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中医象数与临床实践(修正版)
作者:伏羲会长 2022-01-18 [其它] [名医论坛]

主  持: 卞伟光  伏羲文化学者、中医道医基础理论专家

主  讲: 程晓明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研究所医生

会  场:连山易同学会核心群

时  间:2022.1.8上午8:30~10:00

 

卞伟光:

大家好!

今天我们按照原来的计划,由哈佛医学院的程晓明医师主讲中医象数与临床实践。因为波士顿和咱们大陆的时间刚好是颠倒的,我们早上八点半上班的时间,那么波士顿呢,他恰好是下班儿的时间。刚才我和陈医生联系,他说他正在下班儿路上,他正往回赶,他说他赶到家恐怕连饭都来不及吃,就得要参加这个会议。但是他还是保证准时出席这个会议,所以这个机会很难得,希望大家能够珍惜。

 

还有,下一期安排本群一位重量级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系副主任马淑然教授,来给我们做一个专题学术报告。这个机会是很难得的,希望大家和各位专家能够准时参加,并积极发言。

 

现在程医生可以讲了,开始吧。

    

程晓明医生:

谢谢卞会长

我们一起讨论中国文明和文化的传承。这些传承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把它用现代的科学语境和大家都懂的语言解释清楚,其目的就是为了能使古老的传承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找到它存在的价值和地位,以及如何与现代科学融合。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尊异再归同了异,最后达到无同无异,才是无上正等正觉。

首先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一些看法,我们讲“合道”涉及的是未知世界与已知世界之间的关系。科学的基本精神也好,易、卦的基本意义、基本形式也好,都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

中国文化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讲医起于易、隐于道、显于医。为什么说医起于易呢?因为中医的本身就是用象数的理论和易、卦的形式来描述整个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功能,以及人和自然的变化。

“易”和“道”的关系是:易是工具,道是存在。古圣先贤们用 “易”作为工具来解释未知世界的存在,到了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还是在不断的探索、研究未知世界的存在。除了“易”“卦”的探索外人类还用了很多的科学技术比如,发明了哈勃望远镜、发射了人造卫星等,这都是为了不断的探索这些未知的世界,探索那至大无外和至小无内的宇宙存在。

易内在的象数关系理论起于河图和洛书,河图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在我们探索这个奥秘变化的过程中,看到的纵横斜三条线的三个数字,就是从描述整个三组数字的变化来推断宇宙本体的变化。所以说易经的基本思想是起源于河图和洛书。对此,中外学者做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他们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在心灵、思维、智慧上的结晶,是中国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也就是说,在轴心时代之前的中国人就已经打开了灵智,开始用各种方法来思考和解释未知世界。最早的记载就是在《易》和《尚书》里,后来的《黄帝内经》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作为中华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是功不可没的。

中西方的研究记载都表明了河图、洛书数字里面的圆点所组成的图案是用来表示天圆地方的。因为当时是以人为中心,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国家是地球的中心,君主是国家的中心,人是自己的中心,所以说一切从自己的心出发,心就是整个世界,就是整个宇宙,心就是整个大海。

这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后来就是儒家的修身、修心,尤其是王阳明的“心即是理”都来自天圆地方的理论,也是从地心论中理解个体“心识”“心智”的伟大。

科学越发达,对未知世界探索越大后,就显示我们人类越渺小。从地心论到哥白尼的日心论后的西方科学时代,发现原来地球这么小一点点,原来是围着太阳转的,它不是中心,那么我们人也是的,我们人又算什么,连咱中国这么大版图在地球上也不过是很小一个地方,世界上还有七大洲、四大洋呢。

所以说科学越发达人越渺小,指的是物理空间的实际存在,而不是指人类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观测能力。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产生了八卦、河图、洛书,由先天八卦根据河图、洛书的推演,产生了后天八卦,产生了很多不同的数的奥秘。有天地之数、阴阳数、天数25、地数25,还有万物的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这就是万物生存之数,还有五行之数,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称为“小衍”之数。当然还包括了 “大衍”之数、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天干之数,其中交合之数为六宫中、七同道、八为朋、九为友、十同德,这是万物生存之数。还有六甲纳音之数,也就是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何谓六十和甲子,五行、纳音之数。

