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江西省名老中医杨卓寅(一)
来源:杏林论坛 2018-12-17 [其它] [名医论坛]
江西省名老中医杨卓寅(一) 杨卓寅 著述 刘晓庄 整理

【著述者简介】

杨卓寅(1915年~1998年),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西进贤人。先生的祖父是一位儒医,父亲亦知医,在家庭的影响下,他于1934年考入江西国医专修院(后改称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由于先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每次考试均名登榜首,深为老师所器重。先生在校除专心读书外,还关心祖国医学的前途,当时国民党政府歧视中医中药,提出消灭中医中药的政策,中医中药正处在危急存亡之秋。面对恶劣的形势,先生毅然成立上海《光华医药杂志》社南昌分社,积极撰写稿件,推销杂志,奔走呼号,为中医中药救亡图存,竭尽个人之力。

先生于1937年离校后,回原籍开业,誉满乡里。1952年参加革命工作,任进贤县卫生院中医师,1953年秋入江西中医进修学校学习1年,结业后,先后供职于南昌专署卫生科、宜春专区医院、宜春卫校、宜春医专、江西中医学院。1986年先生当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江西分会副会长。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荣获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

先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达60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在江西中医学院先后主讲了《内经》、《金匮》、《中医内科》、《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晚年,他从事江西省地方医学史的研究,编有《江西省十大名医谱》、《江西杏林人物》等书,负责“赣江医学研究”科研课题,填补了江西地方医学史研究领域的空白。由于学院教学工作的需要,先生留用至1988年4月才批准退休,时年74岁。在退休之日,先生自拟一联:“退位让贤,长江后浪推前浪;修养生息,夕阳来年胜去年。”充分表达了先生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以及自己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壮志雄心。

(本文分二部分连载,这是第一部分)

 

一、学术与经验

 

(一)学术渊源

先生长期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一贯主张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师古而不泥古,继承有所创新。他在临床方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既不立异以鸣高,亦不矫情以干誉,私淑前贤,不偏不倚。外感宗仲景、天士、鞠通,内伤法东垣、丹溪、景岳,旁参后世各家学说,而对乃师姚国美的《中医病理学》和《中医诊断治疗学》两部书尤为服膺。其临证也,四诊力求合参,辨证力求细致,选方力求对证,用药力求平稳。他的处方,看来平淡无奇,但疗效显着,赢得了病家的高度赞誉。他常说:“我博采众长,而自己一无所长。”他还谦虚地说:“我能治好的病,别人也能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我也无法治好。”这种质朴的语言,确实令人钦佩。

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程钟龄的“医门八法”不够全面,他举《伤寒论》中的方证为例,五苓散、猪苓汤的利水,旋复代赭汤的降逆,赤石脂禹余粮汤的止利等,在“八法”中难以归纳进去。鉴此,先生遂在“八法”的基础上补充涩、渗、升、降四法,成为十二法,这是对“医门八法”的继承与发展,曾以《论医门十二法》为题,撰文发表于《江西医药》和广州《新中医》杂志,博得同道们的赞许。

先生教学有方,对学生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课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要求学生先入门然后登堂入室。他推崇陈修园研究经典的治学态度和普及医学知识的方法,曾仿效陈氏《长沙真方歌括》的体例,编写了一本《伤寒论六经证治歌括》,将《伤寒论》的证治内容,提纲挈领,加以概括,用七言韵语撰成歌诀,使学生易懂、易读、易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术思想

1. 倡言“医门十二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八种主要方法,统称“八法”,清代医学家程钟龄称之为“医门八法”。这八种治病方法,是中医学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概括,起着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作用,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先生认为,随着中医临床经验的逐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治病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增加,传统的“八法”有所局限性,不能满足中医临床的需要。因此,先生在“八法”的基础上,补充了涩、渗、升降四法,合称为“医门十二法”。兹将先生的涩、渗、升、降四法内容概述于下。

(1)涩法:又称“固涩法”,是运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物组成方剂,以达收敛耗散,固涩滑脱之目的的一种治病方法。凡人身汗、血、精、津、便、尿等由于正虚不能固涩,以致过度耗散,滑脱不禁的,都应该用涩法来治疗。

临床常用的涩法有:涩肠固脱法,方剂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等;涩精止遗法,方剂如金锁固精丸、水陆二仙丹等;固脬缩尿法,方剂如鸡肠散、桑螵蛸散;止血固下法(治崩漏、带下),方剂如龙骨散、固冲汤等;固卫敛汗法,方剂如牡蛎散、当归六黄汤之类;敛肺止咳法,方剂有圣惠宁肺散、五味子汤等。

