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急慢性鼻窦炎的中医治疗
来源:珍火堂 2019-01-18 [中医临床]
西医认为本病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有急、慢性之分。中医称鼻渊(急性鼻渊、慢性鼻渊),或称脑漏、脑崩、脑渗、脑泻等。

古代文献中,《内经》最早述及本病。如《素问·气厥论》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指出了胆、肺之热可致鼻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说:“鼻流浊涕,是脑受风热。”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说:“脑漏者,又名鼻渊,总因风寒凝入脑户,与太阳湿热交蒸乃成。”指出了风寒、风热、湿热是鼻渊发病的原因。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谓:“其有脑泻既多,伤其髓海,则气虚于上,多见头脑隐痛及眩运不宁等症。此非补阳不可,宜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清代,陈士铎《辨证录》卷三说:“夫脑漏者,即鼻渊也,原有寒、热二症,不止胆热而成也......盖涕臭者热也,涕清而不臭者寒也。热属实热,寒属虚寒。兹但流清涕而不腥臭,正虚寒之病也。”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说:“鼻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别寒热......涕清不臭觉腥者,属虚寒,用八味地黄丸加川芎、升麻、苍耳子,所以用肾药者,脑属肾也。”指出了鼻渊属虚寒的病机证治。费伯雄《医醇賸义》卷二说:“脑漏者,鼻如渊泉涓涓流涕,致病有三:曰风也、火也、寒也。”概括了前人对鼻渊病因的认识。

 

辨证论治:

 

1

1、肺经热邪,宜清肺通窍

 

 

鼻为肺之外窍,热邪蕴积于肺,常上灼鼻窍而为涕为渊。《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少阴之复,懊热内作......甚则入肺,咳而鼻渊。”肺热熏灼窦窍而成鼻渊病机主要有三,治亦有别。

 

一为风热袭表,客于肺卫,治当辛散风热,可以苍耳子散合银翘散加减,常用药物,苍耳子、白芷、辛夷、黄芩、桑白皮、赤芍药、连翘、荆芥各10g,金银花、天花粉各15g,薄荷、甘草各6g。

 

二为风邪中人,多来疾去速,且易化热化火,故较多见的为风去而肺热壅盛。风寒犯表亦常从火化,郁伏于肺。当视火热之微甚,选用《医宗金鉴》之黄芩汤。常用药物,黄芩、栀子、桑白皮、知母、天花粉各12g,赤芍药12g,连翘、白芷、桔梗各10g,甘草各6g。或在麻杏石甘汤重用石膏基础上,并入苍耳子、辛夷、黄芩、鱼腥草、芦根等清肺泻热,通窍排脓。

 

 

三为病久肺气已虚,而热邪未清,病者具肺气虚的表现,然鼻涕黄黏缠绵,鼻黏膜红,应益气与清热并举,以《永类钤方》之补肺汤加减,清补兼施,此时切忌大剂苦寒清泻或骤用温补,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常用药物,党参12g,当归6g,生黄芪20g,白芷、紫菀、桑白皮、黄芩各10g,鱼腥草、芦根各12g。

 

2

2、胃火上炎,重清泻阳明

 

 

鼻渊之急者多缘于火热,有肺、胆、胃热之分。阳明胃热蒸灼窦窍而成鼻渊,局部可见涕黄浊量多,鼻塞甚,嗅觉差,鼻甲肿胀,黏膜深红而干,头痛明显,鼻窦相应部位有叩、压痛或红肿。全身常具发热,口渴引饮,口臭,牙龈红肿,便秘、尿赤等症。

 

明·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谓:“浊涕如渊,《内经》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要皆阳明伏火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说,鼻之“经络所致,专属阳明”。诸经之热犯及鼻窦,必循阳明经脉上达。其治当以清泻阳明,解毒排脓,畅窦通窍为旨,用自拟升麻解毒汤加减。对胃腑热盛者,随证加入大黄、生石膏等,临床颇能应手。常用药物,升麻10g,葛根15g,赤芍药、黄芩、鱼腥草各12g,蒲公英20g,桔梗、白芷、皂角刺、苍耳子各10g,甘草各6g。

