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着眼社会需求开展中医药科普
2024-08-27 [其它] [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中医药科普文章浅谈

中医药科普的价值在于帮助群众了解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可谓百花齐放,在内容、形式、渠道、对象、规律等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发展成就。权威媒体致力于开展中医药科学普及工作,更加注重专家主导、正本清源和服务社会。《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医药科普文章,紧密结合中医药发展动向、读者需求、社会热点和重大事件对中医药知识进行阐释,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结合社会关注热点,进行深入浅出的中医药科普

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离不开科普工作,但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很难在现代语境下将中医药讲清楚,容易导致民众的疏远或质疑。《中医不能“光练不说”》(王君平,《人民日报》2010年5月27日第19版)提出,希望有名的中医药专家承担科普工作。作者呼吁,“需要真正的中医名家站出来做科普,不计个人名利得失,承担起弘扬中医的社会责任。”以中医“治未病”为例,普通公众在此概念提出之初,并不一定能了解其意义,更无法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而应用。我国从2007年11月正式启动中医“治未病”工程,经过若干年的试点,“治未病”理念才逐步深入人心,初步形成“治未病”服务网络。该工程正式启动之前,中医“治未病”并不为广大民众熟知。《中医养生“治未病”》(王琦,《人民日报》2007年5月10日第15版)一文,充分体现了专家做科普的成效。文章将中医养生治未病的理论渊源,注意事项、指导原则,日常生活中养生实践方法等进行了全面介绍。综合文章篇幅、内容和作者身份等情况,该文算得上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最早登载的专家系统介绍中医养生“治未病”专题的科普文章。文中强调,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健康养生不仅是个人和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为满足群众对中医专家讲科普的需求,作为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引导科普宣传健康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6月,学会正式授予王琦、王新陆、仝小林等11名权威专家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从《人民日报》报道来看,在2010年之后的科普文章中,专家的发声更多,这与学会的重视密切相关。中医药专家都积极从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切入,语言朴实、数据可信、方法易操作,非常契合百姓需求。很多新闻标题直接提到“名医”“专家”,意在告知读者科普内容的权威性。

 

以学术探讨为主,以知识科普为辅

随着哲学研究的复兴,关于中医哲学的阐释也受到关注。尽管普通读者对中医哲学并不了解,但通过记者向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介绍,能够达到一定的科普效果。《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中医哲学——访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傅景华》(祝华新,《人民日报》1987年3月18日第3版)一文,对当时中医界热议的中医哲学话题进行了深度报道。傅景华结合中医和西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思维形式、认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中医哲学的发展历史及其面临的问题,认为当时的学术界广泛存在一种用西方思路、方法和价值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倾向,中医界亦不例外。如果任凭这种倾向扩散蔓延,必然会影响我国学术的发展。至于今后应该怎样面对这种倾向,作者结合中医和中医哲学话题指出,中西医乃至整个东西方文化各具不同的特色和优势,彼此不能完全兼容。它们反映了自然本身及人类精神固有的双重特性,是一种相反互补的关系。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医不能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但如果忽视中医自身主体性理论的建设,一味向西医和当代科学理论改弦易辙,认定这就是中医“现代化”之路,其结果只能是弃长就短。该文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第一篇关于中医哲学的报道,引起社会反响,《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跟踪报道,如《中医学及东方文化应是开放体系——就中医哲学问题与傅景华同志商榷》(王强,《人民日报》1987年7月30日第3版)。

 

专注中医药防治疾病,普及医疗保健知识

中医药能否防治以及如何防治肿瘤是非常热门的话题。针对现代医学在肿瘤治疗方面存在的误区,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花宝金于2013年3~4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系列科普文章《治肿瘤不可重“病”轻“人”》《肿瘤最忌过度治疗》《带瘤也能长期生存》《扶正是中医治瘤之本》《“治未病”是中医抗癌的优势》。他强调人体是一个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建设的复杂功能反应系统,在治病过程中应当注重中医学所提倡的整体观,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他认为,在肿瘤治疗方面不应该采取完全对抗的思维模式,而是要充分借鉴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思维,避免过度医治、以暴制暴、以毒攻毒。

与学术性文章的科普作用相比,关于常见病家庭医疗保健常识的文章也受到读者热烈欢迎。《人民日报》曾设“家庭医疗保健常识”等专栏,内有大量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科普文章。其逻辑大体为:首先,告知读者此类疾病或症状比较常见,尤其在某类人群身上更易体现。其次,提醒读者无须紧张,并为其分析具体原因和患者可能表现的具体症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药的治疗经验,提供饮食、服药、康复以及预防上的具体建议。最后,叮嘱读者,一旦此疾病有所加重,并伴有其他症状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务必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诊疗。季节养生话题亦颇受欢迎,很多文章针对不同季节易发疾病进行科普。这些文章篇幅一般在1000字左右,专门介绍中医药四季养生知识,用语简洁,方法简单易行。如《防流感,试试中医小妙招》(张永生,《人民日报》2018年1月19日第19版)一文推荐了6种预防流感的“小妙招”:热水泡脚、按摩穴位、室内熏蒸、合理作息、调整饮食、中药茶饮。