天干、阴阳、五行和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发出来12种声音,这些在《黄帝内经》里描述的就比较详细了,《黄帝内经》也在描述人格、天性、本性、性命时候结合纳音之数。比如:阴阳25 人格。

在易经之前的河图和洛书,不但是描述了数,还描述了理,什么是“理”?就是我们推断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国人称为“理”,西方人说是逻辑,都是为了研究事物发展的规律。

左旋之理是指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我们知道银河系和所有的星系在俯视的时候是右旋,仰视的时候是左旋。这个有点类似我们用超声心动图观测心脏一样。从上往下看心脏是左旋的,从下往上看,心脏是右旋的。机器用仰视的角度描述心脏逆钟向转位的时候,也就是说你的左心室肥大。所以有的人看片子看不懂,这明明是往左转,怎么会往右转呢?因为他看的角度不一样,中国人很早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还有我们探讨的还有五行之理、阴阳之理、先天之理,这都是中国人探讨未知世界中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它是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的探索。

象数思维的规律、方法不完全类同于西方逻辑的归纳法或演绎法,它是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合一,把纷纭繁杂的事物归纳成有限的几类,比如说象数、阴阳、八卦、五行等,这种归纳法是依据象数不二的理论和模型去推测同类种象其它事物的情况。

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了演绎法。每一个有归纳和总结性的理论都有双向功能,它既可以把万事万物纳入自己这个框架的功能,又可以从自己这个框架去推论此类万事万物的存在。这个功能把一些或者所有看起来好像不关联,毫无相同之处的事物联合在一起,其实这就是大道至简的原理,把看起来复杂纷繁、互不连贯的宇宙万物加以整合,使之更系统化、简约化。这就是易的变易、简易、不易特点。

象数的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医本身就是用象数理论和唯象理论观察人体的外在之象。如面相、声音之象、形体之象、华彩色泽之象等,都能够得到内在的脏象、证象的表现,用于说明人体的脏腑气机和病理的变化,这就是中医学的观其外而知其内,是一种内外结合,可视和不可视部分的结合,我们称为“物”与“象”的结合,从物体的外在之象推论身体的存在。

数思维就是运数思维,即运用“数”进行比类、象征。运数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取象思维。中医学在藏象、脉诊、本草、处方、针法、灸疗、房中的实践中,即使用具体、直观的计量、定量的“数量”之数,也运用定性、标象的“意象”之数。由于数与象本来就密不可分。故此,中医学对“数”的运用更多地具有“以数为象”的特点,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总结的那样:“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中医学“数”的运用主要偏向于定性而不是表量。中医理论中一至九天地之至数、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淫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立方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九宫八风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定性归类,以满足象数思维模型的需要。

象数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医通过类推脉象、面相、声音之象、形体之象、华彩色泽之象等得到藏象、证象,来说明人体内在的脏腑气机和病理变化。中医学通过表现于外、能够被人们直观观察到的“物象”,如:五脏开窍于五官之象、脉象、舌象、声象、针灸感传之象等,比类概括出有限的几种“意象”,如:阴阳之象、五行之象、藏象、证象、六经传变之象、四气五味之象、五运六气之象、九宫八风之象等。中医学通过象数模型取象而得出的概念多为意象性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纯抽象概念相比,既包含某种客观的象征含义即理性归类的成分,又渗透着某种主观的感性划分的成分,具有全息性、功能性、形象性、简明性、灵活性等特性。