3

3、湿热内蕴,当利胆清脾

 

 

肝胆及脾胃湿热蕴结窦窍,在鼻渊实证中较为常见。本证鼻局部特点鲜明,可见鼻涕黄绿或黄浊量多,嗅觉近失,鼻黏膜红赤肿胀较甚,头痛且重。全身症状反不突出,肝胆湿热,或见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脾胃湿热,或见体倦纳呆;但舌红、苔黄腻常可反映出病属湿热的特征。

 

肝胆湿热证,宜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各10g,泽泻、车前子、当归、苍耳子、白芷各10g,生地黄15g,甘草、木通各6g。

脾胃湿热证,宜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常用药物,茵陈、黄芩、连翘、砂仁、白蔻仁、白芷、苍耳子各10g,石菖蒲、木通、藿香各6g,薏苡仁30g,滑石20g。

湿热滞留鼻窍证,表现以鼻窍局部湿热为主的特点,在亚急性病程中尤其如此。用药当注意选择既能祛湿除热,又能针对鼻病之品,如藿香、薏苡仁、苍耳子、白芷、黄芩、石菖蒲、鱼腥草,佐以龙胆草、茯苓、滑石、佩兰等出入为方。

 

4

4、浊涕久延,法健脾补肺

 

 

鼻渊日久,其病机多向正虚邪滞演变,正如张景岳所云:“凡鼻渊脑漏虽为热证,然流泄既久者,即火邪已去,流亦不止,以液道不能扃固也。”正气之虚,多责之肺脾。肺虚清肃不力,脾虚清阳不升,窦窍肌膜失养,抗邪无力,均可致邪毒浸淫滞留。病人除具全身肺脾气虚见证外,局部多见涕白黏而不臭,鼻黏膜色淡暗。常反复加重不已。

 

常用方,温肺汤,或补中益气汤,佐苍耳子、石菖蒲、白芷等以助化浊通窍之力,入薏苡仁、路路通等以助消除鼻甲水肿。

 

气虚卫表不固,反复发作者,处玉屏风散或予补中益气丸常服。

 

小儿患者,常以黄芪精肉汤顿服,充养正气,则邪自不可干犯也。

 

5

5、阳虚寒凝,予温阳驱寒

 

 

鼻属督脉所循,督脉统一身之阳。若阳虚寒凝,督脉不畅,则致头痛,鼻塞,浊涕黏白,嗅觉减退。可伴形寒肢凉,背寒如掌大,小便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临证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常用药物,附片6g,麻黄6g,细辛3g,苍耳子、白芷、辛夷各10g,白芍药15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

附桂八味汤加川芎、升麻、苍耳子,或阳和汤加苍耳子、川芎之类亦可。如见头痛或局部疼痛者,可加露蜂房2~3g,制草乌3g,并加白芍药、生甘草以制其毒性。

6

6、屡治不愈,酌扶正脱敏

 

 

鼻渊之辨,有虚实之分,急慢性之别。治有清热泻火、利湿排脓,或健脾补肺,温散浊邪诸法。但亦有患者涕液汩汩,长湿无干与鼽嚏并见,迭经前述诸法治疗,仍有少数疗效欠佳或迁延缠绵。结合西医学认识来考虑,多与过敏有关。鼻及窦腔黏膜过敏反应致黏膜水肿,填塞窦腔,鼻腔引流不畅,影响通气,且易继发感染。这部分病人的发病特点为多伴过敏性鼻炎,中鼻甲水肿较剧或有息肉样变。

 

其治,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参考现代病理认识及中药药理认识,对此屡治无效者,可在补益肺气、坚固藩蓠或温肾暖脾、扶正固本方药基础上,视鼻涕之清浊而选加祛邪脱敏之品。

 

如:

