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巧用萆薢渗湿汤治臁疮
来源:中医出版 2022-01-06 [中医临床]
崔公让,主任医师,教授 、周围血管科名誉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内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名老中医。对糖尿病足病、 四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痛风等病的诊治有较深的造诣。

王某,女,53岁。2009年3月9日初诊。

 

主诉:右下肢静脉曲张7年,右足内踝上方溃破月余。7年前不明原因右下肢浅表静脉开始裸露明显,迂曲扭张,活动后患肢出现酸困不适,未予治疗,后症状逐渐加重。1个月前,右下肢足内踝处出现皮色暗黑、溃破,局部皮肤疼痛、瘙痒,右下肢困胀不适,至当地诊所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

 

症见:右下肢浅表静脉裸露明显,迂曲扭张,活动后胀困不适,右足靴区皮色较暗、干燥、瘙痒、有脱屑,右足内踝上方有一4cm×3cm溃疡面,有黄白色液体渗出,局部疼痛,全身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饮食夜寐可,二便自调。下肢静脉PPG:右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细菌培养阴性。

 

中医诊断:臁疮(湿热下注)。西医诊断:右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

 

治法:清热祛湿,和营解毒。

 

处方:萆薢渗湿汤加减。苍术20g,栀子20g,牡丹皮15g,苦参12g,薏苡仁30g,泽泻20g,萆薢15g,牛膝10g,白术15g,大黄6g,甘草10g。10 剂,日1 剂,水煎服,分早晚温服。

 

其他治疗:定期外科清洁换药,外用九一丹祛腐生肌。

 

二诊(2009年3月20日):用药后,右足内踝上方溃疡开始局限,渗出已明显减少,右足靴区皮肤干燥,有脱屑,仍有肿胀。面色偏黄,舌质淡,苔白腻。证属脾虚湿盛,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20g,党参20g,茯苓15g,白术20g,薏苡仁30g,陈皮20g,牛膝10g,当归20g,赤芍30g,甘草10g。12剂,水煎服,日1剂。其他治疗:定期外科清洁换药,仲景药霜外用以煨脓长肉。

 

三诊(2009年4月3日):下肢肿胀基本消退,右足内踝区溃疡面缩小,可见上皮组织爬行,肉芽组织淡红,渗出减少;仍有酸困不适感,但已较前好转,瘙痒感已基本消失。时有乏力,脉细涩,舌质淡,舌边有瘀斑,苔薄白。气虚血瘀之象明显,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黄芪30g,党参20g,当归20g,赤芍30g,茯苓10g,桃仁10g,红花10g,茜草15g,泽兰15g,陈皮12g,甘草10g。其他治疗:定期外科清洁换药,仲景药霜继续外用。

 

按语:患者为中老年女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耗伤气血,中气下陷,下肢血液运行无力,营血回流受阻,见右下肢浅表静脉裸露明显,迂曲扭张;血流受阻,水津外溢,不得运化,患肢肿胀;水聚为湿,湿热下注,湿瘀交结不散,瘀久化热,热毒内蕴,久之成腐,而成溃疡。

 

初次来诊辨之为湿热下注型,给予萆薢渗湿汤加减,以清热祛湿、和营解毒。苍术、白术芳香化湿,健脾消肿;牡丹皮、栀子清热解毒;苦参、泽泻、萆薢清热燥湿,除湿祛浊;薏苡仁利水渗湿消肿;牛膝引诸药下行;大黄清热泻火解毒,使湿热从下而解;甘草调和药性。

 

二诊时,湿热渐消,以“虚”“湿”为主,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以健脾祛湿、消肿生肌。党参、黄芪补气;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渗湿消肿;陈皮理气燥湿;当归、赤芍活血散瘀止痛;牛膝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三诊时则湿邪基本已除,溃疡面肉芽组织生长尚可,基本无渗出,但仍有疼痛,此阶段为气虚血瘀之象,给予桃红四物汤加减,以益气活血、祛瘀生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给予黄芪、党参以补气;当归、赤芍、茜草、泽兰、桃仁、红花活血散瘀通经;陈皮理气;甘草调和药性。

 

在口服中药的同时给予外科清洁换药,初来诊时给予九一丹外涂创面,以祛腐生新。二次来诊时,创面缩小,渗出减少,肉芽组织偏淡,临床表现为气虚血瘀之象,给予抗绿生肌散和仲景药霜交替外敷,以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内外治法相结合,缩短病程,加速愈合。三诊后溃疡面已愈合,病变区留有色素沉着,疼痛、肿胀已消失。崔公让教授强调:如有静脉曲张或深静脉栓病史者,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根治本病的关键。

 

本文节选自《崔公让论治周围血管病》。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