八卦、河洛、太极是象数理论的基础,这些理论也应用于中医的治法和方药方面。无论正治反治、七方十剂、治疗十法、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七情合和、君臣佐使、形色气味,无不体现了象数之理法,也都体现了医学与易学的汇通。治法包括治疗原则和大法,治法本医易之理,皆有象可征,有数可据,而且都建立在“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基础上。我们从正治反治、标本缓急、治贵权变、治疗十法等几方面来谈。比如:50营(内经)古人认为,人体28脉上应周天28星宿,人一营气运行如日月之周流不息,易经以五十大衍之数类天地万物之数,人身为一小宇宙,所以人体亦会应此数而行,一昼夜之间运行50。就是说血液一昼夜之间运行50次,这相当于大衍之术了,其中的太一就在心脏。人在安静的情况下,左心室每一次射出的血量大约是70毫升,而人体内在的血液总数量大约4000毫升。通过计算也就是4000除以70。假设心率为每分钟75次,一昼夜血液循环基本可以在50次左右。可以类比现代通过血液循环的过程解释50营的理论。当然这个理论的出现是为了配合中医的象数理论,是经过推论而不是古代人通过测量得来的。以前在学校学习这个理论的时候老师也不多讲,现在回头一想从象数理论推算看还就是这么一回事。

 

《灵枢》九宫八风篇,就是《灵枢》第77篇文章,在表示人与自然关系时候就更加清楚了,把《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理论和历法单独成章了,九宫八风篇是对历法的一种解释,其目的是为了解释人体和自然的关系,帮助我们对疾病有更好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历法是非常探究方法的,究其原因就是从北极星、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之间的关系开始。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也要随着九宫八风的变化,推测我们可能在气候的影响下会生什么病。这篇里面提到的“太一”其实就是北极星,从北极星这个点开始来看太阳周期的变化,包括立冬、冬至、立春、春风、立夏、夏至、立秋、秋分。讨论的就是节气对人体的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整个自然界的变化影响,这是很典型的用象数理论推断的人与自然。它起源于对天象、星座的观察,包括对北极星、太阳和月亮以及它它们运动的观察。

冬至始,叶蛰,四十六日 冬至至立春, 
天留,四十六日 立春至春分
仓门,四十六日 春分至立夏
阴洛,四十五日 立夏至夏至
天宫,四十六日 夏至至立秋
玄委,四十六日 立秋至秋分
仓果,四十六日 秋分至立冬
新洛,四十五日,立冬至冬至,复居冬至。

这讲的是一种一年366天历法,应该是二十四节气尚未总结出来时,作为最容易观察到的太阳和星辰之间关系总结的历法。灵枢九宫八风认为这八个关键的时间点气候的变化对人和事影响巨大。

比如说从冬至开始到立春46天,它是按这个算下来的,这是立法的变化,那为什么讲到这种变化呢?它里面主要讲当人类生病的时候,在季节转化的时观察风雨从什么地方来,可以判断五脏六腑的虚邪贼风是哪种风,不好的风在中医里面不是一个空乏的概念,它是一个有固定方位所产生的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尤其是在现在的陕西和河南这个地方,作为中国的中心,就是太一,太一立于中宫,这个中宫讲的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中间的意思。一个是在两个变动之间的那个时段。举个例子,比如说从白天到黑夜当中一个时段是黄昏,从黑夜到白天当中是黎明,这两个时段称为中的时段,因为它是一个变的时段,开始变得我们称为是中正规则里面有个中宫就指的是这个变的当中的时候,比如说它里面提到南方大弱风入心,西南方抹风入脾,西方刚风入肺,西北方折风入小肠。

这个八风对人都有损害的,八风明显的就有了八卦和五行相融合的理论,这包括了先秦以前一直到西汉年间的立法和五行八卦理论融合的这个过程,是很典型的用易经的象数理论来解释天气对人体的变化,用的是九宫八风理论。无论对现实的存在或者是推断一年的吉凶一种方法。

举例,太一交接郭宫的日子必有风与之相应,如果在这天有风雨出现,那就是很吉利,这一年会很好,百姓安乐、少有疾病发生。那如果风雨如在这一天前出现,那么这一年就会有多雨,如果在这一年后出现,那么今年就会有多旱,所以根据这八个气节来的这一天的前后出现的风雨气象的变化可以很好的推算今年的情况如何。如果问2022年新冠病毒还会在吗?我们看一下冬至的时候这天怎么样?从冬至这天来推论的话,因为冬至是太一的这一天,太一就是从冬至开始算的,从这方面看,也许新冠病毒将要在今年趋于灭绝。

为什么《黄帝内经》不讲八卦,因为如果是从象数理论讲的话应该讲八卦,那为什么《黄帝内经》里不提八卦,只提五行与阴阳呢?