(2)渗法:运用具有渗湿、利水作用的药物配伍成方,以祛除人体脏腑肌肤之间潴留的水湿之邪的一种治病方法。本草中的渗湿利尿药,方剂中的祛湿利水剂,均属于渗法范畴。常用的渗法有:宣肺利水法,方剂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等;益气利水法,方剂如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等;健脾渗湿法,方剂如胃苓汤;实脾利水法,方剂如实脾饮;温阳利水法,方剂如五苓散、肾气丸;滋阴利水法,方剂如猪苓汤、小蓟饮子等;轻宣淡渗法,方剂如三仁汤、黄芩滑石汤、甘露消毒丹等;清热利湿法,方剂如八正散、石韦散等。

(3)升法:运用具有益气、升阳作用的药物,配伍组方,用以治疗由于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种病症的一种方法。在临床上,大气下陷证可用开陷汤,中气下陷证可用补中益气汤,清气下陷证可用七味白术散加荷叶蒂之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者可用升阳益胃汤、益气聪明汤等。

(4)降法:运用下气、降逆、平冲、潜阳等作用的药物配伍组方,用以治疗由于气逆不下,或气血逆乱而引起的各种病症的一种方法。

临床根据气逆之脏腑病证殊别,可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例加:肺气上逆,咳嗽痰多者,可用苏子降气汤、定喘汤等;胃气上逆,呕吐反胃者,可用大、小半夏汤、旋复代赭汤等;肾不纳气,呼多吸少者,可用黑锡丹、都气丸等;肝阳上亢,头昏目眩者,可用镇肝熄风汤、建瓴汤等;心神浮越,惊悸不宁者,可用桂甘龙牡汤、朱砂安神丸等。

2. 对“肝病传牌”理论的发挥

“肝病传牌”理论见载于《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其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先生对这一理论作了比较详尽的阐释。

他提出,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脾能运化精微与运化水湿,除了脾本身的运化功能起作用而外,还要靠肝的疏泄功能来协助。若肝的疏泄功能不及或太过,都足以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产生病变,这就是肝病之所以能传脾的生理病理基础,也就是“肝病传脾”的理论根据。“肝病传脾”包含了两种意义:其一是说肝有病预见其可能传脾(原因是脾气虚弱),在其未传之先,即应充实脾气,土旺则不受木克,正如尤在泾所说:“先实脾土,以杜滋蔓之祸。”庶几肝病不致于传脾,这是预防传变的措施,也就是“治未病”的意思。其二是病已经传脾,则不能“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而应当实脾治肝,肝脾同治,这是对肝病已经传脾治疗原则的启示。

在临床实践中,肝病而未传脾者固然不少,但肝病已经传脾者实属多见。

实脾的方剂,首推四君子汤,参、术、苓、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胃功能减退,以及各种慢性疾病表现为脾气虚弱者,均有卓效,临床上可以根据具体病情,或加柴芍以疏肝郁,或加防芍以泻肝实,或加归芍以养肝血,但总不离乎《金匮》肝病传脾的理论以及实脾治肝的治则。

3. 提出“赣江医学”新见解

江西素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有史以来,名医代出,数以千计,医学著作达数百种,成为“赣文化”的重要内容。先生热爱江西的医药历史文化遗产,晚年不辞辛劳,孜孜不倦地研究江西地方医学史,提出了“赣江医学”的新概念、新见解。

从宋至今,江西赣江流域各县市有传略可考的医学家多达250余人,先生命之为“赣江医学”群体。其特点主要为人数众多,在医学理论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在临证治疗方面亦有丰富的经验;其次为著作宏富,卷帙浩繁,涉及内、难、伤寒、金匮、本草、诊断等医学基础理论及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临床医学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汗牛充栋。

先生尝考“赣江医学”的形成因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受到当地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如赣东粮仓经济繁荣,临川“才子之乡”,文风鼎盛,建帮药物精良,赣水交通便利等;其次是多数人出生于世医家庭,幼承庭训,家学渊源;第三是有的医家深受范文正公“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先习举子业,后以种种原因,转而究心岐黄之术;第四是师徒授受,名师出高徒。

先生对“赣江医学”所提出的诸多观点,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曾在海内外医史界引起了反响。

