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口腔溃疡之中医辨证论治
来源: 读书临证知行合一 2019-02-22 [中医临床]

 口腔溃疡(后附个人医案)

    终于等到这个病人前来复诊,现在可以推送这篇文章。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 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的浅表性溃疡, 发病率高, 具有反复性、自愈性、局限性的特点。本病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目前治疗也无特效药物, 本病多属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等范畴。口疮病机全在于一个“火”字, 可分虚实两端, 并以心、脾、肾三脏失调为主。

经典论述:《素问·气厥论》曰:“膀胱移热于小肠, 膈肠不便, 上为口糜。” 《医宗金鉴》则认为:“口糜阴虚阳火成, 膀胱湿水溢脾经。湿与热瘀熏胃口, 满口糜烂色红疼。”《杂病源流犀烛》:“脏腑积热则口糜, 口糜者, 口疮糜烂也, 心热亦口糜, 疮口色红,肺热亦口糜, 疮口色白, 膀胱移热于小肠, 亦口糜, 心脾有热亦口糜, 三焦火盛亦口糜, 中焦气虚, 虚火上泛, 亦口糜, 阴虚火旺, 亦口糜。”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炎火乃行……民病口疮。” 《灵枢·经脉》曰:“脾, 足太阴之脉, 连舌本, 散舌下。” 《丹溪心法·口齿》曰:“口疮服凉药不愈者, 因中焦土虚, 且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 《四圣心源》提到:“脾胃同气,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清升浊降则唇口不病, 病者太阴己土之陷而阳明戊土之逆也。” 《证治要诀》曰:“下虚上盛, 致口舌生疮。” 《口齿类要》谓:“口疮, 上焦实热, 中焦虚寒, 下焦阴火。”部分论述证明:阴火作祟, 发为口舌之疮。《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云:“劳者温之, 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热, 大忌苦寒之药, 损其脾胃。”《内外伤辨惑论·食劳倦论》曰:“内伤不足之病……惟当以甘温之剂, 补其中, 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则愈。” 所以临证时应先补脾胃之虚, 再泄离位之阴火, 即益气升阳为主, 清泻阴火为辅。若平素精神抑郁,,若平素精神抑郁。

病因—内因:

(1)  禀赋异常素体心脾阳盛, 心火内炽, 舌为心之苗, 火热循经上炎, 灼伤口舌。

(2)  素体阴虚, 阴不胜阳, 虚火上炎于口舌。

(3)  素体脾胃虚弱, 生化不足, 奉生乏源, 气血虚弱, 不能上荣口舌。

(4)  饮食不调恣食膏粱厚味, 醇酒炙烤之品以及辛辣饮食导致脾胃积热, 久则化火, 火热上攻。

(5)  情志失调情致不舒, 肝失条达, 而成肝郁气滞, 郁久化火, 耗伤阴液, 或思虑过度, 阴血暗耗, 伤及心肾真阴不足, 火失其制, 虚火上炎。

病因—外因

(1)  外感风热风热邪毒袭表, 卫气不足, 不能御邪于外, 或治不得法, 邪气留恋, 久不得清, 由表入里, 劫灼胃阴, 火热上攻口舌。

(2)  湿邪侵袭湿邪入内, 常与体内其他致病因素相合为病, “逢阳化热, 逢阴化寒”。若素体阳胜或体内有火热, 则化为湿热;脾胃热盛则表现为脾胃湿热;肝胆有热则表现为肝胆湿热;素体阳衰或有阴寒邪气则化为寒, 寒湿邪气常寄予脾肾两脏。湿邪粘滞, 常致疾病缠绵难愈。

病位

口腔病变为标,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为本。

脾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心开窍于舌, 舌为心之苗;而齿龈为胃所属;肾脉连咽系舌本。舌体脏腑配属:舌尖属心, 舌侧属肝胆, 舌根属肾, 因此与五脏关系都十分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是火邪灼伤口舌;病性上分为实证和虚证。(风热乘脾、脾胃积热、心火上炎、、虚火上炎、气血两虚以及肝火上炎等)

治疗大法: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症状与方药:

风热乘脾证

(1)      —症状:口腔溃疡较多,分布于口颊、口角、上颚、齿龈、口唇等处, 周围焮红,灼热疼痛, 烦躁, 口臭,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发热恶风, 或咽红肿痛, 舌质红, 苔薄黄, 脉浮数。(标红为主要特征。)

(2)       治法:疏风散火, 清热解毒。

(3)        方药:银翘散。--发热不退者, 加柴胡、栀子清热泻火;咽喉疼痛者, 加贯众、射干解毒利咽;疮面色黄糜烂者, 加黄连、薏苡仁清热利湿;口臭便秘者, 加大黄、槟榔通腑泻火。

