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动态 我要投稿
我虽年逾花甲,但我愿从零开始爱中医、学中医
作者:汪新象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2019-04-23 [其它] [传统医药动态]
汪新象(1922~2010),四川古蔺人,为原泸州医学院中医系创始人之一、泸州市首届十大名中医,曾任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评审专家、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泸州市中医学会理事长等。16岁跟师学习中医的他,在中医领域上下求索,半世沧桑。现将他1985年所写的回忆录整理发布,看如何成就一代名医。

我1922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古蔺县龙山镇。7岁亡父,生活艰难。8岁发蒙,读了7年私塾,曾背诵过“四书”“五经”《幼学琼林》《五字纲鉴》《声律启蒙》和《古文观止》等古书。教我读《诗》《书》《蜀》的那位老师名简纯勋,是一位著名的教书老师,兼通医学。

 

我常好奇地看他诊治患者,他在我写的《医乃仁术》的作文上批到:“热爱岐黄,其志可嘉,有志者事竟成。”鼓励我学习中医。 

 

01 立志学岐黄,师教诲,党培养,苦学成器

 

1939年,经友人介绍,我投拜古蔺名医杨德生老师学习中医。杨老师熟悉四大经典著作,善用仲景方,常用桂枝汤加味治疗许多疾病,收效良好,故有“杨桂枝”之称。他最熟悉《唐氏医书五种》,对其《伤寒论浅注补正》的有关注文能脱口背出。切脉颇有经验,他说:“脉法不能全凭语言来传授,必须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反复体验,才能悟出精妙。”我常随师临诊,见其切脉,精神专注,询述病情,患者悦服,处方投药,效果良好,在古蔺有较高的医望,诊室悬挂着 “岐黄妙术”“著手成春”“水饮上池”“杏林春暖”等患者送的木质金字匾牌。

 

我在杨老师处共学医6年,前两年以认药、加工炮制中药配方为主,兼学《医学三字经》《汤头歌括》《药性赋》《伤寒金口诀》《春温三字诀》《痢症三字诀》《脉诀规正》《难经》《内经知要》等。上述医书都是边抄边读,所以至今还能背诵许多内容,第三、四两年重点阅读《唐氏医书五种》(《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 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血证论》《本草问答》)及《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医学心悟》《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马张合注素问灵枢》《黄氏医书 八种》《辨证奇闻》《医方集解》等,并每天随师临诊。

 

第五、六两年,以独立应诊为主,进一步熟读上述医书和有关医学原著。1945年底出师。在出师的仪式上 有两件使我难忘的事情。其一,杨老师送我四件纪念品:一是五部医书——《马张合注素问灵枢》《唐氏医书五种》《温热经纬》《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二是一把油纸伞;三是一只铜制手电筒;四是一双细耳子草鞋。并当众嘱我:不断学习,力戒自满,关心患者,不管昼夜晴雨,随请随诊。其二,古蔺中学语文教师陈正斋先生赠我五言律诗一首:“学得轩岐术,刀圭 济世忙,柜储三品药,肘系千金方,黑虎殷勤守,黄莺下上翔,杏林春志闹,求友好音长。此诗由友人刘永贵等做成木质金字横匾,从1946年春,我在家乡开业行医起,将其挂于堂屋正壁上,后被损毁,但其内容已铭于我心,雨伞、电筒、草鞋虽然早已不在,然而杨老师的嘱语却记忆犹新。其所赠医书五部尚珍藏无遗,随时翻阅,温故知新。 

 

1957~1959年,我去四川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学习,正值贯彻毛主席“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该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指示,要求每所医药卫生学校都要上中医课,我被推荐为“能者为师”的学员之一,讲授了《中医学概论》的部分章节,获得好评,从此我爱上了中医教育事业,随即调到泸州医专中医教研组负责,先后讲授过《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妇科学》《内经辑要》《温病条辨》《温病学》等中医课程,并于1960 年去南京中医学院参加温病师资进修班学习。回来后一直在泸医任教至1963年,同年4月调去古蔺卫生局任副局长,在这期间先后担任两批中医学徒班和宜宾卫校古蔺中医专业班有关中医课程的讲授。

 

1978年,泸州医学院成立中医系,又被调回泸医中医系工作,主要负责中医专业本科生温病学课程,1983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曾担任中医系主任、系总支委员兼管统战工作,泸州市中医学会理事长,市科协委员,四川省中医学会理事,《四川中医》编委等职务。 

 

02 酷爱中医学,做行政,搞管理,坚持医教

 

1952年,我在古蔺县开业,先后担任过区、县联合诊所主任,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县人民代表,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县卫生局(科)副局长,泸医副主任、主任等行政职务。在长期大量行政事务和体力劳动中,我对中医学的酷爱没有动摇,一直坚持工余教学和工余诊疗。 

 

