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推动中医药国际化 从“小切口”入手
来源:健康报 2018-08-31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药国际化是中国实现大国复兴、体现大国责任的应有之义,是落实“文化自信”的具体行动之一。要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国际化,关键在于如何推动,怎样让域外国家和民族理解和接受中医药的理念、技术和产品。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笔者认为中医药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破题。

  找准中医药国际化的突破口

  所谓“医生好不好,关键看疗效”。世界各国的人,无论什么人种和文化,在针对疾病这个问题上,都是十分看重疗效的。所以,中医药的国际化问题,需要从“小切口”入手。在治疗具体病痛上的一个个疗效,就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小切口”。要善于讲中国故事,善于讲中医药的故事,故事怎么讲,可以从中医、中药的具体疗效讲起。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论。笔者认为,中医的针灸是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一个不错的突破口。当然,中医、中药还有很多其他可以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突破口。总之,这个“切口”可以小一些、具体一些,疗效上则应该更明显、更直接一些。

  用国际化语言范式诠释中医

  西方医学为何容易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是因为它的内容融合了现代科学知识,大家理解起来相对容易,疗效可靠,推广起来就方便。我们要重点选用疗效确切的疾病,用国际化的语言范式来加以包装和诠释,这样推广起来就容易些。举个例子,我们中医肿瘤领域多数人凭借的是传统的望闻问切,只是即时脉证、即时症候群,不能完整地反映肿瘤的核心病机。肿瘤是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形成的,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形态、瘤体位置、转移部位、肿瘤标记物、基因、免疫组化等更能反映肿瘤的本质,如能将这些指标融进中医辨证,做到精准辨证、精准治疗,疗效会更好,也更容易被西医同仁理解和接受。

  此外,还要重视循证研究,用数据来说话。虽然有人在做质的研究,而且比较符合中医特色,但其并未占主流。近年来颇受推崇的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也只是刚进入起步阶段。我们中医人在与西方同道进行交流时,需要提供一些真实数据,这一点国内已经开始重视,如JAMA去年发表的一些关于针灸方面的文章就是实证。

  制定规则和标准来抢夺话语权

  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医药规则和标准的制订既要坚守传统传承,更要勇于创新和探索。没有规则,没有标准,搞模糊化的中医药、庸俗化的中医药,用所谓“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这句话来蒙混过关,是走不通中医药国际化这条路的。那么,中医药究竟能否用规则和标准来衡量呢?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医药自古以来就有标准和规则,是可以量化的。当然,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时,的确强调个性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标准和规则;所谓“变”,也是立足于这个“宗”而进行望闻问切、辨证施治的。

  创新与特色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上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外的医疗机构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他们时常派人到中国来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和交流。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特色明显,我们才容易对外交流、对外合作攻关。世界针联主席刘保延说,针灸比中医、中药在国外推广有优势。目前,我们的针灸微创肿瘤治疗模式已初步形成,将来主要从培训与合作入手进行推广。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