因为人体的本身就是八卦,左手巽,右手兑,左肾坎,右肾离、左脚艮、右脚震、头为乾、会阴为坤,它就把整个人体用八卦来表示,出现了表示人的八个方位。身体里面就是用阴阳五行在不断的变动,通过阴阳的相生相克,比如说当出现乾卦的时候,那么人体的头部的疾病表现的部位是什么疾病,头部疾病、胸部疾病、骨病、硬化性疾病、老病旧病、伤寒病,变化异常,治病,急性暴病等等很多的病。

易与人体经络的关系,《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讲经络不是一个组织,也不是一个器官。中医学的第一个原则是整体观念,那如何把整体观念落地呢?聪明的方法就是创建了 “经络学说”为整体观念做了落地的解释,否则的话,整体观念只能成为一个理论。因此,如果我们从现代医学科学来类比经络学说,就相对于人体的生理学和解剖学,它包括了12筋经是指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组织;12经脉是指人体的血管神经组织;12皮部是指外在的皮肤组织;12经别是指内在相关组织的循行联系;15络脉是指各脏腑内外之间、各个经脉和络脉之间联系组织。

当然,还有奇经八脉、孙络、浮络、血络等,还有标本学说,根结学说、气街学说、四海学说等,所有这些学说和理论把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所有的部位都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人体生理和解剖描述。这个生理解剖特点不但表现在生理上,同时也表现在病理上,它在生理上能够表明人体的生理代谢的功能,在病理上可以表现出人体生理疾病的特点。因此,用经络学说理论可以很明确的在生理上养护我们的身体,可以在病理上选择不同的部位来进行治疗。

这是中医对于人体的结构创造的一个最好的理论,帮助我们很快的了解生理功能和诊断疾病。而不是如现代的生理学或者解剖学那样把内在的器官或者外在的器官都单独地看待。

从中医理论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尤其是在针灸和中药两方面,没有象数理论就可以说就没有中医的存在了。如在针灸里面,我们讲的子午流注的纳甲法和纳子法。所谓纳甲法比较简单,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它有三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在本经上面补泻子,一种是在异经,在表里经上面的补母泻子,还有一个是在12经脉上面的补母泻子法。那么纳子法的话就是根据五输穴和原穴的特点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用肘膝关节一下的66个穴位配合一天12个时辰经过象数的计算方法确定每一个不同时称用对应的穴位进行治疗,当然也可以和 “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一起参考应用。

这种古代的象数结合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古代的信息量特别少,可以用很简单的加减乘除就可以处理。而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去选择有用的信息了,如今我们用高速的计算机,要用量子计算机才能够处理好,才能够计算出一个东西出来,这叫古代人的话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象数结合对人体的生理结构在针灸里面讲的是特别明确。

天一生水,在人为肾,肾之窍为耳,又主骨齿。

地二生火,在人为心,心之窍为舌,又主血气毛发。

天三生木,在人为肝,肝之窍为眼,又主筋膜爪甲。

地四生金,在人为肺,肺之窍为鼻,又主皮肤喘息。

天五生土,在人为脾,脾之窍为唇,又主肉色。

金代的何若愚说:“补法(天至人部)宜用浅刺,1-5分的深度,泻用深刺,6-10分的深度。即所谓 “补生泻成,不过一寸”。另外阴阳经络的分布亦有深浅不同,“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于脉外。”因此,施行补泻须分辨是阳经还是阴经;是经还是络,若病在经,用法补1泻6。若病在络,用补法2泻法7。余皆仿此而各经络具体采用哪一对生成数,则依据生成数的五行所属与经脉的对应关系。生成数五行属性是水=1、6;火=2、7;木=3、8;金=4、9;土=5、10。具体应用时又有一定的规律,如足太阳膀胱经为水,若病在经,用法补1泻6;若病在络,用补法2泻法7,余皆仿此。”

