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陈达灿:清热凉血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案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3-03-13 [其它] [名医论坛]

【基本资料】

 

李某,女性,1990年生。

 

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淡红斑,在外院诊断为“脂溢性皮炎”,两年来自行多次外用皮炎平、艾洛松、派瑞松等药膏治疗后病情减轻,停药或熬夜后易于反复。故于2013年5月28日来院就诊于中医。

首诊证候

刻诊:初诊时患者面部红斑、肿胀,散在丘疹、脓疱,少许脱屑,面颊部毛细血管扩张,伴有瘙痒及灼热感,烦躁。胃纳可,二便调,眠欠佳。舌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论治

 

诊断: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医辨证:风热毒蕴证。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处方:

桑叶10g,白鲜皮15g,羚羊角骨15g(先煎),丹皮15g,徐长卿15g,蒲公英15g,连翘15g,鱼腥草15g,桑白皮15g,珍珠母30g(先煎),白术15g,甘草5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

同时嘱患者停用任何激素药膏,适当外用润肤保湿剂。

 

随诊过程

 

 

二诊:2013年6月4日

 

患者诉服用上述中药1周后面部脓疱消退,肿胀明显减轻,红斑颜色较前变淡,瘙痒烦躁减轻,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羚羊角骨、桑白皮,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山药30g。

 

处方:桑叶10g,白鲜皮15g,丹皮15g,徐长卿15g,蒲公英15g,连翘15g,鱼腥草15g,珍珠母30g(先煎),白术15,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山药30g,甘草5g。7剂,水煎内服,每日1剂。

 

三诊:2013年6月11日

 

患者诉病情明显好转,面部脓疱及肿胀明显消退,无明显瘙痒,夜间睡眠可,舌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去蒲公英、鱼腥草、丹皮等清热解毒凉血之品,加青蒿、麦冬养阴清热之品,加减治疗10周,红斑、丘疹全部消退,无瘙痒等不适。

 

 

【按语】

 

辨证思路: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病因病机在中医古籍中尚无相关记载,本病是由于在面部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不当所致,故将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归属中医“中药毒”范畴。中医临床上多认为本病为风、湿、热三邪侵袭肌表而发,临床分为风热蕴肤、毒热蕴结、湿热壅滞、血虚风燥等证,多以疏风解表、清热凉血等法治之。 

 

治疗经验:陈教授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其总的病因病机为风邪、药毒蕴阻面部肌肤,浸淫血脉所致,根据病情程的长短及轻重程度应采用分期论治。急性发病期,皮肤红斑、丘疹、毛细血管扩张、肿胀,伴灼热痒痛感,属风热毒蕴,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为法,可用桑菊饮、犀角地黄汤加减;慢性迁延期则多为正虚毒恋期,治以滋阴清热,佐以解毒,常以二至丸、青蒿鳖甲汤加减。

 

本例患者为年轻女性,面部红斑肿胀,且有散在脓疱,伴有灼热、瘙痒等症状,为风热蕴毒证之征,治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方中白鲜皮、蒲公英、桑白皮、鱼腥草等疏风清热,丹皮、羚羊角骨入血分,可清血分热毒,配合桑叶、连翘以“透热转气”,对于红斑的减轻有很好的作用;随后加入二至丸、麦冬等药物养阴清热,加入山药、白术以健脾固本。

(本案编者:王艳沛)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陈达灿教授临床经验集》,陈达灿著,陈达灿教授师承团队整理,2019.03,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