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环球健康资讯 —— 2024年3月27日
来源:世界传统医药网 2024-03-27 [医疗] [医疗资讯]

环球健康资讯汇总 2024年 第13周

 

 

本网站定期更新环球健康新闻资讯,欢迎关注首页以阅读最新文章。

WWW.TMBOS.COM

 

 

 

英媒:科学家宣布成功切除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汪品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英国广播公司20日报道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近期举行的一次医学会议上表示,他们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细胞中的艾滋病毒。

报道称,这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原理和剪刀类似,通过切割DNA可以去除或灭活被艾滋病毒感染的细胞。据研究人员介绍,现有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只能起到阻断作用,但不能消除艾滋病毒。若这种新技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将有望清除人体内所有艾滋病毒,从而治愈艾滋病。

这种技术目前还停留在“概念证明”阶段,真正应用于艾滋病治疗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有病毒学家表示,该技术可能产生的脱靶效应和长期副作用令人担忧。(汪品植)

 

 

 

饭后想吃零食或因神经元过度活跃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张佳欣)那些在吃完一顿饱饭后不久就在冰箱里翻找零食的人,可能不是胃口好,而是因为寻找食物的神经元过度活跃的缘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学家在老鼠大脑中发现了一个回路:即使它们不饿,也会让它们渴望食物并寻找食物。人类拥有相同类型的细胞,如果在人类身上得到证实,可能会为治疗饮食失调提供新靶点。

据最新一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脑干的某个区域发现了专门用于觅食的细胞。该区域通常与恐慌有关,但与进食无关。这个区域被称为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它位于脑干,进化史非常古老。

研究人员在研究恐惧和焦虑如何帮助动物评估风险时有了这一发现。激活整个PAG区域会在小鼠和人类中引起戏剧性的恐慌反应。但当研究人员选择性地只刺激名为vgat PAG细胞的PAG神经元时,不会引起恐惧反应,反而会引发觅食和进食反应。

研究表明,当用激光刺激时,即使小鼠刚吃了一顿大餐,vgat PAG细胞仍会“怂恿”小鼠追逐活蟋蟀和非猎物食物。这种刺激不仅促使老鼠跟随非食物的移动物体(如乒乓球),同时,还促使老鼠自信地探索围栏里的一切。

 

 

 

孕期饮食或影响下一代容貌

来源:科技日报  张梦然

 

《自然·通讯》2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怀孕母鼠饮食中蛋白质的含量或会影响后代的面部特征。这些发现为环境因素(如孕期营养)如何影响生长中的胎儿带来了新见解。

面部形状的形成是子宫中发生的复杂过程,该过程出错可能导致先天性缺陷,如腭裂或颅骨过早闭合。尽管已经发现了一些相关遗传原因,但已知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这些疾病。同卵双胞胎受到相似的遗传和环境影响,仍会有面部特征的些微不同。人们还不清楚更细微的面部特征在发育中如何被塑造。

此次,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团队用一种方法,在人类胚胎面部发育期间搜索“增强子”——调控基因表达的DNA区域。随后他们交叉比对了这些增强子和一个已知有助于解释人类面部特征差异的基因列表。一些增强子与mTORC1通路的关联基因有关,这一通路控制细胞对营养的响应过程。在小鼠和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中激活这些通路会导致面部特征变大和鼻软骨增厚。然而抑制该通路会导致斑马鱼面部变长,小鼠吻部细长。与低蛋白饮食的怀孕小鼠胚胎相比,高蛋白饮食的怀孕小鼠胚胎的mTORC1信号传导发生了改变,且鼻囊和下颌骨变大。

团队认为,改变母体饮食可以与复杂的遗传机制相互作用并对其产生影响,形成一系列个体面部特征。他们总结说,这一通路或在人类面部特征形成中发挥作用,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盖茨医学研究所启动结核病候选疫苗Ⅲ期临床试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医学研究所19日发表声明宣布,启动结核病候选疫苗M72/AS01E(M72)Ⅲ期临床试验,在南非开展首批疫苗接种。