在中医针灸里面描述的比较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五行的针刺方法,还有补泻的方法,不管是饮水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还有碾转补泻,它里面都包含了象数的意思。比如说有本书叫《针灸神针》,也叫《琼瑶神书》,是宋朝一个叫琼瑶真人写的,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道家的书,他描述的就很详细,他就想到了生一加五,补“生”泻“成”男子左补右泻,女子右补左泻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而且每次补泄中间还要加上生次的口诀等,这些设计都是数字。

我们知道人的概念是什么?人是元素堆积起来的,会走路、会说话的智慧能量体。宇宙万物全部是由基本元素构成的。公元前440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也讲过物质的最基本的形态就是原子和原子伴随的那个空间。中国人也知道,中国人称一念、一尘,这个就是最小的存在,中西方在古代讲的都是一样的。

知道物质的存在有意义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为什么没有,第一,我们不知道用什么仪器能去把它分到最小,古代当时还没有仪器,拿个刀切不可能切。第二,物质如果把它分成最小,已经失去了该物质本身的形态了。比如一块手表,把手表拆开来,表盘、表针、表面全部都拆成零件状态还不够,要把零件拆到铁原子的状态,把铁原子拆到铁的基本粒子的状态,那这跟表有什么关系,没有一点关系了,对不对?不过,西医就这么干,就要看看这个表到底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它的分子结构是什么,它最基本的粒子是什么,但拆分到最后出现的是能量波,那就与这个实际的表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了。

中医已经感觉到如果把人体研究到原子层面是没有意思的,我曾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在谈,他们在做脏腑的研究、细胞的研究。我说这个研究没有意思,研究到最后是原子通过原子在观察原子,观察东西的人是原子,观察东西的仪器是原子,观察的对象还是原子,那有什么意思呢?他说程老师你这么一讲倒是真的。我说中医和你们想的不一样,天人地三界,到人就打住了,不往下看了,也不往上看了。我们关注的是人在生命过程中的状态,老老实实把100年过完,顺从自然、顺从天理、顺从地理,好好的做到无病无灾的过完一辈子。我们不在乎是什么东西组成的,这与我们没有意义的,我们只不过是要活一辈子而已,比如说肝脏,我们可以用肝脏的功能,肝脏“在志为怒”等,我们可以观察肝脏在生命过程中间出现的各种状态,且我们可以了解肝脏的生理过程中间它和其它脏腑有什么关系,这都是我们需要知道的。至于肝脏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它里面到底有多少铁、铜、多少氧不是我们所要关心的,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最大的不同点。

伽利略说数学是上帝用来书写宇宙的文字,数学可以计算世界上发生的任何东西。中国古代就有数学,现代科学如果没有数学就不是科学了。中医也一样,中药、中医同样需要数学的,所以中医在计算的时候也是用象数的理论进行计算的,本来就是一个数学理论。

我们再看一下中药,象数与中药的关系,我上次跟卞老师谈到,这一点上张仲景用的是最多的,他的剂量和药就暗合象数理论。比如在治疗厥阴症的时候用乌梅丸,乌梅丸在用药的寒温之气上,它的特点是什么呢?乌梅丸的总体上看,寒温凉,主要其中温药是七味,寒药是三味,总数是十,它的比例就是从三和七之间来取均衡,数的温热大于寒凉。我们再看小柴胡汤也是。小柴胡汤从七入手,七是什么数字?其实在这里面是火数,这个第二生火天气成那么中药,中医对河图、洛书两个图,中医要记得很熟,因为这两个图很关键的。中国传统的数学都包括在这两个图中间。

小柴胡汤用药,他用的是火的格局,第一位是柴胡,这当然有讲究了,比例是柴胡八两,黄芩三两。三八之数是东方之数,东方之数是什么?是寅时、卯时、辰时之,第一个是君,第二个是臣;这是一个比例数,是根据象数的原理来的,桂枝汤也是一样,如果把原来的三两桂枝变成五两了这就不是桂枝汤了,它变成治疗奔豚气的桂枝加桂汤了。中药的用量非常讲究,跟道家是一样的,道家里面有一句行话讲是:我们传药不传火。我告诉你不要紧,但我会不告诉你什么大火、小火、文火、武火、炭火,就算给了你这个药,你也练不成丹。中药也是叫传药不传量,量者火候也,这个量包括两个,一个是重量,一个是数量。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本质上有差异,重量和数量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两个如果搞反了的话,很容易产生质的变化。象数里面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服药的时间也非常讲究,这个象数理论就是卞会长说的象数不二的理论。

