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燕赵中医·医语】曹东义:中医复兴的道路有多长
作者:曹东义 来源:燕赵中医 2019-03-14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与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生死相依,走过了几千年。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岐黄论医理,扁鹊说脉学,仲景定经方,金元医学争鸣,温病学派崛起,创立了无数人间奇迹。向世界贡献了原创的免疫思想和可以实用的免疫技术,中医知识逐渐传播,由此改变了瘟疫流行肆虐的局面。

  在西医传入之后,一百年来,学术环境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所走的道路是十分坎坷的。中医队伍衰落,核心理念不断被西化改造,乡以下难见中医身影,城里的中医院不姓中,中医博士、硕士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中医指导理论不被承认,远没有达到国家希望的“中西医并重”,只是勉强的“中西医并存”。

  随着《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贯彻实施,中医事业的复兴已经迈开了步伐,比如“中医诊所备案制”、“中医师承与确有专长人员考核之后获得执业资格”、“中医经典名方无需临床就可以申请生产批号”、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等,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而有些顽疾属于“陈寒固冷”,需要假以时日才能逐渐解决,比如“中医院的西化问题”、“中医科研导向仍然是老鼠点头”、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培三年”、人才评价只重视 SCI 论文、科研投入大把资金用于跟着西方所谓“精准医疗”亦步亦趋等,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仍然大量存在。

  中医仍然处于 “废医存药”的“末法时期”。学术界、科学界不承认中医的指导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等都不算科学语言,认为中医的疾病名称不能采信,中医病名不能算诊断。只认为中医有技术和方药,并且说“技术需要规范、方药需要研究”;辨证论治去掉“辨”和“论”,被扭曲为“分型治疗”;“杂合以治”被挡在“靶点治疗”之外,中药经典名方被提取化学成分所挤压。中医仍然处于黎明前的“废医存药时代”,这与《中医药法》的立法宗旨是不一致的,也与习总书记期待的“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相差甚远,需要大力破除中医头上的“紧箍咒”,脚下的“裹脚布”。

  落实《中医药法》,就应该做到“开展中医药服务,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扭转中医西化、异化、改造中医的路线错误,就应该回到“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的正确方向,这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