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从《伤寒论》的被曲解到中医之没落说起
来源:杏林医术道 2019-08-03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的没落和硬伤在于误读和低估医圣太多,想雄起,需反省。 ----《易演伤寒论》刘东军

【一】 
目前的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医


目前的中医,是一个争着、抢着、去申遗的中医,是一个不以申遗为耻,反以申遗为荣的医学。 
一个从古至今,活生生的、每时不在关乎人们吃、喝、拉、撒、睡、欢乐和痛苦的学问,一个自称为“传统医学的”学问。如今却在做着令世人震惊的举动,申遗。
在中国,我们有13亿衣食父母。我们完全、大可不必、跟人争着、抢着、去申遗的。
中医能申遗,这本身就是耻辱!而不是什么自豪。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耻。但若从《易演伤寒论》所破解出的“伤寒几日几日”乃医圣思源这一千年立法之谜来看,中医学,其实是一个千百年来、早已不敢正视其源头理论的立法问题已被严重误解的医学了。尽管这样的医学曾近呵护东方人的健康。然而,这样的系统思维逻辑失真的医学,迟早会被淘汰,只是以前没有强力的竞争对手而已。而当
这一天终于来到,岐黄后人,所谓仲景传人,已经将原本属于医圣后人的患者,几乎全部拱手让给了所谓的现代“科学医”。这一让,又使多少患者,因失去了真正的岐黄医术、失去了真正的仲圣医道的呵护因病至贫?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

【二】
伪中医误读医圣,自损前程,属自作孽


从王叔和,到孙思邈,再到“金元四大家”、明清、民国以来,再到今日《伤寒论教材》。夸大脏腑阴阳辨证,八纲辨证,并将这种思想方式误当做无往不利的思想武器,来对《伤寒论》进行大卸八块地剖解。硬生生地歪曲《伤寒论》的立法。以中医内科之理,法,方,药之理念,孤立地看待《伤寒论》398条的注解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样既迷失了“仲景六经演伤寒”的医道立法,也失去了“天道之医”。的最高境界,这其实无异于废掉了医圣的大半武功。
仲景之后,一千八百年,实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伪中医无道行私,必遭天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所以,中医如今争着、抢着、去联合国“申遗”者,皆因果必然矣。

【三】
为何说“一千八百年“伪伤寒”已“阉割”了中医”


千年古中医,唯独《伤寒论》是在延续着《黄帝内经》中的天体运动学理论。
千年古中医,唯独《伤寒论》是在用医学的理念阐述了《内经》这种对人体治病纠错的内在经过。
而目前这样《伤寒论》教材,因为严重与《内经》运气学理论脱节;实际上不能教会学生运用这样的思想工具来面对临床。所以必定很容易一次次陷入之前养成的西医的习惯思维,而出现误诊误治。
如此由于真正的中医理论与具体临床的脱节,使后世大量中医郎中只知中草药随证加减其能治病,但不知其为何能治病;一些注家牵强附会,只对《伤寒论》做里证,表证,虚证,实证,寒证,热证等方证对应的论述,如此违背经旨,静止、孤立地看待问题,对治病过程中所必须的理论推演经过却不知所云,前人差之毫厘,后人不免谬以千里矣。因此我说,目前中国所谓中医主流教育不是真正的中医,首先从立法上就已经否定了他们的道学本质。他们早已舍本求末,迷失正统,故说他们是“伪伤寒”一点都不为过。

【四】
一叶障目,其实是“伪中医”和西医们的共同感觉


虽然多种原因让中医沦落为目前这种窘境。然主要还是疗效不行,而且是普遍的不行。唯一能够传承岐黄治则学术的唯一治书---《伤寒论》从始至今一直被历代注解所歪曲。医圣的思想原本最精粹的东西根本就没有被后人解读出来。
中医的原本最精粹的东西是什么呢?是研究如何促进、产生对人体、天地、内外、宇宙、中、上、下、内外大趋势格局扭转的那些力。这个力,承载和产生“人体大气运水(火运水)(木运金)的一切“升降出入”之表现形式的力量。不错,这样的力量其实就是天体力学。
五运六气学说。灌之以医学的名字不管有多么如此的美妙。它依然是力学。
为什么说【中医和西医同样都是干着“一叶障目”的蠢事】
离开了易演,所有所谓中医的“象思维”研究都成空洞。如今的所谓“主流中医”其实已跟西医都在夸大其微观科技而远离整体。突出人体疾病的微观世界。远离古中医的整体观道。远离了真正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隋唐之后的【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八纲辨证】,已然将中医搞成了跟西医几乎同一种哲学来指导。扬言自己是中医,其实跟西医在哲学的层面上早已成了“一丘之貉”。他们将阴阳学说,五运六气学说,列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实际上早已与五运六气学说【天体力学理念】,跟《内经》的真髓,背道而驰。
既然他们同样蒙蔽于人体病理的微观世界。所以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最容易犯下雷同的一个错误。那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五】 
“想的见”堕落到“看得见”所谓的中医早已走了下坡路