声明称,若验证耐受性良好且有效,M72候选疫苗将有望成为首款为青少年和成人预防最常见的肺结核的疫苗,也是逾百年来首款预防结核病的新疫苗。

声明表示,如能全力推进,该试验将募集多达2万名参与者,包括已感染艾滋病病毒但未感染结核菌的人群,覆盖南非、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和越南七个国家60个试验点。参与者将在双盲试验中接种M72/AS01E疫苗或安慰剂,这意味着无论是试验参与者还是临床研究人员,都不知道受试者接种的是疫苗或是安慰剂。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评估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黄金标准。

结核病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传染病之一,同时也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主要死因。卡介苗是目前唯一在使用中的结核病疫苗,1921年首次用于人体。它能保护婴幼儿免于遭受严重全身性结核病的伤害,但对青少年和成人的肺结核保护效力有限,而青少年和成人肺结核恰恰是造成结核菌传播的主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全球结核病患者约为1060万人,死亡人数达130万,这意味着每天有超过3500人死于结核病。结核病主要影响中低收入国家的人群,那些生活和工作条件差、营养不良的贫困人群患结核病的风险往往最高。仅在南非,每年就约有28万人被诊断患有结核病。

盖茨医学研究所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也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附属机构。此次试验由盖茨基金会和惠康基金会联合资助。试验预计将持续五年,之后进行数据分析并将相关信息提交给监管机构。(完)

 

 

 

如何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国家卫健委:将推进6方面20条举措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进“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6个方面共20条具体举措,以改善服务“小切口”撬动看病就医“大民生”。

一是从患者视角出发,围绕诊前、诊中、诊后群众需求,推行住院前预服务方式、“先诊疗后付费”、“一次就诊付费一次”等新就诊和付费结算模式,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依托医联体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加强诊后管理和随访等,提升患者诊后体验。

二是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及时满足多样化就医需求。引导医疗机构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相关流程,在一个地点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续办理、医保审核、结算、检查检验预约、健康教育、导诊咨询等服务,避免患者来回奔波。持续推广疼痛综合管理、多学科诊疗、新型门诊等模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新期盼。弹性调整门诊时间,疏解高峰时段就诊量,便利患者就医。

三是厚植“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推广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提高膳食、保洁质量,改善患者停车条件,在公共区域提供网络、阅读灯服务。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造“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多家外企看好“投资中国”,阿斯利康、辉瑞承诺:支持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扩张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陶明阳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陶明阳 任重】“即使美国推动(对华)脱钩,阿斯利康和辉瑞仍加大对华投资”,美国彭博社26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在美国国会推动旨在减少对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依赖的“生物安全法案”之际,西方药企阿斯利康和辉瑞在当日中国商务部举办的活动上承诺支持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扩张。

中国商务部26日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国家会议中心共同举办“投资中国”首场标志性活动,多名跨国公司高管在活动上发表致辞。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中国在推动全球生物制药行业创新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在中国诞生的创新可以帮助全球数百万患者”。他提到,阿斯利康最近将上海定为其第五个全球战略基地,以“在新机会出现时更快地采取行动”。他还称赞阿斯利康将中国融入其全球制造业战略的做法,并称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业务。

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在活动上表示,辉瑞也将继续致力于在中国的增长。艾伯乐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机会始终令人振奋……中国致力创新药全面发展,这更让我倍感欢欣鼓舞。”

事实上,除生物制药行业外,26日参加活动的来自多个行业的跨国公司高管都向《环球时报》记者表达了对于中国市场的看好。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一些媒体对于中国经济表示担忧,甚至声称供应链将从中国转移的有关炒作时,斯堪尼亚中国集团总裁何墨池2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事实正好与这种说法相反,该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全球第三个生产平台,以便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造成的干扰。他同时表示,中国日前印发的《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中的措施和有关解读,很好地帮助企业从长期专注于投资和创造价值。

 

 

 

美医院完成全球首例活体人类移植猪肾脏手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美国马萨诸塞综合医院21日发布消息称,该院医学专家已成功为一名美国男性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了一项特殊的移植手术,将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入其体内。这是全球首例。这名男子术后恢复良好,预计将很快出院。

