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学会动态 我要投稿
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梅全喜、王家葵教授作客第二届医史文献创新研究论坛
来源: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 2018-12-17 [其它] [学会动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办的“第二届医史文献创新研究论坛”在京召开。2018年12月10日下午,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梅全喜教授,副主任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家葵教授应邀分别作学术报告。会议主持为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曹晖教授主持。50余名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会议。

梅全喜教授题为《李时珍与艾叶》,以李时珍故乡蕲春人的情怀讲述道地药材蕲艾的前生今世,分享了他研究艾叶数十年的系列成果。今年恰逢李时珍诞辰500周年,蕲艾是《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倍加推崇的道地药材。梅教授从艾叶的应用历史谈起,论述艾叶在明代以蕲春为道地产区;全面介绍李时珍依据丰富的医药理论知识对艾叶实践经验的论述,梅教授结合团队的现代实验研究证实了李时珍对蕲艾的推崇的科学合理性。他在讲座中从艾叶相关的三个问题入手,讨论《神农本草经》为何未载艾叶、《本草蒙筌》中“蕲州艾叶”、艾叶道地产区变迁三个命题。接下来,梅教授论述了艾叶辟邪的真实起源和科学依据,进而提出“艾叶是一个伟大的药物”观点。最后,梅教授结合艾叶的现代应用展望了艾叶在养生健康产业上的应用前景。报告激起与会者对艾叶的浓厚兴趣,大家踊跃提问,梅教授一一解答。与会者深深感受到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滋养下,艾叶从古至今在健康领域中的突出地位与应用前景。

王家葵教授报告题为《<证类本草>识小录》,分享了近年来在《证类本草》研究中的新发现、新思考。他以“‘假设比较大胆,求证难于小心’者,不贤识小,此之谓也”开篇,讲述“识小”之缘起。由《本草图经》与《图经本草》书名的公案谈起,论及《证类本草》《嘉祐本草》及作者苏颂《苏魏公文集》的有关《本草图经》引文,旁征《本草衍义》《郡斋读书后志》《书林清话》《洺水集》等文献关于《图经本草》之名的诸多记录,论证《本草图经》应为此书之正名。接着,提出《本草经集注》三卷与七卷之置疑,层层推进,剖析陶弘景自说 “三卷”的内在逻辑;利用《大观本草》与《政和本草》信息,推理还原唐慎微创作《证类本草》的编辑过程。报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犹如侦探小说环环相扣、抽丝剥茧,引人入胜。王教授“福尔摩斯”式的侦探思维表达,抑扬顿挫的语调,引发参会学者积极回应。大家跟随王教授声情并茂的激情演讲,经历一场富有趣味的学术探疑之旅。在热烈讨论的轻松氛围之中,得到提高学术认识的良好收益。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