涕白者多偏寒,可用生麻黄、细辛、防风、蛇床子、徐长卿、附子、淫羊藿之类;

 

涕黄浊者多偏热,可选加黄芩、汉防己、牡丹皮、秦艽、赤芍药、鱼腥草等。

 

另,乌梅、苍耳子、路路通等寒热证均可选用。

验方

 

眉棱骨痛方

 

组成:苍耳子 白芷各12g 川芎15g 大蜈蚣2条 皂角刺 桃仁各10g 制草乌6g(先煎) 法半夏10g 白芍药20g 生甘草10g 黄芩15g 鱼腥草20g 木通10g

 

功能主治:逐瘀开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急性额窦炎,证属瘀热痰浊风毒互结者。

 

方解:方中川芎、皂角刺、桃仁活血化瘀;法半夏除痰燥湿;苍耳子、白芷、制草乌、蜈蚣祛风止痛;黄芩、鱼腥草、木通清热解毒;白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合用共奏逐瘀除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之功。

 

清肺通窍汤

 

组成:辛夷花 苍耳子 桔梗 黄芩 麦门冬各10g 桑白皮25g 鱼腥草20g 赤芍药12g 川芎6g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活血通窍。用于慢性鼻窦炎,证属肺经郁热者。

 

方解:辛夷、苍耳子、桔梗宣肺通窍除涕;桑白皮、鱼腥草、黄芩、麦门冬清肺解毒祛邪;赤芍药凉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宣肺通窍之功。

升麻解毒汤

 

组成:升麻10g 葛根15g 赤芍药 黄芩 鱼腥草各12g 蒲公英20g 桔梗 白芷 苍耳子各10g 甘草各6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窍除涕。用于急、慢性鼻窦炎,证属肺胃实热者。

 

方解:肺经邪热与阳明经火毒熏灼鼻窍,致流浊涕。故方中以升麻、葛根二味为主药。升麻,《神农本草经》称其“主解百毒”。葛根,《本草纲目》谓其能“散火邪”,《本草经疏》称之为“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二味合之解毒而宣散热邪,且同入阳明,可为舟楫之剂而载药上行以清解阳明结聚之热毒。伍以黄芩、蒲公英、鱼腥草,加强全方清热解毒泻火之力。入桔梗以排脓畅窦。白芷既可排脓,又善治头痛、眉棱骨痛,为阳明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香走窜,宣通鼻窍。热毒结聚必多脉络淤滞,故佐赤芍药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兼能解毒。全方合用,令热毒消散,脓出窦畅,诸证平复矣。

升麻、葛根二味,在方中除解毒散热,载药上行外,尚有一层功用。急性鼻窦炎以上颌窦为多见,其解剖学特点为窦口高而窦底在下,形似茶壶,其脓汁排出殊为困难,脓汁潴而不泻,故施治每难奏效。非升提不能令脓汁畅出,故假升麻、葛根之力促使脓汁溢泻,以助桔梗排脓之功。此二味确为鼻渊之要药。非惟本病,其他鼻病余亦每多借用升麻、葛根之力,临证多获效验。

加减:身热、口渴、舌红、脉数加生石膏;口苦咽干,耳鸣耳聋,加柴胡、藿香、龙胆草;头晕身重,脘胀纳呆加藿香、佩兰、生薏苡仁;鼻塞涕难出者,加川芎、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之类;涕中带血,加茜草根、牡丹皮、白茅根、小蓟;涕黄浊量多加金银花、虎杖;涕白黏量多加生薏苡仁、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白蒺藜、白芍药、制草乌;体虚加生黄芪、当归;便秘加大黄。

 

我们于1985年~1986年,观察用升麻解毒汤治疗急性鼻窦炎48例,结果痊愈40例(鼻塞、脓涕、头痛等症状完全消失,鼻黏膜充血水肿消退,中鼻道及嗅裂处无分泌物);好转2例(自觉症状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消退,中鼻道及嗅裂处仍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6例(服药十五剂以上自觉症状无变化,鼻黏膜充血水肿无改善,中鼻道及嗅裂脓涕无减少)。痊愈40例中,服药最少仅两剂,最多达三十剂,服药十五剂以内痊愈者30例。

