不足者,可用知柏地黄丸随症加减以清热降火、滋阴益肾。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