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全国名中医牛兴东:治疗胃息肉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04-13 [其它] [名医论坛]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隆起性病变,属于胃癌前疾病,经内镜下切除息肉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目前治疗胃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活检钳钳除、激光、微波灼切等方法,但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预防息肉复发的方法。

 

病因病机 

 

 

“息肉”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水胀》谓:“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瘀而内着,恶气乃起,息肉乃生。”《说文解字》亦有记载:“息,寄肉也。”其“息”是多余、盈出之意。中医学认为,胃息肉当属痞满、胃脘痛、积聚等范畴。一般认为其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调、劳倦过度、七情内伤等因素损伤脾胃升降、运化、受纳等功能,致痰浊、湿热、瘀血等阻滞中焦,日久积聚而发生息肉。

 

牛兴东认为,胃息肉为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脾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肝气不舒,影响脾胃升降;肾阳不足,脾胃虚寒,升降失调。《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脾胃共同完成受纳、运化、升降、布散之功能,脾胃虚弱,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功能失调,痰湿内停,脾喜燥而恶湿,痰湿即成,易困脾土,使之运化失职,水谷不归正化,津液不布,进一步酿生痰浊。《证治汇补》曰:“脾虚不运清浊,停留津液而痰生。”如此反复,痰湿困脾更甚,日久脾虚明显,痰浊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痰随气血运行,内而脏腑,外而经脉,无处不到;痰性黏滞,易阻碍气机,经络不畅则血行瘀滞,由痰生瘀或挟瘀而病,“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瘀血、痰浊积久化生郁热,变生浊毒,蕴而入血,积于胃膜,由“无形浊毒”积渐而成“有形浊毒”,最终致胃息肉形成,正如“胃病久发,必有聚瘀”。可见脾胃虚损贯穿于胃息肉的始终,在胃息肉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