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挖掘宝库“钥匙”时代价值 实现中医药文化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2-12-03 [医疗] [医疗资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中医药作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承载着民族精神与中华文明,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望新时代以来的10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大步向前,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出台了中医药法,颁布实施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党的二十大作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指导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陕西中医药大学 窦红莉 

 

在守正中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文化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传导功能。从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价值来看,可以概括为五个维度。

 

一是生命观。中医的生命观首先是贵生,认为生命是最宝贵的。《黄帝内经》提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由此可见,中医尊生、贵生,崇尚生命的生命观是一以贯之的,“人命至重”作为对中医药学生命观的高度概括,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精神特质。其次,中医学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指导,运用阴阳五行理论,考察生命活动的运变规律,把人体生命看成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整体。《淮南子·原道训》有言:“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认为从人体生命的构成而言,人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三者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这一认识体现了中医注重整体,崇尚和谐的生命观。

 

二是医德观。中医医德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突出展现,深受儒家“仁”的理论、道家“无为自然”的观念、佛教“慈悲为怀”等思想的影响。其中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篇就是最典型的体现,其中指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作为医者要“无欲无求”,行“忠恕之道”“发大慈恻隐之心”“一心赴救”,从仁者爱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千百年来,中医医德的优良传统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对待病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对待名利淡泊自然、安贫乐道;对待治学精勤不倦、严谨求实;对待自身谦虚谨慎、无愧于心。

 

三是生态观。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认为生物与环境存在统一性,人是生态体系的重要成员。而中医以天人相应、五运六气为代表的理论与生态学从自然整体环境来研究生物和无生命物质间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五运六气学说是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作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基础,来推论天象、气候、季节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以探索自然现象与生命现象的共有周期规律,从而寻求疾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治方法。而且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这些认识充分展现了中医文化中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机统一整体,生命与环境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生态观。

 

四是辩证观。中医是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其植根于实践,以疗效为评价标准,天然受到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在理论体系中始终贯穿着唯物辩证的观点。如人禀天地之气而生的论述,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观点,即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素问·上古天真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实际上体现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形体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中医学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需要辩证地去认识,所以区分阴阳的矛盾统一理论,标本缓急的主次观念,寒热虚实的二元认识,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特殊与一般的方法论,均体现了中医贯穿始终的辩证观。

 

五是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系统的性质、构成、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中医自然观是与中医学相适应的系统自然观,是中医学在人与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对自然和生命的总体性认识,如《道德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中国人理解最广泛的自然观。中医关于“气”的认识对中医自然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周易·乾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这体现出气为宇宙之源的认识,《素问·天元纪大论》言:“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这体现出以气作为构成自然之本体的认识。《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体现出气是生命之源的认识。以上认识系统展现了中医对自然系统的总体性认识和根本看法。

 

在创新中构建现代中医药文化体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体系,特别要紧扣“创新”这一关键词,从顶层设计层面进行擘画和构建,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全面振兴。

 

在学科体系层面。自“九五”以来,部分学者开始尝试构建“中医文化学”学科体系,“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目前,安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中医文化学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部分中医药院校也设立了中医文化学硕士点,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迈上了快车道。下一步,要聚焦中医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结合中外医学史、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等,对中医文化的内涵、外延、内容、特点、形成发展规律以及现代传播与诠释等进一步开展研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医文化学科理论体系。

 

在教育体系层面。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文化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启动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此外还修订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出版了《中小学生中医药科普读物》《中医药文化》等系列教材,并在历史、生物学、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课程标准中融入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进一步丰富了中小学的中医药文化教育。今后要继续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作为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推动,鼓励各地各校结合实际,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开设中医药相关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将中医药知识普及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不断增进青少年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和了解。

 

在服务体系层面。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投入经费建设中医馆,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建设3.67万个,截至2020年底,85.3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馆。这些中医医疗机构都是传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基地和窗口,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为群众了解中医、体会中医、认识中医勾勒出一幅日益完善的服务网络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积极整合图书馆、中医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资源,面向大众,提供更广泛、更贴近群众的文化服务。地方政府,学校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活动,为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承营造良好的氛围,如在乡镇卫生院、社区、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帮助群众了解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

