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王国强会长:争创世界一流学会,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9-05-10 [其它] [国际论坛]

 

4月2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王国强会长在2019年全国中医药学会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争创世界一流学会 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专题报告,报告列举了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重要意义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创建世界一流学会中存在的不足和挑战,指出了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路径和方法。现引述全文如下。

 

 

 

 

同志们:

去年以来,中华中医药学会认真落实中国科协的工作部署,围绕争创世界一流学会的目标任务,认真调研,深入分析,结合实际,主动作为,我还受邀在中国科协年会主题论坛上作了专题发言。今天,我与大家就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相关问题,进行共同探讨交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一、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一流学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要求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是要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二是要下大气力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技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加强对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研究的支持。三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四是要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

学会是党和国家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繁荣发展,推动科学普及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国内,面向全球,以建设世界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着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学术品牌,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的中医药科技期刊,推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医药科技奖项,有效汇聚全世界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资源,为加快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健康中国,做出中华中医药学会应有的时代贡献。

(二)创建一流学会是中国科协推进学会工作的新部署。科技社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协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推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对加快世界一流学会、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科协提出了“1-9-6-1”工作思路和工作部署(即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一条主线,以三轮驱动、三化协同、三维聚力推动组织重构、流程再造和格局重塑,着力推进6项工程,为科技工作者办一批实事),着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会和世界一流期刊,提出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会建设的“五大能力”和“八个重点建设方向”。其中,五大能力主要是指学会的群众组织力、学术引领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八个重点建设方向主要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的学会发展方向、提供精准多元的会员服务产品、打造世界知名的学术活动品牌、建设世界一流的科技期刊、设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奖项、建设国际权威的智库品牌、提供优质普惠的科普服务、构建开放共享的产学融合服务平台。

(三)创建一流学会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的决策部署,在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中发挥学会的独特作用。学会要在国家中医药局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战略谋划,完善顶层设计,狠抓工作落实,助力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助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和学会在深化医改和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提升中医药和学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贡献率和显示度。要充分发挥学会的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有效凝聚起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和产学研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和独特优势,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重大技术攻关方面有所突破,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二、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优势与基础和不足与挑战

(一)优势与基础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勇立潮头,争创一流,引领世界是我国义不容辞和当仁不让的使命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的认识高度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振兴发展中医药的政策密度和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中医药发展的成果显示度和群众获得感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孙春兰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做出指示,站在历史的方位和民族的高度,从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深刻阐述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现实意义,把振兴发展中医药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赋予中医药“五种资源”(即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的精准定位。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重要文件;提出了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动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中医药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开启了依法发展中医药的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喜报频传,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45项中医药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8项,自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为中医药创新发展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术团体。学会办事机构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学会现有专科分会91个,团体会员63家,系列期刊59本。近年来,学会在中国科协和国家中医药局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活动范围,以发展中医药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己任,团结联系广大会员和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繁荣中医药学术,推动中医药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学会还积极承担并圆满完了中国科协、国家中医药局等委托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及政府转移的各项职能。学会连续三届荣获中国科协“先进学会”的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中国科协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优秀科技社团奖”二等奖。2015年荣获中国科协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一一优秀科技社团建设项目一等奖。2018年,得到中国科协“世界一流学会建设项目”专项支持,并成为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首批五家试点单位之一。这些都是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重要基础。

(二)不足与挑战

虽然近年来学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我们距离成为世界一流学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要做,还有许多挑战要应对和突破:

第一,品牌学术会议国影响力有待扩大。目前学会的大多数会议没有国外代表参加,国际会议的国外代表数量平均不足参会总人数的1%。要不断增强学术会议内涵,提升学术交流质量,加强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国外中医药专家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第二,品牌学术期刊质量和编辑水平有待提高。学会的59种系列期刊杂志,只有4种影响因子超过1(《中国中药杂志》1.434、《药学学报》1.427、《中医杂志》1.062,《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050),最高为1.434。要以中国科协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制定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期刊质量和编辑水平。

第三,标准制定和推广应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学会制定的240项指南和136项标准中,只有2项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采用,其他依旧停留在团标范畴,还没有转化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要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注重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应用,使研制的标准被更多的采用,在引领行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智库建设能力和作用有待加强近年来,学会智库建设为政府和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但是针对行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政策的发声和影响力还不够。要加强研究、深研究,及时发声,发挥政府智囊的作用,推动中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五,科普工作的力度广度深度有待加大学会的科普工作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中医药科普工作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李鬼打李逵”的现象偶尔还会发生。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科普这个“国家的长期任务”、“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举办多样化科普活动,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普惠的中医药科普服务。