据介绍,该院移植中心的专家于16日进行了这项耗时4小时的手术。接受猪肾脏移植的患者是现年62岁的理查德·斯莱曼。斯莱曼多年来一直患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曾长期透析。他于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了肾移植手术,但几年后其移植的肾脏出现衰竭迹象,不得不于2023年5月恢复透析。后来斯莱曼出现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医生建议其进行猪肾脏移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基于“同情使用”规则批准了这项移植手术。

该医院表示,这次移植手术使用的猪肾脏经过了69处基因组编辑,其中包括“敲除”会引起人类排异反应的基因,添加一些人类基因以改善动物器官与人体的兼容性。此外,研究团队让猪体内的逆转录病毒基因失活,以防相关病毒影响接受移植者。该院医学专家表示,希望这种移植方案能为全球数百万肾衰竭患者带来希望。

据美国非营利机构器官共享联合网络组织数据,美国有超过10万人等待器官移植,平均每天有17人在等待器官的过程中死亡。为应对人体器官供应源短缺,研究人员长期致力于研究异种器官移植。猪因其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大小与人体器官相近,被视为异种器官移植最佳供体动物之一,但异种器官移植仍有许多困难和风险有待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攻克。

美国此前曾进行两例活体人类猪心脏移植手术,但两名患者都在术后数月内死亡。去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兰贡医疗中心团队曾进行一例猪肾脏移植手术,受试者是一名已被判定为脑死亡的57岁男性。

 

 

 

英国《独立报》:为什么午睡文化在美国很难兴起?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独立报》3月16日文章,原题:为什么午睡文化在美国很难兴起?   午睡文化在美国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流行起来。从西班牙、尼日利亚到意大利、菲律宾,人们都有午间小睡的习惯,但在美国,午睡被认为是懒惰和缺乏雄心的表现。作为“美国梦”的副产品,忙碌文化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许多工人经常避免休假或休息来完成更多的工作。

但活动家特里西娅·赫西在其2022年出版的畅销书《休息就是抵抗》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优先考虑休息应该成为抵抗生活磨难的一种方式。赫西在接受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采访时说:“小睡提供了一个想象、发明和治愈的入口。”

如今,美国年轻一代已经在抵制忙碌文化,并在社交媒体上创造了流行词“bed rotting”(“烂在床上”,类似现在中文语境中的“摆烂”——编者注),来积极推崇休息。同时,互联网上还有一批痴迷于健康的人,兜售“瞌睡女孩无酒精调酒”或“十步护肤法”。不过,虽然这种对健康的痴迷看起来无害,但它通常被过度美化成了自我保健的理想版本,而“bed rotting”总是被视为懒惰的产物,会让人产生焦虑,认为休息就代表产出的工作成果是不够多的。

美国文化崇尚工作狂,但不管怎么说,一些为提高工作效率而进行的强迫性工作是不健康的。据2023年的《睡眠状况报告》数据表明,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睡眠不足的国家,1/3的成年人有“睡眠困难”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与“缺觉”作抗争,所谓的“睡眠经济”也逐渐呈现:各种褪黑素、营养补充剂以及蓝光和音响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睡眠基金会表示,定期小睡(尤其是午睡)可以提高警觉性、情绪和记忆力,并减轻压力。当我们白天犯困时,通常是身体在试图弥补能量失衡,以便继续正常运作。理想情况下,专家建议人们小睡20到30分钟,这样可以避免头晕和陷入深度睡眠。

通过在中午小睡,我们还可以适应昼夜节律。不过,如果你一整天都经常打瞌睡,尤其是在等红绿灯等不合时宜的时间犯困,那就非常令人担忧了。

有超过100种不同的睡眠障碍都可能是缺乏休息和睡眠的潜在后果。科学家们早就发现睡眠质量差与心血管疾病以及精神敏锐度问题之间存在相关性。通常,睡眠模式也会受到遗传的影响。依据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一个人的睡眠时间至少会受到80种不同基因的影响。(作者奥利维亚·赫伯特,高锡凤译)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卫生医疗状况正在恶化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3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说,由于海地首都太子港的国际机场仍在关闭,帮派武装控制着港口,太子港的卫生医疗和人道主义状况正在恶化。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太子港目前迫切需要血液、麻醉剂和基本药物,该市只有一半的卫生设施能够正常运行。如果情况不能得到很快改善,未来几周情况会更加恶化。