 

在传播体系层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共同制定了《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其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提炼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梳理,加强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要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举办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加强中医药题材文艺创作,讲好中医药故事。

 

在实践中促进中医药服务与文化融合发展

 

中医药的生命力在于实践,中医药文化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所以要推动中医药文化实现更高的认可度,更强的吸引力,必须在中医药教育、医疗和服务百姓健康的全程中有机融入文化元素,推进中医药文化与中医药实践一体融合发展。

 

一要与教育融合。《“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提出,持续深化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哪个环节的中医药教育都离不开中医药文化的融合贯穿。在院校教育方面,通过设置发展中医药文化学科,建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团队,设置中医药文化课程,将知识学习与文化熏陶有机结合。在毕业后教育方面,住院医院规范化培训作为其中一个重点,不能只关注执业技能的培训学习,也要将人文和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全程,才能培养更高质量德才兼备的中医人才。在继续教育方面,乡村医师培训、“西学中”培训中也要将中医药文化类课程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提升中医的认可度和培训实效。中医药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其教育形式本身就蕴含着浓厚的中医文化特色。师承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知识经验的传承,还在于医德、文化和思维。融入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的跟师学习,将传统中医思维、临床实践能力与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并重,并强调悟性培养和人格塑造,形成了重经典、重人文、重实践协同一体的中医教育模式,对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二要与医疗融合。中医医疗的过程也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过程,其中中医医院作为承担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要将文化传承作为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发扬推广。一是要融入医德文化,将“人命至重”“大医精诚”的理念融入医院管理和医德教育之中,并转化在医务人员的言行上,加深患者对医生的理解和信任,做到身心同治,治心育人。二是融入服务文化,中医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平和的理念,蕴含着和谐的哲学,在处理医患关系中,这种“和”的理念,“和”的认识,“和”的氛围更加重要,要从加强医风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入手,努力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医患之间构建相互理解,“和”与“合”的良好关系。三是要融入环境文化。诊疗环境是医药文化内涵最直观、最强烈的外化展示,它不仅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更能增进人们对诊疗的认可和信心。所以要在中医诊疗场所应用传统建筑风格,选用有中医元素的装饰,再加之以中医药科普宣传,图画展示,实物展览等,凸显中医药传统文化底蕴,让医生和患者在潜移默化中再次接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三要与企业(文化)融合。企业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企业在市场中发挥促进中医药产业化作用的同时,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对弘扬中医药文化也起着积极的作用。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些有着鲜明特点、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中医药企业,如号称“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的两个老字号企业,二者既有悠久的历史、知名的产品,又有着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同仁堂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胡庆余堂的“戒欺”,均体现着浓厚的中医药文化特色。可以说两家企业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文化载体。它们能历经百年传承至今,除了行业特点、管理机制外,其广博而厚重的企业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中医药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带有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社会认知,与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西药产业差异很大,推广弘扬有中医药特色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绝佳利器。

 

在开放中讲述中医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中医药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推动国内传承。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瑰宝,要充分发挥其作为“钥匙”的代表意义和传导功能,必须构建完善的传播体系,从而提升其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贡献度。要挖掘中医药精华,丰富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对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力度。要完善学术传承制度,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统技艺传承,实现数字化、影像化记录。要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推动融健康养生知识、养生保健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和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要加强中医药科普工作,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鼓励开展中医药专题文艺创作,创作一批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和文化精品,促进中医药与影视、旅游餐饮、体育演艺等融合发展,提升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

 

二是促进国际传播。根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显示,有30%的海外受访者接触或体验过中医药文化,超过80%的体验者对中医药文化持有好印象。由此可见,中医药已经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要深化中医药交流合作,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实施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在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要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新范式,通过建立中医孔子学院,设立海外中医医院,招收留学生等建立文化沟通的多元渠道,让中医药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亮丽名片。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