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三位中医前辈治疗湿疹经验
来源:明医公开课 2024-07-19 [中医临床]

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与变态反应有关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的炎症病变。

其表皮局部有剧烈瘙痒,多形性损害,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本病男女均可发,见于任何年龄,皮疹可泛发于任何部位,亦可局限某一处。

临床有急性、亚急性、慢性等三种类型。本病一般属中医学“湿癣”、“湿疮”、“浸淫疮”等范畴。

1 张志礼先生诊治经验

张老认为本病常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腥发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复感外界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媵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病程日久则耗伤阴血,化燥生风。小儿则多因禀赋不耐,饮食不节,胃肠滞热而发。

 

一、湿热并重型

症见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潮红、灼热、肿胀,继之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疹痒无休,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以清热凉血,利湿消肿。

药用清热除湿汤:生石膏、马齿苋、车前子、生地黄各30g,龙胆草、黄芩、生山栀各10g,冬瓜皮15g。

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30g,地肤子15g;大便秘结者加熟大黄10g。

 

二、脾虚湿盛型

症见病程日久,皮疹肥厚、浸润、色素沉着,或有轻度渗出糜烂,伴有纳食不佳、口渴不思饮、身倦、大便溏或先干后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以健脾除湿,佐以清热。

药用健脾除湿汤加减:白术、茯苓、枳壳、黄芩、川萆薢各10g,生薏苡仁、白鲜皮各30g,车前子、泽泻、苦参各15g。

对湿盛而有热象者,应用生白术、生枳壳、生薏苡仁;对湿盛而无热象者,则宜选用炒白术、炒枳壳、炒薏苡仁,并可加用苍术、厚朴等。

 

三、血虚风燥型

症见病程迁延,皮损粗糙肥厚、脱屑、瘙痒,表面有抓痕、血痂,皮损颜色暗或呈色素沉着,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缓。

治以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药用养血润肤汤加减:当归、川芎、茯苓、白术、苦参各10g,首乌藤、鸡血藤、白鲜皮各30g,丹参、赤芍、白芍、生地、熟地、猪苓各15g。

在治疗时根据部位不同常加用引经药,如上肢皮损加姜黄,下肢皮损加木瓜、牛膝,阴部皮损加龙胆草,头面部皮损加菊花等。

 

四、胃肠积滞型

多见于小儿湿疹患者,常有面色萎黄,纳食不香,腹脐膨胀,夜寐不安,大便不正常等。皮疹为淡红或淡褐色斑片或呈局限性苔藓化,抓后糜烂渗出。病程日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好发于四肢屈侧。舌质红,苔腻,脉滑。

治以健脾消导,清理胃肠积热。

药用白术、枳壳、焦槟榔、炒莱菔子、鸡内金各6g,焦三仙15g,薏苡仁、白鲜皮、马齿苋、黄芩各10g。

此型用药时,宜健脾消导为主,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辅。对于小儿湿疹,应少用苦寒泻泄及滋补厚腻之品。

 

五、外用法

外用法不可忽视。

对急性发作的糜烂、渗出、红肿皮损,宜用中药湿敷法,常用马齿苋30g,加水1000ml,水煎冷敷。

在继发感染时,可加用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苦参煎液湿敷。

对皮损迁延难愈,皮损不鲜,局部血循环不良处,可用中药蒸发罨包法;对亚急性皮损,有糜烂、轻度渗出者,用甘草油调化毒散、去湿散外涂;对干燥肥厚皮损,用黄连膏、黑豆馏油软膏。

湿疹发病与食用辛发动风之食品及饮食不节有关,故发病期间应禁用酒类、辛辣刺激性食品,忌食肥甘厚味、腥发之品,同时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皮肤卫生,不宜用热水或肥皂洗涤皮肤,不用刺激性止痒药等。

2 徐宜厚先生诊治经验

 

