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中医诊所遍地却困境丛生,火拼之下如何求发展?
来源:医馆视界 2019-06-17 [其它] [国际论坛]

相关统计曾显示:

2008—2014年,全国中医类诊所机构数、卫生人员数、服务人次逐年上涨,中医诊所数遥遥领先中西医结合诊所数和民族医诊所数;中医诊所机构数、卫生人员数、服务人次的增长数和增长率大于中西医结合诊所数和民族医诊所数;中医类诊所机构数、服务量均大于民营中医院……

 

但中医类诊所卫生人员断层、素质参差不齐,亟待落实相关政策待遇,重点发展中医治未病市场。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发展及鼓励支持社会办医,随着《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推进实施,中医诊所从审批制迈入备案制。有些城市,非纯中医诊所也开展了备案制试点。

 

一家又一家的中医诊所遍地开花,给古老的中医注入了更多活力。

 

“有了国家的大力扶植和发展,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重庆某中医馆负责人介绍。未来,中医诊所/中医馆行业市场空间仍非常大。

 

只是要想经营好,却也并非如想象中那么容易。

 

前期,我们推送了《中医诊所或将面临洗牌,你做好这4个差异化准备了么?》,我们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

立人而凡事举

 

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对于诊所来说,我们可能不必要“存争于天下”,但也是要“存争于社会”。但不管什么时候,“立人”都是不会褪色的。就像中医本身,从古至今,它都会大有作为。

 

当然,今天的“立人”可能不像当初的“立人”那般,要修补国民的劣根性,完善百姓的思想和文明修养等,而更多是人才的培养。

 

而诊所竞争最激烈的,也莫过于人才的竞争。这也是为什么中医诊所数量多,但服务量还是很低,究其原因还是人才问题。没有真正的中医人才,诊所就会形同虚设,中医发展也会步履维艰。

 

中医人才到底如何培养?无数人予以出谋划策,诊所人,医馆人也一直在前进摸索的道路人,国家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总之这是一条任重道远,又充满求索的路。

 

相关人士曾表示,无论是师承教育,还是正规教育,都不能一劳永逸,利弊同行,应当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当每个人都能熬桂枝汤,中医人才的培养才会更有希望。”

 

另外,中医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大众化的发展阶段,什么人才是最急需的?不是国医大师,不是名老中医,而是更接地气的基层中医,包括中医爱好者。

 

中医诊所应该根据大众的潮流,找到自身的定位,我们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是基本的,还是非基本的?一切以更好满足老百姓健康需求为准则,由果溯因追寻自己的发展之道。

 

而且不光“立自己人”,也要“立他人”,就是开展好健康教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既推广了中医,也推广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力争让每个人生活都能充满中医,并反哺中医诊所。

 

2

正确看待竞争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有一个核心思想,人是自由的,主要是选择的自由。

 

他认为,人所受的束缚更严厉时,人就更具选择的自由,也更具价值。

 

推及中医,面对诊所市场日渐残酷的竞争,虽说压力大了,可往往也是我们作出更具价值选择的时候。

 

竞争压力是相互的,就像萨特还说的,“他人即是地狱。”别人是你的地狱,你也是别人的地狱。

 

诊所人应该以强大的内心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竞争,这是自然生存的法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经。

 

一位诊所老板曾说,不论在哪个时间空间开诊所,一样都有竞争力,也有不为人知的难处,特别现在是医改深入时期。这时就看你的竞争潜力是否强大,别人能否比得过,你行你就是赢家。我相信诊所有竞争才会有发展,才能迈向发达。

 

至于如何迎接竞争,就是一个经营的系统工程了,也是我们一直在追索的。

 

无论是装修布局的人性舒适;还是自我发展的特色定位;还是服务模式的差异化行走;还是医疗水平的精益求精;还是品牌营销的战略部署;亦或人才培养的多维操作;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不断学习精神等等,中医诊所都必须且行且慎重。

 

另外,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许多诊所都没有认清一个“坑”,就是把医疗与管理混为一谈。一个诊所应该有两大体系支撑发展,即运营管理体系及医疗技术体系。同时也应该由两支团队来运作,即诊所运管团队与医疗技术团队。两者之间既各自独立运作,又相互协作,以此来强大诊所的核心生产力。

 

不过,对于很多小诊所,医生既是老板,且身兼多职的,可能不太适合,但也可以寻找到其他的思路。但总归,不能流于表面,更不能欺骗患者,要以实打实的疗效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3

医保双刃剑

 

目前,我国的医保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城乡人群, 居民就医主要到有医保资质的医疗机构,自己不支付或者支付很少的费用。

 

医保切切实实影响着患者就医的选择。就算不是因为经济原因,在老百姓心里,有了医保也意味着打上了“正规”的烙印,心里总归比较踏实。

 

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省中医药局就曾在《中医执业医师,开办个体中医诊所意愿的调查》中指出,医保没有对中医传统诊疗科目进行覆盖,对社会开办中医诊所造成障碍。因此很大一部分的患者会偏向于选择到有医保覆盖的医疗机构进行就医,医保覆盖既是一种经济上的支持,也是一种对医疗机构诚信的一种认可。

 

但是,目前我国医保资质的审批并不利于中医诊所的发展。网上可以看见许多人不解:

 

“个体诊所是合法的医疗机构,服务好,价格低,确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也出台了政策可以申请医保和新农合,为什么到医保管理处拒绝门外,为什么和国家政策背道而驰,这样下去个体诊所迟早会退出历史舞台,请问这是为什么?”

 

6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指出,“完善医疗保险支持政策”:社会办医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3个月时间。未能通过申请的,必须在3个月的评估期限结束后告知其缘由和整改内容,以方便其再次申请。

 

相关人士表示,医保决不仅仅是被动的医疗费用支付者,而应该成为主动的医疗资源配置引导者。适当增加合格的民办中医医疗机构作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单位,这对优化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具有战略意义。

 

目前,中医诊所大部分是社会力量举办的,希望国家政策能进一步完善,真正对中医诊所等社会力量办医一视同仁,在医保上面不应有隐性歧视去有悖于初衷,从而满足广大参保人员就医购药的需求,也真正发挥中医诊所的潜在价值。

 

不过现阶段,不管有没有医保,中医诊所都要坚守好自身。对于患者来说,治好病永远是最关键的,为了疗效,患者宁愿舍弃医保而选择自费看病。

 

何况,医保还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助力,但绝不能成为主宰。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