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用西医思维管理中医,是中医的空前劫难
作者: 小汐 来源:医馆视界 2019-03-13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和西医本属不同的范畴,两种理论并不完全一致,可是现实中却往往用西医思维管理中医,把适用于西医的标准“安置”在中医身上。可以说,中医一直深陷在“削足适履”的泥潭中。

往年两会期间,王承德委员曾表示,近几十年来,因为西医领导中医,我国的中医药都处于被质疑、被验证、被改造的境地,这违反了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

 

此次2019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同样表示,目前我国中医的理念和思维正在被弱化,亟待被创新。否则必然导致成果产出减少,严重阻碍我国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发展。

 

北京平心堂中医门诊部创始人张晓彤也早就说过,“中医最大的问题是西化,中医已经西化到了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地步,自己开始刨自己的根,自己也喊起‘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来了。”中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坚决抵制中医西化。

 

我们再从以下两个方面看看:

 

 

以中医教育为例

 

这可能是大家早已司空见惯的调查现象:

 

一些高校中医学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中,中医和西医课程比例为6∶4;也有学校开设的解剖学、生化、化学实验等西医课程约占专业课程总数的一半;还有些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名为“临床医学”的纯西医专业;甚至有些学校的中医经典课程,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都成了选修课。

 

前段时间,“放弃北大只为中医”的90后中医博士窦豆曾介绍:

 

“目前,发论文的数量、论文影响力是评价医学院校和医院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中医学科也是如此。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就会有很多中医医学生轻视临床而钻研医学学术。而这些学术研究,几乎都必须参照西医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否则难以发表于国际期刊。

 

中医若没有了临床,中医若不会看病,中医若没有了疗效,一切都是空的!可是在当下,中医为了生存,去常常不得不听从西医思维的指挥棒,离传统中医思维越来越远。

 

此次两会上,黄璐琦还介绍:

 

“比如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前我国主要是按照国家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这种培训模式下,学生主要学习的是西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检查方式,他们既没有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临证水平也不高,属于‘缺乏中医思维’的人。这显然不符合中医人才的培养规律。

 

中医人才的西化,直接冲击了中医资源,导致中医的特色性优势面临崩溃,也让本就人才匮乏的中医队伍根本得不到及时补充,断层严重,后继乏人。

 

国医大师李今庸就曾痛呼,“看到那些中医博士不会看病,我着急啊。我认为这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中医教育出了问题,本末倒置导致学生中医素养低下。

 

 

 

以中医院西化为例

 

无法否认,如今虽然中医的“地位”提升了,但是中医医院比例仍很低,传统中医也有被“稀释”的趋势。许多中医院是“通过现代医学诊疗项目的收入,来反哺中医,但中医却几乎名存实亡”。

 

此次两会期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表示,中医医院要更像“中医院”不要跟西医综合医院比手术、比规模;应该尊重中医药的规律、体现中医药的特色、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唐旭东介绍,在绩效考核中,以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数据为基础的考核体系,目前在很多西医医院使用,有些中医医院也在试用。DRGs数据的内涵主要是疾病的复杂程度、消耗的人财物资源数量,但是中医医院和西医医院的诊疗方法和诊治手段不同,中医疾病的复杂危重程度也和西医医院不同,用同一套DRGs考核体系,显然不妥。

 

而在我们曾经推送过的文章中,河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玉梅曾介绍,“假如去掉牌子上的‘中医’二字,很多中医院让人根本看不出是一所中医院。”。在河北省,每个县都建有一所中医院,许多中医院还通过了等级评审,但是事实上,“中医不姓中”的问题在各中医院相当普遍。

 

更有福建相关人士爆料说,“现在有很多县级的中医医院院长是西医出身。甚至有县级的中医医院已与综合性医院合并。一套领导班子,两个牌子。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一些地方中医医院的逐渐消失。”

 

当然,中医西化现象远不止以上两点。比如民间中医被迫“非法行医”,比如院内制剂的审批,比如中药的开发应用等。

 

此次两会上,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还介绍:

 

“长期以来,由于中药民族药的审评审批工作需要按照西药的审评审批体系进行,相当程度制约着中药民族药乃至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亟需建立适合中药民族药特点的审评审批机制。”

 

总之,如果说“文艺要按文艺自身规律办事,可以关心政治,但不能被此戕害”,那么中医就应该按照中医的自身规律来管理,可以和西医互相配合,共同服务百姓健康,但不能被西医思维捆住了手脚。中医药事业要实现更好地发展,中西医分业管理势在必行。

 

如《人民日报》所说,鞋子不合脚,需要换的是鞋,而不是给脚动手术。只有为中医量身打造合脚的“鞋”,中医的脚步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

 

王承德委员曾建议,改变和取消束缚中医发展的条规、文件、政策,制定好的标准,特别是审查标准。给予中医药发展政策上的宽松环境。同时,在研发等方面的资金分配上,也能为中医研究与发展做出更多投入,改变中医投入不足西医投入1/10的现状。

 

现在《中医药法》出来了,希望国法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在以后的不断完善中,护卫中医健康发展,千万不要是“名义上的松绑,实际上的束缚。”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