如今的中医在【看得见】的临床观测思想指导下,越来越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声光电观测仪器。因此和西医同样都是成为现代科技声光电观测仪器的奴隶。犯着同样的错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科学仪器的观测总是有限的。不然也不会一直在不断地更新换代。观测的越细微,越是远离整体。
为何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宇宙具有一种必然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个体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全局。局势服从趋势。
阴阳是什么,阴阳其实就首先是具备阴阳象。确立了阴阳象,才可以谈论阴阳。所以,整体,局部,局势、趋势,都可以用阴阳象来归纳,个体有个体的阴阳势态象,全部有全部的阴阳势态象,局势有局势的势态象,趋势有趋势的势态象。我们可以运用这些各势态中的阴阳之象来作为所知象,从而去推演未知象。知象,应象,这就是学医观道的最基本知识,应该列为最基本的理论。学医者只有这样学,才会入门准,学得快。
不要认为这是故弄玄虚,其实有这种认识的人多是身在易中不知易。
这种理论,有的人误以为没什么用,但它却一直贯穿整个人体宇宙运动力的升降出入里,贯穿在整个中医理论里。学医首先学会这个【观象】才对,然后学会【知象】【做象】【用象】。接着还要学会古往今来、这个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改变宇宙各局势,趋势的象形思维方法论---乾坤阴阳转变的最快捷途径。而这种捷径、次序、路线图之象又是什么呢?这个古往今来世界上最具智慧的方法论,就是称之为“道”。
这个道,不是一般的道,是非常之道
由此,学者就应该明白前面先学会识相,知象,然后再学会观道,进而知道。
言由到此,似乎学者到了“知道”境界应该是可以了。然,还是不行的,因为这里还需要有一个“德”,是必须要有的。人不能缺德,少德。甚至无德。若是少德,缺德,无德,那么你这人“知道”的越多,越危险。无德,智慧越高,邪门歪道越厉害。学医的,光学会前面说的观道,而不进行德修,最终就不会修成正果。 
某些时候, 德更是力量。
 
【六】
这,就是目前的中医,快速奔向死亡末路的中医


中医之道,乃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历来就是【道之所主,工之所疑】。 
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着各自的祖宗。几乎肤色已经标示出他们各自的思想精神的图腾。
虽说【科学无国界】中医和西医,都各自有着自己的祖宗。况且中医的祖宗并不比西医的祖宗长得丑、下生的晚。 
伪中医【背经离道,欺师灭祖】一路走来。更有一种常见丑恶嘴脸。
如今这样的伪中医,同样也早已失去了这样的道。由此他们把疾病分类愈加繁细。他们越与整体观察的角度越来越远。
他们在各病孤立地基础上,误以为只要按部就班运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来治疗、细致地分化出内科,外科。病名各论。然后病因,诊断,脏腑阴阳,虚实,八纲分型,然后在制定治则,从头到尾,贯穿着理法方药次序。同时跟进【随症加减】。
他们总以为,挂上某些西医病分类词汇的专科牌子就可以治疗某些专科病了,成
专家了。张口闭口说给患者“补补能量”“排异大法”“提高免疫力”
殊不知这些病,若不是建立在《伤寒论》【六经三阴三阳、天人合一】的整体阴阳理论上。是根本不能解释通的。而这个整体必须又是具有古中医的思想模型的。那么,毋宁质疑,1800年来打乱这个整体【六经三阴三阳、天人合一】理论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些以病名分科、分类的、无能的伪中医。试问这些有病名的所谓专科的疾病如何用六经辨证来辨析?如何将治疗中的进退策略体现在脉证的变化中呢?所以说,一旦离开了整体阴阳理论哪怕一步,这些所谓的专科都会走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死胡同。理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疗效又会从何而来?
这种伪中医分科分类,只会给实际开方的时候,增加更多的随症加减。所以,如今的有些中医【专家】大夫开方,一个中药处方,少则20来味,多则30来味40来味。每个病种,病位都有特定几个加减。犹如喂牲口。一旦挂上这样专家的号。疗效后果可想而知。
这,就是目前的中医,快速奔向死亡末路的中医。想不灭都不行的中医。