 

黄芪精肉汤

 

组成:黄芪15g 大红枣15枚去核 猪瘦肉100g

用法:上三味加水、盐适量,炖或蒸熟,吃肉、枣,喝汤,每周1~2次。

 

功能主治: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用于预防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病、腺样体肥大,容易感冒,常反复发病或反复加重者。

 

方解:黄芪益气固表,大枣、瘦肉调补脾胃,大枣并助黄芪益气升清,固表祛邪。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医案(九则)

 

例1

 

罗某某,女,12岁。鼻塞,流黄浊涕二周,在某院予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于1982年10月4日来诊。症见鼻塞无间时,伴咳嗽、吐黄浊痰,胸闷。

检查:双中鼻道有脓,鼻黏膜红肿,上颌窦前壁压痛,舌红,苔黄腻,脉数。此即中医之鼻渊,证属痰热壅肺,蒸灼窦窍。

治疗:拟麻杏石甘汤加味,处方:麻黄3g,鱼腥草、生石膏各15g,黄芩、瓜蒌、杏仁、茯苓、白芷、生甘草各6g。

服药四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查鼻道无脓,鼻黏膜仍红,原方去麻黄、生石膏,加牡丹皮6g,续进三剂,以为巩固。

 

例2

 

丁某某,男,25岁。1983年5月26日初诊。常年性脓涕不干,鼻塞四年。头昏重,易出汗,易感冒,近来涕黄黏。

检查:左中鼻道少许脓涕,鼻黏膜红肿,舌红,苔薄白,脉略数。证属肺虚郁热。

治疗:益气扶正,清肺通窍,处方:党参、黄芩、苍耳子、桑白皮、熟地黄、地肤子、紫菀各10g,炙黄芪20g,鱼腥草15g,辛夷、白芷各6g。

上方四剂后,涕转白黏而少,郁热渐解,去黄芩、地肤子、鱼腥草,加茯苓10g,续调治十六剂而愈。

按:上二例均为肺经热邪上蒸鼻窍而成化脓性鼻窦炎。例一乃肺经痰热熏蒸于上,致津液溶溢,故径以麻杏石甘汤伍黄芩、鱼腥草、瓜蒌等清肺经痰火,肺热平复,鼻无火扰,则窦窍自宁矣。其治从本,故除用白芷芳香透窍外,少用通窍之品而窍自通。例二单就全身易感易汗,头昏重而看,一派肺虚卫表不固之象,辨郁热的依据即在鼻涕黄浊,鼻黏膜红肿表现上。刘河间有云:“肺热者,出浊涕”,全身与局部辨证相结合,参以舌脉,知其系肺气已虚而郁热未清。以补肺汤重用黄芪以治肺气之虚。五味子虽有敛肺之功,亦有恋邪之嫌,故不用。加黄芩、鱼腥草、地肤子、辛夷、苍耳子等清热化湿通窍。待鼻涕转白,热邪渐清,又当一意扶正,自无不愈。

 

例3

 

蒋某某,男,22岁。平时体虚,感冒未愈,又头痛鼻塞,流脓浊涕两天。

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两侧中鼻道积脓,双上颌窦区轻度压痛感。舌淡红略胖,苔薄黄带腻,脉略数。诊断为急性鼻窦炎,辨证为清气不升,邪热上壅。

治疗:拟升清疏表,清热解毒。处方:升麻、甘草各6g,葛根、赤芍药、蒲公英、栀子、桑白皮、白芷、川芎各10g,鱼腥草15g。鼻腔点1%麻黄碱、2%链霉素。

服药四剂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检查见鼻黏膜充血减退,肿胀消失,双侧中下鼻道无脓涕引流,上颌窦区压痛消失。未再服药。两年后以急性发作,仍用前方四剂而效。

 

例4

 