谭德塞说,尽管海地的霍乱疫情已在去年底结束,但如果目前的情况继续下去,霍乱疫情可能再次暴发。谭德塞呼吁加强对海地的人道主义援助,加强对卫生医疗工作者和设施的保护。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此前曾报告说,海地约有140万人患有急性营养不良。

海地安全局势近来持续恶化,从2月29日起,多个黑帮组织袭击太子港的警察局、国际机场等公共设施,并要求总理亨利下台。3月11日晚,亨利宣布海地政府将在过渡总统委员会成立后辞职。(总台记者 邓雪梅)

 

 

 

英媒:凯特王妃发布视频称“正在接受癌症治疗”,哈里夫妇、查尔斯三世、苏纳克发声

来源:环球网 作者:肖山

 

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当地时间22日报道,英国凯特王妃发布视频声明,表示她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目前正处于早期治疗阶段。在视频中,她坦言经历了“极其艰难的几个月”,癌症的发现是一个“巨大打击”。但她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她说:“我很好,而且每天都在变得更坚强。”BBC称,癌症的细节尚未披露,但肯辛顿宫表示,他们有信心凯特王妃会完全康复。

凯特王妃发布的视频截图

凯特王妃声明解释说,当她一月份接受腹部手术时,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癌症。“然而,手术后的检查发现癌症已经存在。因此,医疗团队建议我应该接受一个预防性化疗过程,而现在正处于治疗的早期阶段。”凯特称,她在一月份的手术中恢复需要时间,但病情尚未透露,现在首要任务是让家人放心,“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威廉和我一直在尽我们所能私下处理和管控这件事,为了我们年轻的家庭。”

她还鼓励所有受到癌症影响的人:“对于每个面临这种疾病的人,无论以何种形式,请不要失去信心或希望。你并不孤单。”

据BBC报道,白金汉宫发言人称,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为凯特的勇气感到自豪”。他表示,自从一月份他们一起在伦敦私人诊所时,两人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BBC称,查尔斯三世和凯特同时在伦敦诊所的私人医院接受过短暂的治疗——凯特在那里做了腹部手术,而他则因前列腺增生接受了手术。

路透社报道称,哈里王子与妻子梅根也向凯特发来了支持的信息。哈里和梅根表示:“我们祝愿凯特和家人健康、康复,希望他们能够在私下、平静地做到这一点。”

同天,英国首相苏纳克表示,凯特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支持。苏纳克称,凯特的声明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并祝愿她早日康复。

“最近几周,她受到了密切关注,并受到了世界各地某些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不公平对待。当谈到健康问题时,像其他人一样,她必须获得隐私,以便专注于治疗并与她所爱的家人在一起。”苏纳克说。

“凯特王妃去哪儿了?”近日,关于英国王储妃凯特“失踪”的传闻,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搅动英国的舆论风暴。自去年圣诞节之后,凯特一直未公开露面。3月10日,王室在英国母亲节当天公布了一张凯特与3个孩子的合照,却被多家媒体质疑“P图”,凯特在社交平台X上的账号为此道歉,但就是不公开露面。据英国《太阳报》18日报道,凯特王妃和威廉王子一起被看到出现在温莎农场商店,还有人晒出现场画面,但很快也被质疑并非凯特本人。

 

 

 

日本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东京3月20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19日发布公报说,日本国内首次确认出现“蜱虫病”人际间传播。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等。该疾病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直接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也可能被感染。

公报介绍,一名20多岁的男性医生去年4月曾接诊一名90多岁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男性患者。患者死亡9天后,这名医生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腹泻、干咳等症状,后被确诊患该疾病。