心火上炎:

(1)      --症状:口腔溃疡或糜烂, 以舌边尖为多, 红肿灼热, 疼痛较重, 心烦不宁, 面赤唇红, 口干欲饮,进食困难, 小便短黄, 舌边尖红, 苔薄黄, 脉细数。

(2)      清心凉血, 泻火解毒

(3)      泻心导赤散, 泻心汤。--黄连泻心火;地黄清热凉血;竹叶清心除烦;通草导热下行;甘草泻火, 调和诸药。尿少者, 加车前子、六一散利尿泄热;口渴甚者, 加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 加大黄、枳实通腑泻火;热毒重者, 加黄芩、栀子清热解毒。

脾胃积热:

(1)      --症状:颊内、上颚、唇角、齿龈等处黏膜出现破损溃烂, 色白或色黄呈圆形或椭圆形, 溃疡较深, 大小不一, 有的融合成片, 甚则满口糜烂, 边缘鲜红, 灼热疼痛, 口臭,涎多黏稠, 面赤唇红, 烦躁不安, 小便短赤, 大便秘结, 舌红, 舌苔黄, 脉数。伤食史, 起病急。

(2)      清胃解毒, 通腑泻火。

(3)      凉膈散, 清胃散, 玉女煎。--口干渴者, 加天花粉、芦根清热生津;烦躁者, 加石膏、郁金清热除烦;口臭涎多, 舌苔厚腻, 湿热重者, 加石菖蒲、滑石、佩兰清化湿热;溃疡满布黄色渗出物者, 加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食积内停, 脘腹胀满者, 加焦三仙、枳实理气运脾消积。

虚火上炎:

(1)      口腔糜烂, 周围色不红或微红, 无疼痛或微痛,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神疲颧红,手足心热, 口干不渴, 色质红, 舌苔少或花剥, 脉细数。病程久。兼心阴虚者以舌尖多见, 心烦不寐;兼脾阴虚者, 溃疡以口唇、齿龈多见, 食少纳呆。

(2)      滋阴降火, 引火归原。

(3)      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汤, 甘露饮。--常用熟地黄、山茱萸滋阴补肾;山药、茯苓补益脾阴;牡丹皮、泽泻泻肝肾之虚火;加少量的肉桂引火归原。热病伤阴, 口干者, 加麦冬、玄参、乌梅养阴生津;地热或五心烦热者, 加地骨皮、百薇清热除烦;颧红盗汗, 骨蒸潮热者, 加知母、黄柏养阴清火等。

脾肾阳虚:

(1)  口舌生疮, 虽不甚疼痛, 但溃面终难愈合, 或此起彼落, 口淡不渴, 口涎多, 饮食无味, 手足欠温, 大便溏薄, 小便清长, 伴神疲气短, 不思饮食, 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舌淡苔白, 脉迟缓无力或脉细弱。

(2)  温补脾肾, 引火归原

(3)  理中丸加肉桂, 补中益气汤加味, 建中汤加味等

其他::脾虚湿困型常予以益脾除湿, 方用平胃散或五苓散等加减;肝火上炎型, 其发病常与情志因素有关, 常伴有头痛, 目眩, 烦躁易怒, 两目红赤, 口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等症状, 一般予以清肝泻火方法, 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血两虚型宜补益气血, 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等加减。

专方专药:。甘草具有修复粘膜的作用,或可大量用之。白及可补口腔黏膜, 促进溃疡愈合。天葵子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以解口疮之痈肿。莲子心清心以去舌上之疮。郑钦安谓“考黄柏主泻相火而清湿热, 又是治疗口疮要药, 砂仁养胃醒脾, 除咽喉及口齿浮热, 甘草同用能培土泻火”。泻心汤类方+全蝎。煎剂全蝎7-8g,粉末吞服1-1.5g。复发性口腔溃疡西药治疗为口服叶酸、维生素及局部注射消炎药。文献报道:黄芪10 g、茯苓10 g、党参10 g、生薏苡仁10 g、白术12 g、陈皮10 g,金银花10 g、连翘10 g、蒲公英10 g为主治疗。

调节脾胃,解毒治疗。

个人医案:

杜阿姨,67岁。

口腔溃疡一年,舌尖和嘴唇起白泡,然后溃烂疼痛。舌质红,少苔,裂纹。买滑兼弦象,稍弱。失眠,口干不欲饮水。纳少,少食欲。无其他不适。

诊断:脾虚,阴火上乘。

方: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减。 羌活6,黄芪12,党参9,黄连5,黄柏9,柴胡12,升麻15,肉桂2,防风6. 七天。

病人服药六贴来复诊。 口腔溃疡大幅度减轻。 余证如前。

二诊方如下,二诊舌如下(明显减轻)。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