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针灸临床 我要投稿
庄礼兴:针刺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小儿多动症案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2-08-24 [针灸临床]

李某,男,时年8岁。

 

患儿母亲诉患儿2岁时经医院确诊为“自闭症”,后在康复机构行康复训练治疗,症状稍改善,但仍有动作较多、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故2016年8月15日来针灸科门诊就诊。

【首诊证候】

 

症见:神清,精神兴奋,形体偏瘦,多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有时较慢,时常自言自语,偶有说话时脖颈向一侧扭动,有时喜欢发出奇怪的叫声,回答问题时反应正常,回答切题,但是言语啰唆,回答问题时身体不停扭动,双手摸拿诊案上物品,眼睛四顾无稍时停歇。舌红苔少,脉弦细。

 

【辨证论治】

 

诊断:小儿多动症。

辨证:肝肾阴虚证。

治疗:滋补肝肾,安神定志。

针灸处方:

1、电针:四神针、定神针、神庭、印堂。

2、留针:合谷、太冲、三阴交。

3、耳穴压豆:心、肝、肾、神门、交感、皮质下。

留针30分钟,隔日治疗一次。

 

【随诊过程】

 

二诊:2016年8月22日

患儿症状较前改善,能够与人交谈,身体扭动及口中怪叫较前减少,但反应仍稍慢,交流时双目环顾四周,不能注视对方。针灸守上方,嘱家长教授患儿打乒乓球,让患儿双目紧盯乒乓球以集中其注意力。

三诊:2016年8月29日

患儿注意力较前集中,交流时能注视对方眼睛。因学校即将开学,为不影响学业改为每周治疗1次,随访半年,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按语:

小儿多动症是小儿常见的精神心理疾患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抑制过动程度方面有一定困难。小儿多动症通常发病于学龄前期,在小学阶段其症状表现较严重,其患病率在学龄儿童中为3%~5%,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给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本例患儿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导致肝肾阴亏、阴阳失调,阴虚阳亢,动静失制,阴不制阳,阳动有余所致。肾藏志,主骨生髓,若先天不足或病后肾精亏损,髓海不满则动作笨拙、健忘。乙癸同源,肾虚水不涵木, 肝阳偏亢,则性格急躁,情绪不稳定,活动过多。加之小儿纯阳之体,肾水不足则不济心火,心火偏旺则心神不宁,注意力涣散,精力难以集中,则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脑为髓海,为元神之府,为神智之所,《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是脑髓的基础。因此,依据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认识到的“儿童多动症为脑功能失调”的病理基础,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脾、肾各脏腑的功能异常,尤以肾虚为本。 

 

庄教授认为患儿为神志涣散不能集中,取穴应当敛神聚神,故强调四神针要针尖向内针刺。定神针位于印堂上方,分别在督脉和少阳胆经之上,督脉内连于脑,而脑主决断。现代医学大脑额叶主要与情感、智力相关,本组3个穴位均位于大脑额叶投影上,故能部分调整人的情感,控制情绪,从而达到定神的目的。

 

小儿多动症患者,多动急躁,乃阴气不足导致肝阳亢盛,不利于肝气疏泄。合谷、太冲相配伍,一气一血,一阳一阴,一升一降,相互为用,协同作用较强,有助于疏通全身气血。且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腧穴和原穴,肝为将军之官,开窍于目, 藏魂,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作用,因此取四关穴可通过疏泄肝气来调神安神。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位,足太阴为三阴之长,补足太阴即是补充三阴。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针灸甲乙经》载三阴交主治“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可见,三阴交有调节三阴而调理神志的作用。

 

本病诊断准确,取穴精当,配合耳穴压豆刺激调治相应脏腑,故起效迅速。

 

(本案编写:刘鑫)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庄礼兴广东省名中医工作室,指导专家:庄礼兴 主任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