一、清热利湿法

见于阳盛体质,发病急,病程短,皮疹表现多为鲜红、水肿、丘疹、水疱、糜烂、渗液,剧烈瘙痒,抓后有感染引起疼痛。

患者常伴有口渴思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洪、大等。

治疗宜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连、焦山栀各6g,泽泻、赤苓、连翘、生地各12g,炒槐花、金银花各10g,绿豆衣、车前草、白茅根各15g,木通3g。

 

二、清脾泻火法

皮疹发于口周、眼周、耳周、鼻窍以及头皮和外阴等处,皮疹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及黄色痂皮,伴有口干口苦,口臭烦渴,脉浮、数、大,舌质红,苔少或薄黄。

治宜泻黄散加减:藿香、佩兰、茯苓皮各12g,焦山栀、甘草、黄芩、柴胡各6g,生石膏15~30g,防风、炒白芍、麦冬、炒丹皮、虎杖、茵陈各10g。

 

三、清心导湿法

孕妇恣食辛辣发物,引起胞中血热移于胎儿,出现婴儿湿疹。

治宜三心导赤散加减:连翘心、玄参各6g,莲子心3~6g,生地4.5g,车前草、车前子各10g,灯心草3扎,山栀心、甘草梢、蝉衣各3g。

 

四、散风祛湿法

主要用于湿阻上焦,郁于肺卫证。

皮疹为散在或密集的丘疹,干燥脱皮,状如糠秕,在寒冷、干燥、多风的气候下可加重或诱发,伴有口干唇燥,咽痒目赤,大便秘结,脉洪、数、浮,苔少或苔微干。

治宜消风散加减:荆芥、苦参、知母、苍术、羌活、蝉衣各6g,防风、炒牛蒡子、生地、胡麻仁、茯苓、生石膏各10g,威灵仙4.5g,当归12g。

 

五、滋阴除湿法

用于脾虚肺燥者。

皮肤表现为原患湿疹,日久不愈,利湿药用的越多渗出糜烂越重。或者疮疡溃烂,在边缘皮肤上发生红色丘疹,渗出并结脓性痂皮,常伴有低热、烦渴、手足心热、小便短少,午后病情加重,脉细数,舌质红,苔少或无苔。

药用滋阴除湿汤加减:生地15~30g,炒白芍、当归、玉竹、炒丹皮各10g,茯苓皮、贝母、泽泻、地骨皮各12g,苦参、蝉衣、柴胡、黄芩、川芎各6g。

 

六、温阳抑湿法

用于脾阳不运,阻滞中焦,外达皮肤而生的湿疹。

皮疹多局限于手足掌跖部,表现为营养缺乏性或角化皲裂性湿疹。

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姜半夏、炒白芍各10g,柴胡、甘草各6g,厚朴、陈皮、桂枝各4.5g,干姜3g,大枣7枚。

 

七、清肝化湿法

用于肝经阴虚湿热证。

在肝脾两经循行部位如乳头、脐窝、阴囊、女阴等处出现湿疹,伴有口苦、咽干、目眩、烦躁、小便黄,脉弦数,舌质红,舌苔黄等。

药用醋柴胡、炒丹皮、焦山栀、甘草、黄芩各6g,当归、赤芍、白芍、生地、茯苓、连翘、土炒白术、党参各10g。

 

八、散寒燥湿法

用于寒湿伤于皮肉的顽湿。

病程日久,皮疹增厚、浸润,色棕红或灰褐色,表面粗糙,苔藓样变,脉濡、沉、细,舌质淡红,舌苔白或白微腻。

治宜防风汤加减:苍术、乌药、防风各12g,茯苓、土炒白术、当归、炒白芍、姜半夏、小茴香各10g,吴茱萸、川芎、青皮各6g。

 

九、化瘀渗湿法

主要是应用于瘀积性皮炎。由于湿伤气血,而致经络不畅。

药用桃仁、炒枳壳、苏木、柴胡、桂枝各6g,青皮、赤芍、白芍、当归、酒大黄各10g,汉防己、泽泻、丹参各12g,赤小豆15~30g。

 

