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 我要投稿
一种新型拔罐技术:非热等离子体拔罐
作者:张青颖 来源:针灸读书会 2019-04-10 [科技] [中国中医药]

 一、非热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 以及原子被电离后, 产生的正负电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 (主要由电子、正负离子、基态原子、激发态原子、活性自由基、射线等) 组成, 其中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呈电中性, 因而称为等离子体。它是除去固态、液态、气态外, 物质存在的第四态。按照带电粒子温度的相对高低, 实验室等离子体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特点是系统主要由带电粒子支配, 受外部电场、磁场、电磁场的影响, 存在多种基元过程及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具有独特的光、热、电等物理性质, 可产生多种物理、化学过程。现有的几种低温等离子体包括:电晕放电等离子体 (CDP)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DBDP) 、常压等离子体射流 (APPJ) 、微波等离子体、滑动弧等离子体, 以及以介质阻挡放电 (DBD) 为基础的高阻抗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RBDP) 和瀑式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 (CDBDP) 

自从1968年首次报告用氩等离子体杀菌以来, 等离子体的杀菌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世纪90年代初, 国外的研究者就采用了等离子体辅助消毒, 即将化学气体消毒剂与其他气体混合作为工作气体。美国食品医疗部门检测了过酸或过氧化氢作为工作气体的低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消毒系统。近几年, 美国研究者们采用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电弧放电等离子体等进行等离子体消毒研究。目前,国外研究者们主要利用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和等离子体射流等进行消毒灭菌研究。国内20世纪80年代, 以低温离子束注入产生生物效应为研究热点。中科院余增亮研究员的课题组首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并总结出低温离子束作用于生物体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其他研究者相继采用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微波等离子体、表面放电等离子体及等离子体射流, 进行微生物失活研究, 并努力研究等离子体使微生物失活的机理。

NTP还可以提高经皮给药的有效性,最近的报告支持了NTP可能有助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癌症的可能性。此外,在我们之前的报道中,NTP在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下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因此,如果能将NTP的这些药理作用与拔火罐相结合,这种新的血浆拔火罐技术不仅可以增强传统拔火罐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扩大拔火罐治疗的适用范围。

二、研究报道

一篇发表在《科技报道》杂志的文章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以下为文章节选:

拔罐疗法的历史虽然悠久,但其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这可能是因为细胞短时间暴露于真空环境很少会影响细胞活性,所以目前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拔罐的生物学作用。

本研究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医疗技术——非热等离子体的药用特性加入到传统的拔火罐中,并将其命名为“等离子体拔火罐”(PC)。

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使用氩气作为载气产生的NTP治疗皮肤细胞,有效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基因VEGF-A。由于NTP的这一功能可能有助于拔火罐的效果,我们测试了正常大气压(760 Torr)或拔火罐条件(410 Torr)下拔火罐和NTP对HaCaT人角质形成细胞VEGF-A表达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此外,为了分析等离子体拔罐对VEGF-A调控的具体机制,我们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

结果表明,在拔罐(410 Torr)条件下,等离子体产生效率比在常压(760 Torr)条件下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拔罐很少影响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而PC治疗HaCaT人角质形成细胞显著诱导VEGF-A表达。PC治疗后VEGF-A基因表达增加可能是PC介导的ERK蛋白活化的结果。PC诱导的ERK活化对缺氧诱导因子(HIF) 1α的活性至关重要,而HIF 1α负责PC介导的VEGF-A的表达。PC介导的一氧化氮在培养基中的增加被认为是HIF-1蛋白活性升高的主要原因。PC除了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它还通过减少TNF-α介导的IL-1β和il - 6表达显示抗炎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PC通过在传统拔罐基础上增加非热等离子体的作用,有可能提高拔罐的临床疗效。

 

文献来源与作者信息:

Plasma cupping inducesVeGF expression in skin cells through nitric oxide-mediated activation of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Sci Rep. 2019; 9: 3821.

Published online 2019 Mar7. 

doi:10.1038/s41598-019-40086-8

PMCID: PMC6405951  

PMID: 30846730

Hyun-Young Lee,1 Hae-JuneLee,1 Gyoo-Cheon Kim,2 Jeong-Hae Choi, corresponding author#2,3 and Jin-WooHong corresponding author#3

▾ Author information

1.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Busan, South Korea

2.Department of Anatomy and Cell Biology, School of Dentistry,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Yangsan, South Korea

3.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chool of Korean Medicine,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 Yangsan, South Korea

Jeong-Hae Choi, Email:rk.ca.nasup@72yadnom.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