【七】
中医的“道”和“德”之根本是什么


我可以拿着《素问。运气学九卷(应该加上“标本篇论”为十卷)》部分用来注解整部《素问》和《灵枢》。却无法拿着整部《灵。素》来注解它里面的《九卷》 
所以,我认为中医的“道”之根是在《九卷》而不在《九卷》之外的整部《灵。素》。中医的道和德都在《九卷》而不在整部《黄帝内经》。
除了《伤寒论》之外,其他后世医书全是舍本求末。然,《伤寒论》却被历代注解由“本”打成了“末”。
从《伤寒论》第一天被注解开始,以讹传讹,轮番拆解,到今日,把六经辨证分成表证里证,虚实寒热,正邪阴阳,398条,条与条之间,越来越孤立。医圣不单被他们“阉割”成了太监,还被废掉了主要武功。
经是好经,是和尚太笨,给念歪了。 
所幸的是,《伤寒论》原文还在。
就凭这一点,还是要感谢历代注解的。

【八】
唯独《伤寒论》是建立在六经模型上反复推演用药的书


从《易演伤寒论》的反向推导揭示出的仲圣思源来看,唯独《伤寒论》这本书是真正、唯一的、建立在六经模型上进行重复性推演用药的书。既三阴三阳上进行主客标本轮换推演用药。内中体现了作者如何站在整体阴阳,全部的阴阳,趋势的阴阳高度和广度来观道,最终如何运用医德,来实施五运六气的主客分区中所出现的太过和不及的医药力学修正。
《易演伤寒论》的研究确立了张仲景《伤寒论》全部【伤寒几日几日】的来历和依据。画龙点睛,一下激活了《伤寒论》。
然而历代注解医家却没有将《伤寒论》的学习和注解与中医之根本---运气学九卷思想背后的运动原理结合起来。某种原因不得而知,这只能说是之前或许养成的本末倒置的道行思维所致。他们全部都是在用“古中医的五行脏腑解剖学”辨证来注解。八纲辨证,因为本不是一个境界系统,故自然就解不通,最后没办法,他们只好美其名曰:“有是证用是药”了。学术上就开始了走下坡路。以致如今本末倒置,技术没落,沦落到只能给资本家当“三陪”。
正是《易演伤寒论》的这种研究论证,吻合了《伤寒论》原文中医圣张仲景的“某某病,伤寒几日几日”的来源内在玄机,以此一举推演出诸多条文中证脉不全的学术历史空白。 
【九】 
千年医殇之病根


中医那种昔日在天朝独尊老大的风光早已不在,这其实不光是被后来的西医拉下马的。而主要是他们误导出来的书呆子实战疗效不行!!那些所谓【经方大神】们,【火神】们,连经方祖师、宗师的理论尚且不通。所谓学术注解,其医案充其量只能靠用添加剂来撰写了。除此,他们别无他法。故,学医先明其理,绝非恐吓。
百年之间,诸多中医教授,名家大家,只是将《伤寒论》推崇为历史上第一部治疗、和防御“外邪伤寒”,防治“外感流行病”的临床实践经验之书。这是学界众所周知的。也正是他们在理解认识上的本末倒置,才使得纵容了他们思维能力上的幼稚,这也正是如今中医界积重难返、千年医殇之病根矣。
故,学医必学好《伤寒论》;想学好《伤寒论》就必须弄明白“医圣”的“六经起《论》之别,”就必须学会他的“六经断《论》”之法。 
首先明白什么是易经。真正的易经是能用来演的。而假的易经是不能用来推演的。假的易经只是用那种阴阳八卦图来做装裱。假的的易经在历代《伤寒论》注解中毫无意义。只是摆设。
“伪伤寒论”注解中的“三阴三阳”其实就是那样的“摆设”。想学好《伤寒论》,想学好中医,就得学好能“易演”的易经。也就是真正的易经,这个易经,老子《道德经》早就用他的“五百言”歌颂过。这是真正的道,想做一个好的中医,首先从这样的易经入手,这是必须的。