还有一个就是选择服药的时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讲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这个阴阳的根上,它包揽了四季的不同。其实,这个问题在中医里很灵活,如果说养阳的药一定要到春夏才服用,那么养阴的药一定要到秋冬服用。一天之内,又何况没有四时呢?养阳的药寅、卯、辰、巳、午、未。养阴的药呢,一申、酉、戌 (秋)亥、子、丑(冬天)不都是冬天吗?

古人说:“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八卦是整个宇宙的全息缩影,人体又是整个八卦的全息缩影,而人体的每个脏腑甚至每个细胞又是人体八卦的全息缩影,它们之间具有全息性质的联系,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这个是从整体存在界的理论,也就是讲的宇宙全息论的理论来推论的。如果我们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宇宙在这个整体存在界内的所有的存在物都一定带有整体的所有的信息。这个存在物有两个特征,一个它带有宇宙的身体信息,第二个这个存在物它也可以看成一个单独的整体存在界,人就是一个整体的八卦全息缩影,人体里面的任何一个细胞组织,任何一个脏器组织,它也是一个相对的八卦的全息缩影。

所以说人体的每一个脏腑,甚至到每一个细胞,它都是人体的八卦全息缩影,它们之间都有全息性质的联系,这是一个息息相通的整体。中医有很多关于象数的治疗方法。比如说,当患者默念一组八卦象数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定的能量信息波,它就会从大脑向体内各脏腑输出,这个信息被唤醒之后可以激活相应的脏器和相应的细胞中所储存的八卦信息,并汇集成一定的信息波来完成任务,来调整身体的功能,来向疾病进行调整,使人体从原来的能量偏性的局部状态回归到能量正常状态。

当患者默念一组八卦象数的时候,会形成具有一定能量的信息波,这些信息波会从大脑向体内各脏腑全方位输出。当这些信息波唤醒、激活并发动起各脏腑和细胞中相应的八卦信息并汇集成具有一定能量的信息波的时候,就能同时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整体功能的调节,二是向局部“病灶”冲击,使“病灶”部位的八卦结构从无序转化为有序,使人体场与宇宙场达到同步谐调共振,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体内经络通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达到了治病健身之目的。

中医象数疗法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指导,以易学的阴阳五行、八卦象数学说为核心,以中医的藏象理论为基础,以气功默念为基本方式,使易、医、气相结合,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一、大道至简。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药物和器械,不吃药,不打针 ,而是念数即有功,有功即有力,有力即有效。念数不拘时间、地点、方位、姿势,既可以在早晚集中默念,也可以贯穿于行、住、坐、卧之中。只要心中默念象数,能产生能量巨大的次声波。

二、返朴归真。宇宙万事万物都有象,有象就有数,有数就有“度”。象数是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宇宙八卦与人体八卦均有数,数不是宇宙万物的唯一本源,但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属性之一。八卦象数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天道、物道、人道的载体,这样才能使人体八卦场与宇宙八卦场同步共振,实现天人合一。 

三、功力非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效应,敏感的患者,刚默念象数几分钟,体内就产生效应,有的症状立刻得到缓解。二是外效应,在患者无法默念象数配方的特殊情况下,由他人握住患者的手或其它接触方式代替默念也同样产生疗效。

 四、疗效奇特。人有病,不用吃药、打针,只默念一组合理的象数配方就能治病,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很奇特。而有许多疑难杂症,一些连大医院都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难怪病,甚至医疗领域中一些久攻不克的顽症和“不治之症”,通过默念象数配方就取得显著疗效,这就更令人惊奇。

中医的象数疗法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的,以医学的阴阳、五行、八卦、数学作为核心的,以中医的藏象理论为基础的,以气功的默念为基本方式的,把易的卦、象、数、理和气结合在一起的,可以做到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疗效奇特等。当然也有人问:程医生,我们中国人读12345,那么英国人呢?日本人呢?法国、俄国呢?都必须用中文数字念吗?我只能挠挠头皮不说话了,心想不念可以呀,可以用数或者是象形的数。如十枣汤,大枣的颗粒数,黄豆、米的颗粒数、用阳数还是用阴数,有很多人用这种象形的数字来调理身体的能量偏性。

今天我的分享就是个简单的抛砖引玉,这里面有太多了的问题需要详细地解释。其实,古人的思想也需要解释,碍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不讲了学生也不好意思追问。只能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种学习方法是非常有害的。

古人就问过:肺属金,可是,为什么可以在水里浮起来?而肝属木却在水里沉下去?

