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中医思维:破解中西医之争的关键点!培养中医思维,取消“以西律中”是中医药发展的必选之路!
来源:医术论坛 2022-10-08 [其它] [国际论坛]

中西医思维本来就是两条无法交叉的平行线,如果为了将中医药体系科学化而强行用西医思维解释和改装中医药,只会将中医药这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毁灭。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曾在《中医药的存续》一书中说:“中医本身几千年来自有一套理论构造与历史传承。然而时至今日,中医在为自己的生存寻找依据时,却‘忘掉’了自己的话语,而是费力地去求助于另一种话语系统,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与真理性……表面上科学化了,但实质上中医的内核却消融了。”

 

1

 

中医思维被“强行遗忘”

 

医疗制度的改变,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变,中医人才教育的改变,让中医的分化产生了巨大的裂缝,民间中医的传承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此,中医思维最是被遗忘到了时代之后。

 

现在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一种普遍的困境:为什么好中医难寻?为什么会出现“江湖骗子”、“假中医”?为什么中医的传承变得那么难?可是,中医药的沦落难道是主动为之的吗?并不是,中医思维在历史的洪流中早已被强行改变,“强行淡忘”

 

让学生形成中医思维至关重要,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代表如是说。

 

把中医药传承好,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思维。”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中医药大学校长李青山委员如是说。

 

应该让学生们反复强化中医临床思维。”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关林委员如是说。

 

有识之士们一致认为,中医思维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关键。这足以让我们认识到“中医思维”的培养有多么重要!

 

2

 

中西医思维争论焦点

 

中西医思维争论之焦点有:第一,阴阳五行尤其是五行,是中医思维最核心的概念,但是目前的西医思维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所以被认为是迷信、落后、不现代的知识从而成为了糟粕,或被认为是伪科学,或纯粹是哲学、玄学甚至是纯主观的信仰。


第二,中医思维的“经络”,不能被目前的西医思维检测、证实从而被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

 

第三,中医思维是整体观很浓厚的,如果淡忘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丢失了中医的根本,就根本不叫中医了!西医则是一种器官概念,坏了哪里,就单治疗哪里。

 

 

第四,西医总是批评中药没有接受西医标准的双盲、循证的严格检验,因此便下结论:中药缺乏普遍的科学有效性。甚至还以此批评中药是安慰剂,完全无视中医思维的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

 

3

 

培育中医思维已是燃眉之急

 

这些年来,我国中西医的发展状态一直处于用西医思维解释和约束中医中,然而,事实状态却十分迷惑。人民网也曾评论:“中医思维面对西医思维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绝对的弱势位置,完全不能想象有与“以西律中”相反的“以中律西”情形的发生。中西医是两套不同的医学体系、思维系统,不能互相通约。‘以西律中’的结果,必然是中医思维被动地接受全面的中医西医化,从而削足适履,让中医思维被西医思维曲解、阉割,从根本上丧失中医自身的主体性。

 

由于目前的科学水平尚未达到可以解决解释中医思维的原理的水平,才使得中医被误解,被贬低甚至侮辱,我们的中医思维必须要保护到位,不可以因此受到打击从而一蹶不振。目前,一些中医人中医思维“西化”严重:诊断疾病全靠化验单;治疗感染,要用对这种细菌有控制作用的中药;哪种中药有抗病毒作用、止痛作用、降血脂作用记得比中药功效清楚的多;丹参酮替代了丹参,川芎嗪替代了川芎;学着西医的规培、临床路径、指南共识、科研,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却淡忘了……所以中医思维的保护和培育工作也必须要抓牢不放松。比如日常诊断中,认识疾病要有整体观念、诊断疾病要四诊合参、治疗疾病要辨证施治等。

 

全国著名中医泰斗李今庸先生说:“方不在大,对证则效;药不在贵,中病即灵。”存留“中医思维”,就可以让百姓花最少的成本治疗大小疾病,提升幸福感了。

 

“理论是根,临床是本,疗效是魂。”唐农表示,中医药人才培养离不开临床疗效这一核心,而提高疗效必须掌握中医思维

 

如何培养中医思维?张伯礼十分看重案例的作用。“把每一门课、每一种病、每一个重点环节都用案例来讲。比如咳嗽,风、寒、热是不同的情况,有没有痰、声音是不是洪亮,也有区别。老师按这个讲给学生,学生的中医思维就慢慢培养起来了。”张伯礼说,一旦学生建立起中医思维,西医知识懂得越多越好。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