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 我要投稿
乌芪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19-11-29 [科技] [中国中医药]
作者 / 1王翠芳 2侯爱画 1滨州医学院 2烟台中医院 编辑 / 张睿智 ⊙ 校对 / 刘刚

变应性鼻炎为鼻腔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病情进展较慢,迁延难愈,西医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取得较好效果,我院采用乌芪汤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我院符合课题研究的6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各31例。所选病例均符合西医及中医证型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首先详细询问病史,分析症状发作的时间和诱发因素,有无哮喘,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具有鼻痒、喷嚏、鼻分泌物和鼻塞4项症状中至少3项,患者发病每日累计达0.5~1h。鼻腔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花粉症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结膜充血、水肿,严重者眼睑肿胀,发作期鼻分泌物涂片和(或)结膜刮片嗜酸性粒细胞检查阳性,变应原皮肤实验呈阳性反应,至少一种为(++)或(+++),有条件者可行血清或鼻分泌物特异性IgE检查,必要时行变应原鼻黏膜激发实验。

 

1.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主证符合至少2项,次证至少符合2项。中医症状判定采用自制评分标准,主证每项2分,次证各项1分。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先经过2周的药物洗脱期,保证安全和经患者同意后停用一切药物。治疗组患者采用乌芪汤(由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责任公司配制)治疗,方药组成为白术15g、黄芪24g、防风12g、细辛3g、乌梢蛇6g、穿山龙12g、蝉衣9g、辛夷6g、柯子6g、白芷9g,每日1剂,水煎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左西替利嗪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2),每日1次,每次1片(每粒30mg)。两组患者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服药期间嘱患者戒烟、限酒、清淡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

 

1.4 疗效判定标准

1.4.1 西医疗效判定:症状、体征记分标准参照“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见表1。

表1 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计分标准

病情轻重分级参照以下标准:轻: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总积分<5分,或症状体征指标有一项达轻度或未达中度。中: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总积分>5分,<10分,或症状体征有一项达中度未达重度。重: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总积分>10分,或症状体征指标有一项达重度。

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6%为显效,26%~65%为有效,≤25%为无效。随访2个月,观察复发情况。

1.4.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者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乌芪汤的临床疗效优于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

3 讨论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是临床常见病,是由过敏原引发的由IgE介导的鼻部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学认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内经》中首次出现“鼻鼽”病名。历代医家大都从肺、肾虚论治,认为该病乃“肺脾气虚不能实腠理”。现代较多研究者认为该病的内因为肺、脾、肾功能失调,外因则多为风寒邪作祟,以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病理过程涉及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组织细胞因子。目前,全球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为10%~25%,我国11个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发病率为11%。

目前该病的治疗主要围绕摒除过敏原展开,即避免接触过敏原、对症或辨证治疗、脱敏疗法以及外科手术。西医主要采用抗组胺药及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依赖性大。中医药在长期的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以分析机体对疾病的反应状态为出发点,对变应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通过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从肺、脾论治,依据验证方中所需药剂的功效及毒理作用,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并在侯爱画教授的指导下,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手段,应用乌芪汤治疗该病,药物组成为白术15g、黄芪24g、防风12g、细辛3g、乌梢蛇6g、穿山龙12g、蝉衣9g、辛夷6g、诃子6g、白芷9g。乌芪汤以玉屏风散为基础进行组方,加用祛风通络之细辛、乌梢蛇、穿山龙、蝉衣,并根据症状辨证加减,从健脾益肺、祛风通络入手,标本兼治变应性鼻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12期第102-103页。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