第六,引领和参与国际化能力有待増强。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国际化是学会无法回避的工作短板,应全方位的加强。要不断增强和促进理念视野国际化、思维意识国际化、工作规范国际化、沟通能力国际化、团队合作国际化、发展规划国际化、文化融合国际化等。

第七,服务会员的机制和项目有待健全学会在服务会员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想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形成长效的机制,服务项目和产品还不完善。要进一步完善会员发展、管理和服务制度,摸清会员结构和诉求,建立切实有效的会员服务体系,逐步创立有代表性的会员服务产品,为广大会员提供更加满意高效的服务。

第八,学会的党建水平和治理能力体系有待提升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是学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保障,这方面需要继续加强。治理能力的高低关乎学会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关乎世界一流学会的创建。要不断增强党领导学会工作的能力水平。要结合工作实际,从改革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等方面入手,从人才遴选、绩效评估、管理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改进完善。

三、创建世界一流学会的路径和方法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先进思想的引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医药学术组织的根本保障,做好学会工作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切实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作表率。要加强机关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学会党组织增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把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引导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担负起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

(二)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学会工作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始终坚持服从服务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要任务。要自觉从中医药振兴发展大局和时代坐标中来认识、谋划、推动学会的各项工作,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为一流的学会和一流的学术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和重要保障。

)必须坚持整体思维,“三观”互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创建一流学会的根本岀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持整体思维、系统运行、统筹协调,要坚持宏观战略、中观机制、微观保障协调互动。

从宏观层面看,一是要有一流的学术传承创新水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靠学术思想、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来显示。学术活动也是学会工作的生命线,是赖以生存的根基。学术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会的领导力、引领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是要有一流的期刊论文编纂质量。推进一流期刊建设,是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打造中医药科技高峰和学术高地的必然要求。学会是科技期刊的重要办刊主体,科技期刊又是学会不可或缺的学术交流平台,要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科学研究队伍和期刊编辑队伍,提升办刊质量。三是要有一流的智库咨询承接能力。新型智库,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是一流学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要成为政府智囊,决策咨询,政策参谋的重要部门,要具备和增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能力。

从中观层面看,一是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举荐机制。人才的问题,是考量学会影响力、凝聚力的关键。学会需要把人才培养、人才举荐这个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同时要倡导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使学会成为优秀成果荟萃和优秀人才成长的净土沃土。二是要有一流的科学普及宣传队伍。习近平主席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科普教育和文化队伍建设,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增强科普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高科普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信中医药、用中医药、学中医药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制定一流的标准体系。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运动,对引领和支撑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会要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标准的引领作用,推进标准化工作,努力成为中医药国家和国标准制定的引领者,加速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

从微观层面看,一是要有一流的学会文化内涵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建设也是一个学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学会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提升学会站位、水平、增强深厚底蕴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会文化建设、抓好学会文化建设,完善学会文化内涵,树立学会品牌,提升学会软实力。二是要有一流的学会内部治理保障。治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会的发展潜力、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要坚持内部管理与自我约束相结合,加强学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内部管理精细化、分支机构管理专业化。要坚持自我发展与政府支持相结合,加强学会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学会服务创新、服务社会与政府、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要有一流的学会会员服务能力。学会是科技工作者之家,除了要引领好还要服务好。要坚持联系会员和服务会员相结合,把会员满意作为衡量学会工作的主要标准,及时充分地满足会员的学术需求,主动听取会员意见建议,为会员提供更加多元的专业发展服务。

)必须坚持系统推进、统筹协调。

创建一流学会要善于凝聚行业力量,促进学会、大学、医院、企业之间,期刊、学科、专科、研发之间,相互扶持,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形成合力。

一流的学会要有一流的期刊。一流的学会和一流的期刊是打造科技高峰和学术高地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一流的学术期刊,是一流的学会扩大影响力、传播力的关键。如何更好地发挥优势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基础,一流的学科是人才兴盛的表现,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一流学会和一流期刊的基本保障。

一流的医院要有一流的专科。一流的医院必须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一流的学术水平必须有一流的专科,医院是最能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机构,确有疗效是中医药生命力、影响力的根本。一流的医院和一流专科是一流学术和一流论文的临床基础。

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研发。一流的企业是提供健康和医药服务的重要条件,一流的研发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应成为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五)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一流学会的创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不懈努力。一是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二是要分步实施,指标引领;三是要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四是要先内后外,以外促内;五是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同志们,创建世界一流学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坎要过,我们要坚定信念,增强自信,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忧患意识,同心协力,奋勇拼搏,为开创中医药学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学会的新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