公报说,医生发病前未到野外活动,也未饲养过宠物。从死亡患者和医生体内提取的病毒基因检测结果表明,病毒出现了从患者到医生的人际间传播。医生确诊感染后,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症状逐渐减轻。

公报指出,日本2013年报告国内首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但人际间传播还是首次出现。该疾病病死率较高,且无特效疗法,接触该疾病患者要注意做好防护,包括使用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

 

 

 

部分消费者服用后出现肾脏疾病,小林制药紧急召回30万份含红曲成分保健品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4日报道,日本制药巨头小林制药公司22日以可能危害人体健康为由,紧急召回该公司生产的约30万份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报道还称,除了自留两成红曲生产药品,小林制药将八成左右的红曲出售给其他食品公司。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2日,日本大阪府,小林制药董事长Akihiro Kobayashi(前)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自愿召回三种含有红曲的保健食品。(视觉中国)

日本宝酒造公司24日发布消息称,因该公司生产的一款酒使用了由小林制药提供的红曲原料,决定召回市场上约10万瓶酒。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小林制药22日表示,部分服用了该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近期出现肾脏疾病。鉴于这一状况,公司决定召回含有相关成分的3款产品。

据报道,今年1月起,小林制药已陆续收到13名消费者在服用相关产品后身体不适的报告,其中有6人住院治疗,有的患者甚至还需要进行透析。为防止更多消费者健康受损,该公司呼吁消费者立即停止服用。22日晚,小林制药社长公开向公众鞠躬道歉,但据日媒称,该公司16日已发现问题,却过了近一周才宣布召回相关产品。对此,小林制药承认决策迟缓。(李晓)

 

 

 

尹锡悦态度转变?韩政府呼吁医学界“共商医改”,医疗界立场有所松动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丁玲】面对围绕医学院扩招的医政矛盾僵持不下的局面,以总统尹锡悦为代表的韩国政府近日一改强硬态度,主动展示“对话意愿”。韩政府让步之际,带头抗议的两大协会——大韩医师协会(以下简称“医协”)和全国医科大学教授协会(以下简称“医教协”)的态度却大不相同:“医协”强烈反对医学院扩招,计划于26日晚宣布其新一任主席,“进一步加剧与政府的僵局”;“医教协”代表25日同韩执政党国民力量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委员长韩东勋会谈,“做好与政府进行建设性对话的准备”。

据韩联社报道,就部分医学院教授25日开始提交辞呈一事,尹锡悦26日上午在龙山总统府主持国务会议时表示,希望“教授等医疗人员积极参与对话,同政府共商医改问题”。尹锡悦还强调,医学院扩招是医改的起点,扩招名额分配至各高校,同时为消除扩招造成教学质量降低的忧虑,政府4月将制定医学教育条件改善方案。

据韩国SBS电视台报道,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26日下午在访问首尔大学附属医院时,与包括大韩私立大学附属医院协会会长、首尔大学校长等在内的一众医疗界和教育界人士会面。韩德洙表示政府将努力就医改展开对话,敦促尽快结束让民众感到不安的对峙局面。首尔大学校长回应称,成立协商机构是推动医疗改革的必要步骤。

韩国政府原计划从26日开始对没有返岗的实习和住院医生处以吊销医师执照等行政处分,但据韩国总统府相关人士透露,在尹锡悦“灵活与医疗界对话”的要求下,不会从26日开始进行处分。对此,据韩国《国民日报》26日报道,韩国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朴敏守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韩政府在推动医改问题上“意志坚定不移”,预计5月份将完成医学院扩招的后续措施,对于未返岗医生的处罚问题,该部门正在同执政党协商,暂未作出最后决定。

对于尹锡悦态度的转变,韩国媒体认为这与韩东勋的斡旋有直接关系。“韩医政矛盾迎来拐点?在韩东勋斡旋下尹总统改变强硬态度。”《中央日报》25日报道称,韩东勋24日下午与“医教协”代表进行了长达50分钟左右的闭门恳谈会。韩执政党高层相关人士在电话采访中告诉《中央日报》,在韩东勋的要求下,尹锡悦“首次放弃了强硬态度”,针对未返岗住院实习医生的执照暂停处分“也可能无限期推后”。