1963 年,调往古蔺县卫生科任副科长,亲手制订了培养中医学徒的方案,采用分散跟师学习经验、集中课堂讲授理论的方法,先后两批培养了近百名中医学徒,在这期间,我还承担了《黄帝内经》《温病学》等主要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在这批人也是中医骨干,其中有的于20世纪80年代参加全省统考,被吸收参加国家医疗单位工作,有的已成为省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在中医学徒的培养中,曾组织了雷道渊、许祥斋、杨明同、易法奇等老师到各区巡回讲课。20世纪70年代初,组织筹建了宜宾卫校古蔺中医专业班,并担任了中医基础、中医 外科、温病、中医内科等课程,白天在卫生局上班办公,晚上备课甚至讲课。虽然辛苦,但是感到能有机会把自己所学知识传授给别人,能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贡献一点力量就是最大幸福。我心里念念不忘中医教学,铭记老师教诲的“关 心患者疾苦,随到随诊”。

 

直到今天,我仍然坚持工余诊疗,而且数十年如一日地做了诊疗记录,确实治好了一些疑难病患者,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如1972年 古蔺县教育局余某,长期腰痛、尿血,经泸州医学院诊断为左输尿管下段结石,1.0cm×0.8cm 大小,桑椹样,经用五淋汤加味治疗月余,打下了结石,患者非常感谢,写诗赠我。 

 

诗曰:  

汪洋一片不迷航,

新医指南闪金光, 

向着朝阳升拂晓, 

同欢红日映康庄, 

志禀于民谋福利, 

留心与众为健康, 

念念不忘党领导, 

词枯语短表衷肠。

 

这是一首藏头诗,我将它同那枚结石并存留念。 

 

03 治学须谦诚,勤学问、多思考,造诣方深

 

要做一个好医生、好教师,必须要有谦虚诚实的治学态度,只有勤学问、多思考才能逐渐加深造诣,因此我从事中医工作几十年,悟出了治学的六字诀:即读书、思考、临床。这是因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学科,其许多理论不是在课堂上能讲明白、实验室能看清楚的,主要靠临床实践来佐证,故学习 医只有多临床,才能较好地掌握中医理论之精妙和规律,从而产生精研细究之兴趣,立下在中医事业有所作为的壮志雄心。怎样才能把读书、思考、临床三者紧密结合呢?读书包括思考,思考包括读书,思而不解要向书本找答案,临床更要结合思考、读书,总之,三者不能截然分开,只是在一定时间上有所侧重而已。

 

20 世纪50年代担任行政职务期间,读医书时间少了,我在《伤寒论今释》 和《金匮要略今释》的扉页上写到:“有书不读等于无,不读三遍决不休。”通过多年教学,又感“学然后知不足”。1962年又在该书上写到:“读了三遍犹嫌生, 温故知新义蕴深,不在忠山来教学,哪能如此细研寻。” 勤学问,还要既学又问,问即是向同道或民间有一技之长的人请教。

 

我常用的升阳除湿汤治带下、乌梅丸治牙痛、半解汤治偏头痛等,就是向当时的名老中医陈寿芝、付保舒等学来的;又如用碎米柴、地柑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用赶黄草治疗黄疸型肝炎等,就是我向民间草医学来的。这是做学问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还要多思考,多问为什么,才能把书本上别人的东西真正理解,变 成自己的东西。1970年以来,我以勤学问、多思考作鞭策,开始总结和撰写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临床体会,编有《草药治疗常见病手册》,写了《论中医各种辨证法的相互关系》《浅谈〈温病条辨〉羽翼〈伤寒论〉》《启发解惑在教学中的运用》等30多篇 文章,其中有14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2篇在省级学术会上作大会交流。 

 

《草药治疗常见病手册》是在古蔺县六二六医疗队期间,在门诊用草药治疗内、妇、儿、五官、皮肤和跌打损伤六个方面的六十多种常见病症4000余例,获得较好疗效,后经随访筛选写成。其体裁按“病名”“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处方”“药物”“治疗大法”“病例介绍”的顺序编写,体现中医理、法、 方、药的理论体系。此书由我主编,由县卫生局铅印10000册,作为乡村医生和有关医药卫生人员使用草药时的参考,获得省内外有关医疗单位的好评。 

 

已经发表和宣讲的文章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有教学法研究的;有探讨中医学理论基础的;有研究温病的治法及其与《伤寒论》之间关系的;有探讨伤寒六经实质的;有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之临床疗效报告的;有以现代科学看中医学科学性的;有论述中医学的特点及其前景等。 

 

当前中医学处于振兴、腾飞的大好时期,我虽年逾花甲,但精力尚充沛,自觉还有许多力量可用。我愿从零开始爱中医、学中医、展中医,其决心如诗所述

 

有志岐黄数十秋, 而今迈步越从头,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一息尚存学不休。 

 

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

 

来源:中医同城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