【十】
《伤寒论》内核被误注的后果其实就是医道的毁灭


伤寒论》所有论条,总共加起来是398个,却有78个论条是在用“伤寒某日某日”来叙述人体阴阳结构所发生了什么变化,属于卦结构变化的定位细节。所以说这些“伤寒几日几日”不是偶然的,“伤寒几日几日”作为支撑脉象症状的结构模型,其有着必然的规律性。可以说它其实是整部《伤寒论》的灵魂和骨架。
《伤寒论》横刀立马一千八百年、目前“终于”在中医主流教育中被沦落为选读。虽属始乱终弃,但实际上还是成了历代中医“大家”们谁都不愿提及的心灵上的一个硬伤!
一千八百年来中医界不能用“三阴三阳”将《伤寒论》始终贯穿,无异于被打了死穴而无法呼吸面色苍白。正是由于他们这种无能。所以只好退而用“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强行注解《伤寒论》。
《伤寒论》自问世1800年以来,被历代注解医家亵渎,曲解重重,始乱终弃。如今的中医界,在《易演伤寒论》出世之前,实际上早已没有了真正会用六经(三阴三阳)辨证的人。
因为,1800年来的《伤寒论》注解、根本无人会用“三阴三阳”的模型---六经十二辟卦进行象形思维,取象分类的方法来揭示仲景思想背后的物质原因。因此更不知仲景演《伤寒论》的立法在何处、更不晓得这样的立论的思想诀窍在何处。
 
【十一】
关于【子午流注】针灸


从我公布了我的《易演伤寒论》所用十二辟卦图后。有网友询问“为何你绘制的这个图---十二地支与十二经的配对与【子午流注】不一样呢?为何你绘制的这张图里,子时是复卦足少阴肾经,而【子午流注】里面子时是足少阳胆经呢?对此一直没有回答,至今也认为无需回答。因为一,询问的人不是我的徒弟。更何况在这个问题上,既想弄明白,而又想装b的不屑之徒,不管是学院派,还是论坛教授,这种人大有人在。其二,这个问题对于沐浴更衣,真正潜心研读我的《易演伤寒论》的人来说,有悟性的、其实是没必要再回答的,他们有的早已想到问题的答案。有的来拜师只是为了确认。至于内在机理我就不再多说,[传非其人慢泄天宝]这句话圣人能说出来,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何更况我有自己的著作面授学生两百多人。我这其实也不是故意撩拨网友:当一个人有病了的时候,那么他的体内气血流注的时间排序,还是原来那个所谓的【子午流注】的排列吗?这样的问题就算是拍拍膝盖也能明白的吧【有的人会说这里面有“大定”。我说那是胡扯,若是依着“大定”八字不好的,出生就等死就行了】。 
【子午流注】在我这里可以被我运用自如。但我敢说【子午流注】实际上在千百年来中医界,在那些不懂装懂的死书呆子哪里实际上只是个摆设,实际上是个垃圾。临床上没见过有几个按着【子午流注】掐着时间给患者配穴搞出疗效的,因为疗效不行,所以真正的针灸高手都不用这个【子午流注针灸开穴】,除非初学者,装神弄鬼,骗骗患者骗骗自己而已。时间长了,疗效不行的弊端自然让其丢弃它。如今网上的那些什么【子午流注】针灸培训班全是自欺欺人的。因为【子午流注】根本就不是如他们那样用的,虽然我经常讲:“看病如校表”,然【子午流注】绝不是用来给患者的经络气血校队“时间”的。那些美其名曰“按时配穴”的【子午流注】痴迷者、书呆子们只是自欺欺人。因为所有的病患都是“太过或不及”,如此这般,届时,患者的体内经络流注还是原来的流注排序和时间么?刻舟求剑的笑话而已。
中医已到了跟人争着抢着申遗的地步了。原因来自于自仲景之后1800年来荒诞无稽的伪伤寒论注解。正如《易演伤寒论》中突破伤寒立法,如今学医必须要先弄懂【伤寒几日几日】是什么,才可以澄清仲圣的六经辨证立法法则是什么,然后才可以有资格去谈论《伤寒论》。只有澄清什么是经方,什么方不是经方,才有资格自称自己是不是经方大师。同样,诚如【子午流注开穴法】这一套理论。真懂者,天马行空,一针解经,一解全解。不懂者,就是拿着僵尸吓唬活人。
有幸于中医界从不乏有因为戳了痛处就便跳着脚大骂的人。
前几天有这么个人终于“受不了了”。发帖在网上炒一个什么经方大师,说人家一天看一百多患者,有时多的都看不过来。问我“你一天看几个”,我说“我一天下来主要的时间是除了看书、喝茶或在网上写点什么,或跟学生们交流。但问我看病,我说我最少估摸着一天下来,也能看200来个患者吧”他说他不信,一个整天喝茶上网悠闲的人可以看那么多病号。
哈哈,看来他是真的不懂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更何况,从古到今,真的只把十二地支当时间来使唤的所谓中医,蠢到了犹如历代《伤寒论》注解拿着“伤寒几日几日”当成天数一样。
这已不是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了,这是天赋出了问题。