十、滋肾柔肝法

主要治疗一些湿邪化燥,耗精伤液的湿疹。症见皮疹泛发全身,以肘窝等弯曲部位明显,有的呈现局限性肥厚和糜烂渗出交替出现,有的出现苔藓样变,脉细数,舌质红少苔。

药用何首乌、熟地、钩藤各12g,当归、炒白芍、茯苓、炒丹皮、枸杞子、泽泻、地骨皮、炒杜仲、川续断、酸枣仁各10g,山药、生薏苡仁各15g。

3 禤国维先生诊治经验

 

一、病因病机

湿疹的发生受遗传、免疫、饮食、环境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特别是慢性湿疹反复发作,饮食、环境以及接触因素往往起很大作用。

因此,在药物治疗同时,应嘱患者注意可以引起病情加重或者反复的因素。

如注意避免食入性的变应原,如鲤鱼、虾、蟹、鹅、鸭、牛肉、榴莲、菠萝、竹笋等;避免经常搔抓皮损部位,以免引起苔藓样变加重;避免热水或刺激性药物用于皮损部分,引起急性病变。

并嘱患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劳、紧张,对瘙痒明显、影响睡眠者可选用珍珠母、牡蛎、龙齿等重镇安神之品。

本病发展过程中临床表现不同,病因、病机亦有变化,慢性湿疹病机以疾病迁延日久,风邪化燥伤阴,瘀阻经络,血不濡肤,或脾虚湿困,阴虚血瘀等为主;根据四诊及局部皮损的表现予以辨证论治,不应拘泥于祛风、清热、利湿等治法,辨清虚实,分辨急缓,审证求因。

慢性湿疹病久入络者,多有局部皮肤肥厚、苔藓样变等,为血瘀之象。因此,禤教授在各型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常用苏木、莪术等养血活血之品。

 

二、辨证论治

血虚风燥型,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药用生地黄、牡丹皮、白芍、当归、防风、紫苏叶、赤芍、紫草、胡麻仁、白鲜皮、钩藤、鸡血藤、莪术、苏木、甘草。

瘙痒影响睡眠者加牡蛎、珍珠母;挟瘀者加丹参、延胡索;湿盛者加萆薢;风盛者加蒺藜。

脾虚湿困型,治宜健脾利湿止痒。

药用党参、茯苓、山药、布渣叶、薏苡仁、白扁豆、白术、防风、茵陈、徐长卿、甘草。

气虚甚者加黄芩;湿重者加鱼腥草、土茯苓;食积明显者加陈皮。

阴虚血燥型,治宜滋阴润燥,养血润肤。

药用熟地黄、生地黄、丹参、何首乌、白鲜皮、泽泻、茯苓、乌梅、麦冬、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赤芍。

瘀滞明显者加丹参、桃仁;潮热心烦者加玄参;虚烦不眠者加酸枣仁、珍珠母。

 

三、虫类药物及引经药的应用

中医学认为,全蝎、蜈蚣、僵蚕、乌梢蛇等虫类药物性善走窜,可入络搜风止痒。临床医生常用于治疗慢性湿疹顽固性瘙痒。

殊不知虫类药物多为动物蛋白,具有较强抗原性,湿疹患者发病期间往往对于外来抗原性物质高度敏感,应用不当,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而且虫类药物多有小毒,长期服用,有药不胜毒之虑。

禤教授应用虫类药物甚为慎重,若为病情需要,一般从小剂量起,逐渐少量递增,使患者有一个脱敏过程,而且应用虫类药物时,方中常加紫苏叶,既可理气祛风,又可解虫毒,一举两得。

慢性湿疹多较局限,可位于身体的各个部位,在辨证论治时根据发病部位酌加引经药物。

如发于太阳经可加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经可加白芷、葛根、知母;少阳经可加川芎、柴胡;厥阴经可加龙胆草、栀子;发于下肢可加牛膝;发于上部可加桔梗;三焦湿热可加黄芩等。

· 本文摘自经方派,作者徐三文、梁延平、唐岛。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