《难经》第三十三难

【原文】曰:肝青象木,肺白象金。肝得水而沉,木得水而浮;肺得水而浮,金得水而沉。其意何也?然:肝者,非为纯木也,乙角也,庚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阳,而吸其微阴之气,其意乐,金又行阴道多,故令肝得水而沉也。肺者,非为纯金也,辛商也,丙之柔。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释其微阴,婚而就火,其意乐,火又行阳道多,故令肺得水而浮也。肺熟而复沉,肝熟而复浮者,何也?故知辛当归庚,乙当归甲也。

他这种解释当然不能够给人一种可以接受的明确说法,但是至少可以看出古人也开始有疑问了,也试着解释一些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了。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新的方法论或方法学,那这个理论和方法学在你所要研究的范围中间,一定要具有通解性和普解性,不能够出现一例反例,如果出现一例反例的话是什么?那这个方法论就已经在逻辑上出现了瑕疵,那就必须要从方法学的本身推倒重来。

所以说我讲的目的是两个,一是抛砖引玉,二是我们要不断的质疑,我们形成这么一个学风,从我们所讲的内容中不断地提出“为什么”,然后用现代大家都懂得科学语境进行解释,当然现在的科学一定是有局限的,那我们就可以把这个解释不了的东西,继续通过我们的探索来得到相应的理论。

谢谢大家,谢谢各位老师和同道们,谢谢卞会长。

 

卞会长:

谢谢程医生的演讲,今天讲的很精彩。

我现在要强调宇宙全息论,过去我们讲的是宇宙全息,我现在有个想法就是人体的宇宙全息论。宇宙全息前面要加上人体两个字,人体宇宙全息论。因为中医把整个宇宙就当做一个人体,也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我们表述的时候要讲人体宇宙全息论。

 

程老师讲科学看宇宙,人类是越来越渺小的;但是反过来从易学来看宇宙,人才是越来越大的,所以说这刚好是个相反的。因为科学是讲分的,越分越小,那么人也越来越小了。从象数来看,象是讲合的,从易学角度上看宇宙,人肯定是越来越大了,整个宇宙和人体的结构是一样的,人体宇宙全息论。

第二个程医生讲中医、医起于易,隐于道、显于医,他主要强调一个易,这个观点我是认可的,因为医学本身的观点就是从易道而衍生出来的,这个观念我也强调过很多次了。因为咱们群里面开类似的讲座已经十几次了,这个观点就是很重要,虽然文字很短,但是它含的信息量很大。大家要把这个道理要记住。

第三个讲到象数源自于河图洛书,这个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提醒大家,就是河图洛书,有先天河图、先天洛书,还有后天河图、后天洛书,这个在我的那两本书里已经有完整的描述了。无论什么总是按照易学思维方式,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河图洛书也是。最早先天的河图洛书就是一个十字格,也叫伏羲格。

先天河图就是现在讲的天圆地方,这个概念是后天的,而先天的天圆地方概念是天方地圆,这个和我们现在认知是相反的。为什么呢?因为河图是方的,是一个四分北斗天盘,先天河图是方的;先天洛书刚好是个圆的,是个米字格,大家可以观察一下我们现在看到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就是先天洛书,它刚好是个圆的,这个就是在阴阳、象数,这些基本概念要把它搞清楚。