【十二】
《易演伤寒论》的出现


《伤寒论》是一部医学的天体宇宙力学推演书。是医学史上唯一的一部天体力学运动理论融入于人体宇宙之内力学运动并将两者合二为一的论述。
如果说《黄帝内经》给出了描述这样的运动过程并给出了解决和促进这种运动指导性理论。那么《伤寒论》则是这种理论的延伸,并恰当地运用中药的力量来实施了《黄帝内经》的这种指导方案。
之前的历代《伤寒论》注解和研究,完全忽略了这一点。而《易演伤寒论》实际上,已开凿出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
《易演伤寒论》是一千八百年来具有开创性地将张仲景如何运用数象易演方法真实再现《素问。运气学九卷》的具体使用书。它复原了《伤寒论》背后的五运六气理论的具体使用过程、并再现了五运六气背后的物质原因在临床推演中的运用过程。
《易演伤寒论》是真正的、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用六经辨证来注解《伤寒论》的思想、方法工具书。并创造性地设计出“六气阴阳薄厚”使用模型。给“易经”学术界开创了一个实际的、具体的、数象合一、天人合一的、演易模型工具。并依此破解了《伤寒论》立法,《素问。五运六气》立法。且于这两部中医经典“呵成一气、相互印证”。传递出的信息是易演中的“理、法、方、药”。依此来展示的是《伤寒论》的成书原貌。并发展了仲景思想。
《易演伤寒论》与历代所有一切《伤寒论》注解著作的区别在于思想层次的区别;在于思想层面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区别;在于面对五运六气学说,能否实现经过阅读、是否能让岐伯、黄帝、仲景、三者在思想方法上同步握手的区别。
所谓:理论上的每进一小步,临床实战将是前进一大步。中医的未来必将以此走出困境!

 

培训班上经常讲的就是【为什么历代《伤寒论》注解崇尚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扶阳法,桂枝汗法】而我为何考证出《伤寒论》的精髓其实就是六经病各有中风,而非独太阳病中风,不单是太阳病首法用下,而六经各病治疗首法其实均是用下。读《伤寒论》必须得从六经立法角度来读。而不能光只看字面上的排列。
绝不可以因为《伤寒论》排在前面的方子是桂枝汤,麻黄汤,而就因此断论说太阳病本该用汗解。这种解读是一种短视。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上。 
历代《伤寒论》注解最后被后人归纳起来,形成教科书,把《伤寒论》搞成了治疗外感的临床实践的记录。在他们的教材里,几乎对所有《伤寒论》中涉及到的【下之后】【反下之】【反发汗】这些关键词汇全部解读成【前医误诊误治,误下】。而又把所有【小便不利,大便不利】解读成了【没有小便,不大便】。这就是注定了中医在过去和未来一直要走向悲哀。我在给我的徒弟们讲课的时候经常讲的就是这些实战临床中的辩证法。既病有【发热】【反发热】有【上利和下利】。【发热】都会出现其他什么症状。【反发热】又会出现什么其他症状。【上利和下利】都是还会出现什么症状推理。那么原文中所说的【反下之】又是什么意思。具体使用是什么。既然有反下之,那么【正下】又是什么。这些具体事项《伤寒论》原文中是没有单独进行文字描述的。但是却有着前后连贯的逻辑和印证。那么我是如何解读了出来并且具体用到实战。这些其实都是面授给徒弟们的东西,使他们一生受用的基础。中医看病,实际上关键时刻,拼的就是这种基础实力。而不是去拼你曾经知道多少灵验的用药方子。 
可以这样讲,在《易演伤寒论》没有出现以前,整个学术界就不知道什么是“大小便的【利】与【不利】”。这句话我经过考证,绝不是什么恐吓。看看中医学院的教材《中医诊断学》和《伤寒论讲义》就知道了。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