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 我要投稿
针刺重建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初级躯体感觉皮质
作者:卓雪茂 陈波 来源:针灸读书会 2019-03-25 [科技] [中国中医药]

摘要:

 

      这是一项单中心,盲法,安慰剂对照,随机平行组纵向神经影像学研究。

      腕管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诱捕神经病变,影响腕部正中神经。针灸是一种微创和保守治疗选择,虽然植根于复杂的实践仪式,但针灸与许多传统的外周聚焦神经调节疗法显着重叠。然而,针灸影响接受的主观/心理和客观/生理结果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符合条件的患者(n =80,65名女性,年龄:49.3±8.6岁)参加。随机分为三个干预组:(i)verum电针“局部”对受影响较大的手; (ii)在“远端”身体部位进行电针治疗,踝部附近与受影响较大的手部对侧; (iii)使用非穿透性安慰剂针的局部假电针。针灸疗法在8周内提供16个疗程。波士顿腕管综合症问卷调查在基线,治疗后和3个月随访时评估疼痛和感觉异常症状。在基线和治疗后获得神经传导研究,评估正中神经感觉潜伏期和脑成像数据。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三位数(2,3和5)的振动触觉刺激评估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中的体感。虽然所有三种针灸干预措施都可以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在针对手腕局部(即中位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和大脑(即数字2/3)的神经生理学结果改善方面,针灸(局部和远端)针灸优于假手术。皮质分离距离)。此外,针灸后第二/第三叉指皮质间隔距离的更大改善预示了3个月随访时症状严重程度的持续改善。我们进一步探讨局部与远端针灸的潜在差异机制,使用扩散张量成像相邻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白质微观结构。与健康成人相比(verum(局部和远端)针灸优于假手术,在手腕局部(即中位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和大脑(即数字2/3皮质分离距离)中产生神经生理学结果的改善。此外,verum针灸后第二/第三叉指皮质间隔距离的更大改善预示了3个月随访时症状严重程度的持续改善。我们进一步探讨局部与远端针灸的潜在差异机制,使用扩散张量成像相邻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白质微观结构。与健康成人相比(局部和远端)针灸优于假手术,在手腕局部(即中位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和大脑(即数字2/3皮质分离距离)中产生神经生理学结果的改善。此外,针灸第二/第三叉指皮质间隔距离的更大改善预示了3个月随访时症状严重程度的持续改善。我们进一步探讨局部与远端针灸的潜在差异机制,使用扩散张量成像相邻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白质微观结构。与健康成人相比(在针对针灸第二/第三叉指间皮质分离距离的更大改善预示在3个月的随访中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改善。我们进一步探讨局部与远端针灸的潜在差异机制,使用扩散张量成像相邻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白质微观结构。与健康成人相比(在针对verum针灸后第二/第三叉指间皮质分离距离的更大改善预示在3个月的随访中症状严重程度持续改善。我们进一步探讨局部与远端针灸的潜在差异机制,使用扩散张量成像相邻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白质微观结构。与健康成人相比(n =34,28名女性,49.7±9.9岁),腕管综合征患者在几个区域表现出增加的分数各向异性,并且对于这些区域,我们发现(i)正中神经潜伏期的改善与对侧手上的分数各向异性的减少相关。以下区域,但不是假,针灸; (ii)针对局部但非远端或假手术针灸的手部区域; (iii)针灸远端,但不是局部或假,针灸后的腿部区域。由于这些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亚区域明显针对局部针刺和远端针刺电刺激,针刺局部与远端部位可通过治疗后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中的生理特征不同的神经可塑性改善腕部正中神经功能。

 

 

研究方案

 

(A)针刺干预随机对照神经影像学试验的研究设计;在基线,针灸后和3个月的随访中进行多模式评估。

(B)所有三个研究组穴位的位置:局部(靠近受影响较大的手),远端(近对侧踝关节)和假(非侵犯针在受影响较大的手附近的非穴位)。通过附着在针上的电极(即电针)提供电刺激的穴位标记(闪电)。fMRI=功能性MRI。

 

 

结果

 

1.

基线

      共纳入80名CTS受试者[65名女性,年龄:49.3±8.6岁,平均值±标准差(SD)],79名CTS受试者随机分为3个针灸组,当地(n = 28,22名女性,年龄: 48.5±10.1岁),远端(n = 28,22位女性,年龄:49.9±8.4岁),假性(n = 23,20位女性,50.6±7.8岁)。组间年龄或男/女分布无显着差异[ F(2,76)= 0.37,P = 0.69。Fisher精确检验,P =0.72]。症状持续时间(局部= 9.9±8.9岁,远端= 6.8±6.6岁,假手术= 9.4±9.3岁)也没有显着差异组[ F( 2,76)= 1.12,P =0.33。由于安排困难,共有65名CTS受试者完成了他们的治疗后MRI评估,56名受试者在3个月的随访中完成了BCTQ(补充图2)。在基线(Fisher精确检验,n = 64,P = 0.29)或最后针灸疗程后(Fisher精确检验,受试者)对局部,远端或假手术组的感知是否接受主动针灸治疗后,未发现显着差异。n = 62,P =0.51),所有组中约85%的受试者报告说他们确实认为他们已接受过积极的针灸治疗。

2.