第四程老师讲黄帝内经为什么不讲八卦,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黄帝内经要比周易早得多,先有黄帝内经后有周易的八卦。我们讲的周易是从周朝以后,而不是说是黄帝时代就有周易了。黄帝时代兴的是连山易,而连山易就有八卦这个理念,但是它是以洛书的形式出现的,而八卦的卦名出现的时间还是比较晚一些。乾卦那个“乾”在甲骨文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到。八卦的名称有很多,卦名在甲骨文找不着,另外还有“道”商之前也是没有的。易是从喉腭音发出来的,道是从舌齿音发出来的,“道”肯定晚于“易”。虽然讲易道不二论,但是从古代汉语流变上看,“道”这个字出现的很晚,可以说“道”就是后天易,那么“易”就是先天道,我们可以把它这样理解。

第五个问题,我想讲一下关于象与数的概念:数即时,象即空,象数即中国古人发明的阴阳五行宇宙生命时空分割法。既然我们承认医道源自象数,承认整个中医基础理论源自于河图洛书的象数,那么象数的概念是什么呢?自古以来没有人解释过这个问题,实际上象数最早就是孔子讲的度数,一度两度的度,数就是数字的数。孔子五十岁在学易的时候,他强调学易唯度数难学,度数是最难学的。易谁都可以讲,想怎么解释都可以。这个度数没办法讲,孔子最后到老的时候说,如果上天能给他五年的时间,他就能把度数掌握了。所以当时孔子就很感叹,河不出图,凤鸟不至,吾往矣!就是说看起来,我这辈子都没有机会看到真正的河图洛书的真面目。实际上,象数是整个医学体系里面最难学、最难懂的。

 

第六个问题,就是关于程老师最后谈到这个就是金重而木轻,说到肝木和肺金的沉浮之辨。那为啥就是这个肝木轻还下沉?这个肺金重放到水里却飘浮起来?这里边他要分清,木分阴木和阳木,金也分阴金阳金。这个沉去的木叫阴木,也叫阴沉木。阳木是指造船用的木,它可以浮到水面上,它这个木头就是属阳的。那么阴木呢,它就沉啊,就沉到水底下了,木头原來也可以沉到沉到水底下的啊,大家可以看很多艺木博物馆呀,搞都有阴沉木木雕作品,而且阴沉木的话,它质地特别坚硬,密度高,而且特别重啊,它在水底下沉着一沉就是千百年不腐啊。

 

所以,谈到脏象学说,包括肝木、肺金,你还要必须要前边儿加个你讲的这个肝木,是阳木还是阴木?那肺金呢?是阳金,还是阴金?因为他这两个阴阳性质,它不一样的啊,它表现出来也是不一样的啊。谁说金重必须沉在水底?用钢铁造船不一样能漂浮在水上?好吧,我就啰嗦说了这么多啊,把时间留给这个群里边的各位专家。大家可以交流,可以讨论啊,可以提出你们的看法。

 

另外的话,我觉得今天程医生这个讲座很重要,在学术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研究。所以我建议刘桂梅老师,您能不能把今天这个讲座,把它转换成文字?然后整理出来发给我,或者是放到群里边,都可以。完了,我还准备把它发到公众号上,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因为咱们这个连山易同学会核心群,目前在学界也有点儿小名气啊,在网络上,海内外很多人都很关注。一开始我想着就是属于这个内部讨论,但是我又现在有一个新的想法,就是让更多的人分享,更多的优秀的中医理论研究者能够进入我们这个平台。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逐步的啊,把我们的学说,把我们的学术主张向全世界推广出去啊,这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再次谢谢程医生的付出

 

龙道:感谢 程医生精彩分享太受益了感谢卞会长组织

 

刘桂梅@伏羲会长卞伟光,卞会长,我个人认为“人体全息”是不是理解为“生命全息”?

 

卞伟光@刘桂梅 ,人体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体,故人体宇宙全息论也。另,按范畴讲生命对应的是时空,而非宇宙。所以,数对应时,象对应空。

 

田文燕:感谢@伏羲会长卞伟光,感谢@程晓明 学生受教了。@刘桂梅 感谢老师的付出。

 

余琼蓉@卞伟光,“数对应时,象对应空” 。感谢程医生精彩分享,感谢卞会长组织。刚刚用中午休息时间听完,信息量太大,需要好好消化几天。

 

(完)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