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还原中医
来源:点滴读书 2019-08-05 [其它] [国际论坛]
朋友发来微信向我吐槽,说他现在一西医大夫开中药不能随便开了,需要培训,一年半的网络学习,半年的脱产实践,我不仅轻叹,认识中医药的重要,这是进步,但要真正学到,岂止区区两年就可。

现代人学中医犹如是雾里看花,如临江河始终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是思维局限在教材不能自拔。其实中医真正的教材是史书经典、诸子百家、易理术象,中医真正的教材是天地自然,真正的好中医不仅要上知天文、下至地理,还要中知人事。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开篇讲阴阳,中医学问的核心也在于阴阳,课本上讲阳是主动、主生发,阴主静、主收,试想一个没有生活历练的大学生给他讲这些,我想多半他们的理解僵硬的,甚至不会感兴趣,中医院校的学生对三阴三阳六经辨证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让他们读《伤寒论》简直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为什么学中医需要熟读经史子集为什么说学好中医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为什么说学好中医需要研读易理术象,没有生活历练的人不会深刻理解其意义的。

 

我们以阴阳为例,日为阳,夜为阴。日之阳必是夜之阳所生,故日为少阳,夜为老阳(太阳)。子时(23点到1点)一阳生,一切都在变动之中,大家应该知道了吧,为什么说最黑暗的时刻恰恰预示着光明的到来,为什么易经说否极泰来,为什么说一个人到了谷底是最有希望翻身的时候,为什么是黑夜了还被称为老阳,为什么十一点之前必须要入睡?六经中为什么讲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一个中医院的学生如果只按照课本上学是弄不懂的,弄不懂六经又何谈辨证?

 

《内经》和教科书上讲的阴阳都是后天的东西,阴阳表现在我们人体上还有先天的,在医学上讲就是胎化问题,不弄懂这个何谈阴阳?胎儿在母亲体内正常时头在下,阳亲上,阴亲下,先天的阳气就是胎儿的小腹和生殖器,阴精就是胎儿的心肺和脑,这个阴阳是纯粹的阴和阳,不具备产生自律交合的后天属性,这个纯阴和纯阳,要积累积全,才能被后天所用,先天阴阳靠母亲的脐带来联系,靠母亲大气运转,致使阴阳不绝离,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先天阴阳就发生倒转,原先藏在心脑的阴精开始向下流动到最下方小腹和生殖器重新安居,但它的祖籍还在心脑,那是阴根,就是太极图上的那个“眼睛”。而藏在小腹和生殖器的阳神,就跑到心脑,叫做阳根,就是太极图下面的“眼睛”。后天的阴阳要靠先天阳根、阴根才能转动。《内经》上以“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做比喻,彼此完成一个转化循环。而这些内容课堂上是学不到的。

 

更可悲的是现在对中医的开方也沦落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思维上来。《内经》煌煌巨著一共才有11个方,《伤寒论》也只有113个方,而现在的方子何止上万,现代人习惯把一大堆的中药罗列到一个方子中,毫无章法。而真正的中医开方子就是“开时间”,很多人认为中医抽象不好学,其实中医是最自然不过的一门学问,象很简单,是人把它复杂化了。

 

李阳波从1969年开始研究张仲景《伤寒论》,直至1986年1月29,经历17年才将张仲景“五苓散”来龙去脉搞清楚,并完成《伤寒论》注释,17年研究一个方子,张仲景的方子为什么这么神奇?我认为现代人把中医最精华的五运六气给丢的太远了。

 

形气相成而万物化生,万物通过什么与外界发生联系?万物通过什么完成生、长、化、收、藏?既然有节令,很多生物的生长跟节令息息相关,生物体内应该也存在一套密码,专门与气候变化发生联系,其一是气立,其二是神机。

 

禅宗六祖慧能本是个不识字的文盲,靠和母亲打柴为生,他开悟后说了一句在人类史上永垂不朽的名言“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他的话意思很简单就是不论作为人类整体还是作为单个人,全是本自具足,不缺半丝,联系到医学,就是人类本来没有什么病,个体也不该有什么病,有病就是本性上出了问题,既有个人,又有整体,人类的医学,本无所谓中西,分了中西,也是本性上有了问题。

 

真正的中医,《黄帝内经》首讲性命之学,自然大道,不是只讲命学,现代人都去保命了,谈性不足,这是当代医学的缺憾,把人最重要的一半丢掉了。

 

看到的是已经存在的,那些看不到的,才是真正决定我们生死兴亡的时相。

 

还原中医,给它时间,利好苍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