BCTQ症状严重程度量表(SSS)

表1.  数据显示为平均值±SD。局部与远端没有统计学差异,Verum表示组合的局部和远端针灸组。粗体值表示P <0.05时的显着性; 斜体值表示趋势意义,这可能有助于指导未来研究的设计。

 

3.

NCS和S1的生长激素治疗结果

(A)中位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研究表明,在真实但不是假针灸后,传导潜伏期显着改善。

(B)通过功能性MRI评估,受影响的数字2和3的初级躯体感觉皮层中皮质表征的分离距离表明,在针对verum,但不是假,针灸之后显着增加。

注意:CTS verum结合了CTS本地和CTS远端研究组的结果。

 

4.

躯体感觉皮层映射与功能磁共振成像

图3.在3个月的随访中,BCTQ评估的症状严重程度的变化与在针刺后立即受影响的数字2和3的S1皮质分离距离的变化呈负相关,表明S1神经可塑性指标能够预测CTS针刺治疗后的长期临床结果。

 

5.

扩散张量成像评估S1相邻白质微观结构

图4.  与健康对照(HC)相比,对于CTS附近的白质的DTI分析显示,对于CTS,对侧和ipsileional手区域以及ipsileional腿区域的分数各向异性(FA)和相应地减小的径向扩散率(RD)。

      我们还使用骨骼分析评估了与S1相邻的白质微观结构。首先,我们发现与健康成人相比,CTS患者在沿着白质骨骼的四个不同的簇内表现出增加的分数各向异性,其邻近:(i)S1手区域与受影响较大的CTS手相对应[ x = -34.2,y = -27.8,z = 44.5; FWE校正P < 0.05,无阈值聚类增强(TFCE)]; (ii)受影响较大的手的S1手区域(x = 40.0,y = -22.0,z= 45.7); (iii)受影响较大的手的S1腿区域(x = 11.8,y = -38.2,z = 60.9); (iv)S1面部区域与受影响较大的手相对应(x = -49.5,y = -16.7,z = 35.7)

      我们评估了治疗后的分数各向异性和径向扩散系数变化。随着年龄与基线骨骼中平均分数各向异性和径向扩散率显着相关(r = -0.39; P = 0.002; r = 0.44,P <0.001)

 

6.

神经传导研究的治疗后改善与治疗后白质微结构的躯体特异性改善有关。

图5.  纵向DTI分析显示,在不同的身体部位(即局部和远端针灸治疗臂)针刺治疗后,体位特异性有所改善。

(i)正中神经潜伏期的减少与针刺后(但不是假针)近对侧手区分数各向异性(FA)的减少有关;

(ii)针刺局部但非远端或假针刺后的同侧手区;

(iii)针刺远端但非局部或假针刺后的同侧腿部区域。

  

我们研究了治疗后分数各向异性变化的个体差异是否与中位感觉神经传导潜伏期的改善相关(图6)。对于对侧S1手区域群,我们发现分数各向异性与中位感觉神经潜伏期变化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 = 0.37,P =0.03)经过针灸治疗后。假针刺后的分数各向异性变化与潜伏期变化无相关性(r = 0.26,P = 0.28)。有趣的是,对于ipsileional手部区域簇,我们发现局部,而不是远端后(r = 0.05,P = 0.87),分数各向异性的变化与中位感觉神经潜伏期变化(r = 0.46,P = 0.04)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或假(r = -0.01,P = 0.96)针灸。相比之下,对于ipsileional腿部区域簇,我们发现分数各向异性的变化与中位感觉神经潜伏期变化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r = 0.56,P = 0.03)仅在远端,而非局部(r = 0.09,P =0.72)或假(r = 0.33,P = 0.16)针灸。对于S1面区域群,任何治疗组均无显着相关性。另外,没有注意到径向扩散系数变化的显着相关性。

 

结论

 

图6.  概述CTS对针灸治疗反应

 

(A)虽然腿部远端针灸可以通过间接的S1间半球神经调节通路调节正中神经功能,但局部针灸可通过间接途径(例如S1对局部血管神经中枢自主控制的影响)调节手腕正中神经功能和直接途径(例如直接轴突反射介导的局部血管神经控制)。

(B)我们的结果表明电针可以改善症状、正中神经功能和S1神经可塑性,治疗后的客观变化(正中神经功能、功能S1神经可塑性)直接预测长期症状改善。

 

 

       综上所述,虽然verum针刺和sham针刺均能减轻CTS症状,但verum针刺在改善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生理结果方面优于sham针刺。此外,针刺后S1功能可塑性的改善预示着长期症状的缓解。有趣的是,DTI对白质微结构的分析发现,针刺局部和远端穴位可能通过治疗后的躯体特异性s1介导的神经可塑性改善腕部正中神经功能。我们的研究表明,针灸可能通过涉及S1神经可塑性的局部机制和基于大脑的机制改善CTS的病理生理学。

 

点击原文链接获取:Maeda Yumi,Kim Hyungjun,Kettner Norman et al. Rewiring 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 in carpal tunnel syndrome with acupuncture.[J] .Brain, 2017, 140: 914-927.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