 

依据中医药理论,推荐简便易学中医药健康养生方法

行业公认专家撰写的科普文章更容易引起读者兴趣,再加上权威媒体的宣传功能,自然受到青睐,科普的作用和价值也更能够得到发挥。2006年2月16日,《依据中医经络理论简便易学祛病健身“312”经络锻炼法不妨一试》一文刊登在《人民日报》,该文作者、我国著名经络学家祝总骧根据中医学经络理论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向社会推荐这一人人可行、行之有效、自我防病治病的经络锻炼方法。

有些科普文章在推荐简便易学中医药健康养生方法的同时,对人们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纠正,以便更好地指导应用。如《中医拔罐三大认识误区》(《人民日报》2016年10月8日第5版)一文指出,中医拔罐疗法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疲劳、治疗软组织损伤。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认为所有人都适合拔罐;认为拔罐时间越长越好;认为拔罐有紫印就好。针对误区,作者通过中医理论,结合西医知识,一一讲解。健康与文化是所有人都关注和需要的,再加上社会上掀起的“中医养生热”,激发了学者们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的热情。通过他们的努力,让公众既能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

 

关注百姓健康需求,科学引导生活习惯和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模式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很多与中医药相关的话题引起热议,并吸引大众参与、体验。在此过程中,由于生活习惯和中医药科学素养不同,容易导致一部分人选择不当的中医养生方法。对此,有必要通过科普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中医药健康养生观念。《中医宝库中的自然疗法药膳·药枕·药浴》(沈丕安,《人民日报》1986年8月21日第5版)一文对当时的中医药热现象作了较为系统的解读。首先,作者肯定了药膳、药枕、药浴等结合日常生活防治疾病的作用。其次,作者为了阐释药膳、药枕、药浴的科学性,从《周礼·天官》《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备急方》《食疗本草》《饮膳正要》《养老奉亲书》《本草纲目》等历代文献进行了考证,说明中医药历来重视这些传统疗法。最后,针对社会上各种与药膳、药枕、药浴相关的推销现象,作者郑重提醒,尽管药膳、药枕、药浴具有科学性,但仍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个人体质、民间习俗、季节变化、食物来源、生活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如盲目使用,可能会引起反作用。

治疗不同的疾病,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问题。《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周向东,《人民日报》2002年6月28日第10版)一文指出,中西医在诊断技术、方式,治疗思路,适应症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各有优势和不足。作者建议,如果想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或者在病情比较危急的情况下,选择西医;相反,如果患有慢性病,不妨选择中医。其理由为,中医善于辨证施治,长于调理,精于搭配,治疗上更倾向于个体化原则。同一种疾病在不同人身上采取不同的方药,能使病人在获得疗效的同时尽量减少各种药物的副作用。

 

聚焦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彰显中医药价值

中医药临床疗效能否经得起考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后的中医药应对措施及其疗效最能够说明问题。据《正规中医不愿用,民间中医私下用——中医偏方灵不灵》(王君平、李世琦,《人民日报》2012年10月18日第22版)一文报道,2010年夏天,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受天气和水电资源紧张等影响,救灾的解放军战士和当地群众出现严重的烂裆、烂皮肤现象。甘肃省著名中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开具了仅有两味中药的药方,将药汁涂抹于患处,再撒上滑石粉,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药方后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作为永久展览之用。

在“非典”和新冠疫情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科普类文章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通过中医药有效防治“非典”、新冠病毒感染的科普文章,使读者明确中医药疗效显著,不仅起到了安抚社会情绪的作用,还全面树立了中医药的权威,对提升中医药形象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如《首都中医专家关注非典型肺炎告诫大众:板蓝根勿滥服》(王淑军,《人民日报》2003年2月13日第11版)一文介绍,针对“非典”期间部分群众大量购买、盲目服用板蓝根,导致一些地方板蓝根脱销的现象,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知名专家进行了科普解读。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系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晁恩祥介绍,每一种中药都有其药性,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药,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临床显示防治风热性感冒和病毒性肝炎等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则不一定适合。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某些疾病。那种认为板蓝根能预防各类感冒或呼吸道疾病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中医药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占比达92%传承中医精华实现创新发展》(王君平,《人民日报》2020年12月3日第7版)一文着重强调中医药防治新冠的作用:方式上,中医药(中药、针灸、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以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疗效上,中医药疗效明显,能够阻断病情加重和蔓延;模式上,以中医药为特色、中西医结合救治患者的治疗方案可推广;药物上,根据中医古代验方研发“三药三方”,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治愈率,加快恢复期康复。

 

作者: 曾令旨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 生服务中心 崔骥 章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