梁某某,女,26岁。1981年6月30日就诊。鼻塞,流黄脓涕一周。前额胀痛,发热,口干,口鼻气热,大便已四日未行,小便短黄,自谓平日最嗜辛辣。

检查:中鼻甲红肿,双中鼻道有积脓,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证属胃火上炎,热聚阳明。

治疗:清泄阳明,解毒通窍。拟升麻解毒汤主之:升麻、黄芩、苍耳子、白芷、赤芍药、藿香、生大黄(后下,嘱其俟大便出则与余药同煎)各10g,葛根12g,蒲公英15g,生甘草6g。

服药四剂,症状减轻,头晕,小便黄,原方去大黄,加泽泻10g,四剂。三诊谓仅左侧鼻上午时塞,上方去黄芩,加当归10g,黄芪15g,续服五剂而愈。

 

例5

 

许某某,男,44岁。鼻塞、流涕、前额及面颊疼痛七天。曾用抗生素等治疗无效,因畏惧穿刺冲洗而求诊中医。鼻塞终日,流黄浊涕,气味腥臭,口苦,纳差。

检查:双鼻中道有黄浊脓涕,左侧为多,鼻黏膜红肿,左眶下稍红肿,双上颌窦前壁压痛,舌红,苔黄腻,脉弦缓。诊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证属阳明郁热。

治疗:清泄阳明,解毒绶通窍。拟升麻解毒汤加辛夷花10g、藿香10g。

五剂后头痛愈,鼻涕白黏量少,左鼻时塞。视其双鼻中道(—),鼻黏膜淡红,上颌窦压痛消失,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缓。原方去蒲公英、葛根、黄芩,加茯苓10g,党参10g,法半夏10g,续服五剂而愈。次年来看牙病,谓鼻病一直未发作。

 

例6

 

邱某某,女,29岁。1981年3月21日初诊。流黄浊涕,鼻塞不闻香臭,头胀痛且重已二周。口苦口干,胸闷、纳呆。

检查:双中鼻甲充血红肿剧,中下鼻道大量黄色脓涕,舌稍红,苔黄腻,脉沉细。证属胆经湿热上熏,灼腐肌膜而成之鼻渊。

治疗:清利肝胆。化浊通窍。处方:藿香12g,龙胆草、黄芩、柴胡、苍耳子、甘草、白芍药各10g,制草乌6g,蒲公英20g,佩兰8g。

复诊:上方三剂后,头痛大减。复加减十一剂,诸症愈。查双中鼻甲水肿消失,左下鼻道后端余少许涕液,改投藿胆丸二瓶以收全功。

按:鼻渊性头痛,为鼻渊主诉中常见症状之一,可根据头痛部位,酌情选用清利头目止痛之品。如巅顶头痛加藁本,前额及眉棱骨痛用白芷,枕部头痛加葛根,太阳穴头痛加柴胡。余习用制草乌、白芍药、甘草三味入药,通治鼻渊诸般头痛;制草乌善治久患头风,偏正头痛,亦可燥湿除涕,《圣济总录》即有以草乌、苍术、川芎三味治脑泻臭秽之方。制草乌虽性苦辛大热,前人有热证当忌之戒,然用治鼻渊头痛,乃取其定痛胜湿之长,且用治火热之证,自有其他寒凉清泻之品克制其辛热之性,故但用无妨。白芍药、甘草二味乃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可缓急止痛,又能监制草乌燥烈之毒性。是以本例在清热利湿诸品中伍之,竟收药到痛失之效。

 

例7

 

叶某某,男,46岁。患鼻窦炎两年余,于1979年4月26日初诊。症见早晚鼻塞,头昏重不适,涕由鼻咽下流。不思饮食,大便稀溏。

检查:双下鼻甲肥大,用1%麻黄碱生理盐水收缩下鼻甲后见中鼻甲水肿,嗅裂处有白黏浊涕,舌质淡,苔白滑,脉弦。此属脾虚不运,水湿聚于窦窍。

治疗:益气健脾,化浊通窍。拟温肺汤加减:炙黄芪15g,党参、陈皮、防风、苍术、石菖蒲、茯苓各10g,薏苡仁12g,升麻8g。加减出入十八剂后鼻病愈,大便亦已成形,予补中益气丸二瓶以巩固疗效。

