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动态 我要投稿
洋中医:我的任务是做中医国际化的桥梁
来源:新华社 2019-02-19 [其它] [传统医药动态]
年近40岁的德国人吴狄赫身穿白大褂,探了探病人的脉象,又让病人张开嘴,观察了一下他的舌苔颜色。“苔色有点薄白,消化功能可能稍微弱一点。”这位在浙江杭州学了12年中医的“洋中医”正在使用望闻问切诊断法。他喜爱中国文化,给自己取了中文名叫吴狄赫。

20年前,李小龙的电影正风行一时。吴狄赫迷上了中国功夫,并在德国拜师学习咏春拳。之后,他专程来中国,到少林寺拜师学艺。耳濡目染下,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每年约有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不过,对留学生来说,学习中医药这门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学科,要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

 

当接到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习邀请时,吴狄赫一开始担心自己不懂中文,学习难度会很大。但25岁的他还是下定决心,来到中国、学习中医。

 

吴狄赫刻苦练习中文日常会话,还把中药、方剂、穴位编成歌、抄在卡片上,每天坐公交车时带上几张,一路背诵。他还收集各种药品说明书,翻译并誊写在电脑上。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他常在杭州的各大中药房里转悠,看看里面的药材,也与药师聊天,试试自己能听懂多少。

 

一段时间后,吴狄赫的中文日渐流利,许多病人们开始愿意找他进行诊疗。他在一家中医馆临床实习期间,常常有病人对他感到好奇,来问他很多问题,他也乐于与病人们交流。

 

如今,吴狄赫能用流利的中文发表对《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古典医学的见解。对于很多中国人都不懂的中医方剂、穴位,他如数家珍。

 

“中医是一种传统医学,它的思路和现代生活的思路完全不同,因此有些人对中医抱怀疑态度。”吴狄赫认为,西医专注于治病,而中医是治人,看的是整个人的工作环境、家庭情况、情绪、饮食和体质等。

 

吴狄赫曾遇到过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因为学习压力过大而疲劳、失眠。他想了个办法,教小男孩一些武术动作、帮助他锻炼。“中医有种特色疗法叫情志疗法,讲究医者治病治心。我想告诉他,他是很有价值的人,生活也需要快乐、放松。” 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配合着身体锻炼和心理调控,小男孩慢慢好了起来。

 

研究生最后一年,吴狄赫把自己对情志疗法的理解写成了毕业论文。“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人们都深受颈椎病、精神压力等问题的困扰。而中医在这些方面能提供很好的疗法。”吴狄赫说。

 

毕业后,吴狄赫建了一个国际中医网站,取名为“吴山中医”,用各种语言系统地介绍中医课程,尤其是一些特色疗法。目前,该网站已有近400个注册会员,许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职业中医医生。

 

吴狄赫和中国医生一起为病人针灸

 

今年,吴狄赫还被浙江中医药大学聘请为外教,为中国学生讲授中医英语。

 

“我的工作其实是把中医推广到世界,让更多人理解它。有时我也用西方的思想来解释中医,让人们能更容易地理解。”吴狄赫说。

 

在杭州,以老字号为主的民营中医馆有400多家,大部分的医馆汇聚在吴山一带。未来,吴狄赫想要在杭州开办属于自己的养生堂,并继续中医教育,让中医之道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更多人所接受。“我希望能让世界越来越认可中医,认可各种不同的中医疗法。”吴狄赫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