报道称,尽管韩政府“口头上表现出对话意愿”,但由首尔大学、延世大学等19所大学医学院组成的“全国医科大学教授紧急对策委员会”25日发布声明称,这19所大学的医科教授在结束当天负责的患者诊疗后,将离开所属的实习医院和医学院。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全国共有40所设有医科的大学。

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对于“医教协”代表出面与韩东勋斡旋一事,大韩实习住院医生协会虽未表明正式立场,但内部多表示不信任。一位实习住院医生代表直言,“医教协”不能代表住院医生和医疗界的看法,“没有一个住院医生委托他们进行调解”。然而,也有辞职实习住院医生在网上抱怨称,妻子马上要生孩子了,但现在没有收入,只能靠以前的存款生活。

韩联社26日报道称,与“医教协”的调解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约有10万成员的韩“医协”将于当天晚些时候宣布新会长人选。目前两名候选人分别是韩国儿科协会会长林贤泽(音)和韩“医协”首席发言人朱秀虎。两人均表示不接受医学院扩招,林贤泽甚至放话,除非朴敏守辞职,否则不会与政府谈判。

韩媒普遍认为尹锡悦及执政党在医改问题上突然表现出“灵活姿态”,主要是担心目前的“医疗空白”局面会影响4月10日的国会选举。《韩民族新闻》报道称,因尹锡悦政府官员近期频频爆出丑闻,韩国舆论对“龙山总统府风险”日益不满。此外,据《韩国先驱报》日前报道,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已消失在公众视线里超3个月,疑似在国会选举前被“雪藏”。

 

 

 

“不合格药品样本达2000个”!质量问题冲击印度制药产业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马梦阳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长期以来,印度被称为“世界药房”,但近年来其制药产业却面临越来越多的争议。《日经亚洲评论》22日报道称,印度是世界第三大制药国,也是美国最大的仿制药进口国,但其在质量把控方面出现的问题正在影响全球多个市场。有毒药物、销毁数据记录、数字化运营落后让这一“世界药房”前景黯淡。报道还说,印度药品的质量问题频出也迫使美国向中国寻求“救命药物”。

不合格药品样本达2000个

几个月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向印度英塔斯制药公司发出了一封警告信,原因是该公司位于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工厂存在生产违规、质量控制失误和数据完整性受损等问题。事实上,早在2022年,FDA就曾发现这家印度制药厂存在药物数据造假等问题。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在2022年的最后几周,FDA赴印度调查英塔斯制药公司,检查人员在一个垃圾桶里发现了浸泡在醋酸中的文件。这表明英塔斯的高管操纵了数据,并试图掩盖事实。

最近的例子还包括2023年2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下令将一家印度药厂生产的两款眼药水下架,称其与发生在美国12个州的55起细菌感染病例有关联。去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警告,提醒人们不要服用两种印度止咳糖浆,因这两种药物在乌兹别克斯坦导致至少20名儿童死亡。

一份来自制药外包行业的报告显示,全球市场约75%的假药源自印度,而FDA在2015—2017年间针对印度医药公司曾发布多达31份警告函,大多涉及严重数据造假。自2019年3月数据公开以来,印度自己的药品监管机构已将大约2000个药品样本视为不合格。

为何频出质量问题?

从数量规模上看,印度是世界最大仿制药生产国,占据全球1/5和美国近四成的仿制药市场,拥有全球除美国外最多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标准的制药产业线。那么,为什么印度仿制药频现问题?