按:健脾补肺一法,适用于鼻渊久病,正气虚而浊邪泛于清窍之证。温肺汤出自《兰室秘藏》,重在温肺散寒,补中益气汤功专补气升阳。二方均为治本之剂,俟肺脾气旺,清阳升腾于上,则水湿得运,浊邪得化矣。然本病局部主要表现为湿浊邪毒久羁不解,单从扶正,邪未必速去,故需随证施以渗利水湿、化浊通窍之品。临证时,见中鼻甲及窦口黏膜黏膜水肿明显者,加木通、薏苡仁、车前子、路路通等;涕白量多加薏苡仁、茯苓、泽泻;涕黄加金银花、虎杖;鼻塞重加辛夷、苍耳子、石菖蒲、赤芍药、当归、杏仁等;鼻甲肥大、鼻黏膜暗滞者,加丹参、川芎、牡丹皮、赤芍药等,以收正复邪去,窦清症宁之功。

 

例8

 

李某,男22岁。1980年11月27日初诊。鼻塞,流白黏涕三月。患过敏性鼻炎三年,每至秋凉即作,至来年夏季方止,秋冬易患感冒。现常鼻塞,间有喷嚏,涕液或黄或黏白,或为水样不定,平日以流白黏涕居多,头痛,耳鸣。经中、西医治疗,仅鼻塞、喷嚏时有缓解。

检查:鼻黏膜肿胀暗滞,左中鼻甲肿胀,右中鼻甲息肉样变,双中鼻道有黏液样涕,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证属气虚邪滞。

 

治疗:益气健脾,化浊通窍。处方:党参、白术、白芷、防风、徐长卿、乌梅、苍耳子各10g,茯苓12g,薏苡仁、炙黄芪各15g,炙甘草5g,陈皮6g。

 

次年10月方来再诊,谓服上方后效果很好,连服十五剂竟得一冬平安,故未复诊。脉证同前,仍予原方加减调治而愈。

 

按:细菌感染及过敏因素,为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两大病因。变态反应性鼻炎常易继发感染而成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整个病变过程表现繁杂,临床非某一证型可遍括。辨证论治固为其要理,然临床终有一些病例,属实证时清泻渗利,未见有功,及至久病不愈,由实转虚,再经温通补益,亦难见痊。此医者山穷水尽之际,若伍以祛邪脱敏之品投之,如防风、徐长卿、乌梅之属,往往可收到不期之效。脱敏之中药性有寒热之分,临床辨证结合辨病,认定系过敏因素所致者,不必等黔驴技穷之时方姑妄投之以求一试,尽可及早辨证选用,以收捷效。

 

例9

 

邹某某,男,15岁,1987年1月21日初诊,鼻科医案119号。诉鼻塞,流涕年余,近半月加重,涕黄浊量多,前额眉棱骨处疼痛较重,纳可,二便调。检查见双中鼻甲水肿变性,中鼻道有脓(+++),脉弦缓。证属郁热上干。

 

治疗:拟清热化浊,通经止痛,仿小柴胡汤加减。处方:鱼腥草、生黄芪各20g,黄芩、当归尾各15g,龙胆草、藿香、苍耳子、法半夏、苍术、生甘草各10g,川乌6g,五剂。外用麻黄、桂枝、苍术、乌梅各10g,黄芩15g,细辛5g,麻油煎炸去渣,滴鼻,日3~4次。

 

2月4日复诊:头痛止,中鼻甲仍肿胀,右中鼻脓性分泌物(+),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药中病机,原方去川乌,加白芷、桃仁、木通各10g,鼻内点药同前。连服二十剂,鼻渊病愈,未再发。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