(三)经验专长

1. “失血”以内、外、阴、阳为辨

先生遵循其师姚国美关于“失血”辨治之论述,认为“失血”总以外感、内伤、偏阳(热)、偏阴(寒)为辨。外感失血,暴而且暂,病愈即止,内伤失血,久而缠绵,愈多复发。偏阳热者,血来势速,色鲜而质浓,偏阴寒者,血来势缓,色暗而质淡。治疗之法,当因证施方。例如:

(1)清心泻肝,养阴止血:某女性,因5岁爱子夭殇,悲恸异常,日夜哀泣,目流血泪,心烦不寐,乃悲哀动中,心火挟肝火上犯目窍。治宜清心泻肝,养阴止血,选泻心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赤芍、丹皮、菊花、旱莲草各6克,黄连、黄芩、山栀子各3克,生地、当归各9克。服3剂血泪见少,5剂血泪止。

(2)苦泄泻火,凉血宁血:某患者阳明燥火上犯血络,血热妄行,鼻出血半月,血色鲜红,心烦喜凉饮,治宜苦泄泻火,凉血宁血,方用泻心汤合玉女煎加减,药用:大黄(后入)、知母、牛膝、丹皮各6克,黄芩、黄连各3克,石膏12克,生地、白茅根各9克。连服5剂,血即止。

(3)釜底抽薪,凉血止血:某农民食辛辣嗜烟酒,齿龈肿痛糜烂出血,口臭便结,系胃火上蒸,阳络受伤,血热妄行,治宜釜底抽薪,凉血止血,选调胃承气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药用大黄(后入)、玄明粉(冲化)、生地、赤芍、丹皮、玄参、金银花、水牛角粉各9克。以此进出服10余剂,齿龈肿痛糜烂出血均消失。

(4)补中益气,健脾摄血:某教师中阳不振,脾失统摄,时时唾血,面色晄白,精神委靡,食少便溏,治宜益气、扶脾、摄血,方以归牌汤合理中丸加减,药用:炙黄芪、党参、焦白术、熟地、白茯苓、怀山各9克,炮干姜3克,当归、茜草、侧柏炭、炙甘草各6克。连服10剂,唾血停止。

(5)清热养阴,祛瘀止血,某患者尿血月余,贫血面容,乃瘀热下移膀胱伤及阴络,以《医学心悟》阿胶散原方不加减,药用阿胶、生地各9克,山栀子、丹皮、麦冬、丹参、当归、血余炭各6克。服5剂血即见少,连服10剂,尿血全无。

2. 呃逆辨证,要掌握寒热虚实

呃逆古称为“哕”,因其发作时呃呃连声帮后世名之为呃逆,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先生提出,治疗呃逆,总以和胃降逆,下气止呃为主,但又要掌握寒、热、虚实辨证。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先生发现,呃逆以虚而挟寒者居多,故应用丁香柿蒂汤、旋复代赭汤之类温胃降逆的机会也比较多,疗效也比较好;虚而挟热者亦不少见,一般用橘皮竹茹汤或竹叶石膏汤之类清胃降逆也能奏效。此外,属于实证的呃逆,也会偶然遇到,系由于小便不利或大便不通以致腑气不降而引起,用上述方剂常常无济于事,必须通利两便使腑气下降才能解决问题。

3. 冒眩之病,治在痰饮

冒眩以眼花头昏为主症,前人有主风、主痰、主火、主虚等说法,但临床以痰饮为多见,其病机为“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先生对此作为精辟的解释。他说,“清阳”是指水谷之精微,即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浊阴”是指胃中饮食不消化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湿、痰、饮等。清阳主升,浊阴主降,清升浊降,是正常的生理状态。若饮食失节,损伤脾胃,使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减退,不能腐熟水谷,化生精微(清阳)而上升于肺,由肺而输布全身,营养机体,必然会聚湿成痰成饮(浊阴),阻滞中焦而不下泄,于是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状态,头目得不到水谷精微的濡养灌溉,势必发生头昏眼花。所以,治疗由于痰饮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导致的眩晕,必须着眼中焦,化痰涤饮,使清升浊降,头目自能清爽而眩晕自除。

一般而言,冒眩而胸胁满闷,痰多,舌胖,有齿痕,为阳虚不能化饮,饮凝成痰之证,可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半夏、陈皮、生姜,亦即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之意。取苓桂术甘温阳化饮,二陈化痰利气,冒眩兼有痰郁化热之象,可选用温胆汤清化痰热,合泽泻汤渗湿降浊。先生以此辨证用药治疗冒眩之病,临床常获满意疗效。

原载《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待续)(本文分二部分连载,这是第一部分)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