曾经揭发兰伯西有限公司违规行为的迪内什·塔库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部分印度制药公司的高级领导人往往不愿投资数字化,而数字化将消除几乎所有人为干预,并将伪造数据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他说:“大多数印度仿制药公司都是家族企业,没有什么投资意愿,整个模式都是基于成本套利,一切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助理研究员毛克疾24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制药产业链主要涉及两个关键步骤:一是生产原料药,按加工深度排序,可分为关键起始原料(KSM)、药物中间体、活性药物成分(API)等。二是以原料药为基础生产制剂,制剂按生产授权情况可分为受专利保护的原研药和突破专利保护的仿制药。从总体上看,印度既缺乏以低成本大规模制造原料药的工业生产能力,又缺乏开发高端原研药的科技研发能力,这造成印度制药业当前“大而不强”、缺乏韧性的特点。在此情况下,较为落后的生产工艺叠加极高的控制成本压力,导致印度药品质量问题频发。

“如果印度进行改革,使法规更接近国际标准,投资最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并专注于培训,印度可以保持领先地位。”美国外交学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在接受《日经亚洲评论》的采访时表示,尽管印度制药公司一直是仿制药生产的主要参与者,但反复出现的质量控制问题可能会削弱其成为“世界药房”的愿望。

“中国提供了大约一半的印度原料药”

2022年,美国市场品牌药物和仿制药的前五大来源中包含印度和中国。报道称,即使在美国鼓吹与中国“脱钩”的情况下,印度药品行业的“错误”也可能使860亿美元的美国仿制药市场成为印度和中国制造商的战场。美国医疗人员表示,癌症药物短缺可能导致数千人死亡,这一情况迫使华盛顿转向中国。

此外,根据《日经亚洲评论》的调查,虽然美国已成为印度和中国制药业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但印度面临的风险要大得多。中国在仿制药方面落后,但在140亿美元的活性药物成分出口方面领先世界,中国提供了大约一半的印度原料药。据印政府2020年6月发布的报告,印进口的原料药68%来自中国;而印贸易促进委员会估算,印原料药对华依赖度高达85%。

毛克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大批进口KSM、API等原料药,加工成制剂,再向全球分销,是印度药企运营的典型模式。但为了增强本国原料药自主生产能力,降低对外依赖,莫迪政府已经推出多项专门政策。“从总体上看,莫迪政府的进口替代政策取得一定进展,去年年初时,53种关键API中的35种已实现本土生产。”

他进一步表示,尽管印度制药产业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在全球医药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印度制药业既缺乏美欧的科技研发优势,又缺乏中国的生产成本优势,印度制药产业若不能解决这两大短板,未来或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

 

 

 

联合国儿基会:加沙南部最大医院纳赛尔医院已彻底停运 空无一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3月19日发布了一段视频。该组织发言人詹姆斯·埃尔德在视频中表示,他回到了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纳赛尔医院。纳赛尔医院曾是加沙地带南部最大的医院,如今却已经彻底停运,医院中空无一人。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言人 詹姆斯·埃尔德:上次我在这所医院的时候有成千上万人在这里避难,而现在看看这个地方。当时这里的医护人员实行36小时轮班制,那些了不起的医护人员奔跑着,抓紧时间给每一位在战争中受伤和需要医疗护理的孩子提供医疗护理。我看到那么多的孩子们遭受外伤、烧伤,他们小小的胳膊和腿上缠着绷带。他们的家人俯身看着他们,眼里有痛苦也有希望。而如今,这里已经变成这样了,医院走廊里充斥着死亡般的寂静。这里已经没有医生可以履行职责。孩子们也无法在这里得到医疗护理了。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称,以军今年2月15日攻入纳赛尔医院,造成多名伤患因呼吸机断电而缺氧死亡。在遭到以军持续一周的袭击后,纳赛尔医院彻底停止运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已失去与希法医院的联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2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自从加沙地带北部希法医院遭袭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伙伴已经不能与该医院的医护人员取得联系。谭德塞表示,正试图了解病人们的状况以及他们是否得到了所需的照顾。

谭德塞说,现在要去往希法医院已不可能,因为缺乏安全保障,原本有一个去往希法医院的任务不得不取消。

谭德塞表示,目前的情况将危及希法医院的运行能力,剥夺病人所急需的可以挽救生命的照护。我们再次重申:“医院不应成为战场。根据国际人道法,医院必须受到保护。”(总台记者 魏然)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