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动态 我要投稿
华佗五禽戏虎戏来源探讨
作者: 邓宇飞,程龙引等来源: 中医药导报 2018-08-18 [其它] [传统医药动态]
华佗五禽戏是中国古代导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从华佗五禽戏及虎戏的来源两个方面探讨华佗五禽戏虎戏来源。

五禽戏之名最早见于《三国志》,具体内容为:“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1]。”华佗五禽戏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在此之前是否出现过二禽戏、六禽戏?华佗五禽戏是一种导引术,想要追溯华佗五禽戏的来源,首先要从古代的仿生导引术的历史渊源入手。

 

 

二禽戏

《庄子·刻意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2]。”这句话中的“熊经”“鸟申”可以说是导引术的代表术式,也可以说是仿生导引的较早记载,这两式动作被后人称为二禽戏。《导引图》中44幅导引动作中有大量仿生导引类动作的记载,如凫浴、猿戏、熊经等(具体内容见下文虎戏名称来源)。

六禽戏

西汉初的《淮南子·精神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是故真人之所游。若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不以滑心[3]。”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这六个导引术式,就是后人所说的六禽戏。六禽戏与华佗五禽戏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均有虎、熊、鸟、蝯(猿)的动作,所以华佗五禽戏很有可能是由六禽戏发展而来。沈寿先生也认为历史上确实存在六禽戏,并且后世的五禽戏其实是华佗削去“凫浴”一式,改“鸱视”为“鹿戏”而成[4]。

结 论

仿生导引术由最初的《庄子》中的二禽戏,后来发展为《导引图》的一套动作,到西汉时出现了六禽戏。可以说,仿生导引的发展、成熟、完善为华佗五禽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任何事物的产生都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华佗为什么要创建五禽戏?华佗五禽戏是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华佗处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瘟疫疾病盛行。华佗为帮助人民脱离疾病的困扰,他根据中医“不治己病治未病”的理念,运用古代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经络学说[5],在六禽戏的基础上,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长期对各种动物活动的观察,创造了“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虎戏的来源

 

名称来源

虎戏的文化内涵

《三国志》关于五禽戏的记载中,第一个禽类动作为虎,依次为鹿、熊、猿、鸟。华佗为什么在诸多禽类中选择虎,并将虎放在第一位?虎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内涵?首先,虎为百兽之首,森林之王。在中医界,虎对应肾,肾主骨,虎属于外阴内阳,为坎中之水,肾中之真阳也[6],体现了中医的五行学说。其次,虎本身是凶猛巨兽,常作为威武勇猛的象征,秦朝的兵符又叫做虎符。至今,仍有些少数民族将虎视为吉祥之物,辟邪镇宅之物,虎自古就是中华文化的图腾崇拜物之一,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7]。

虎戏的文献记载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由文字和图画组成的帛书,其中包括《导引图》。《导引图》原图有44个图示和题名,分为4行,每行11式,其中有不少是仿生类导引动作,如凫浴、蟾息、燕飞、猿戏、鹤谭、 蹶、龙登、鹞北、猿据、熊经等[8]。《导引图》术式中虽没有“虎戏”名称的术式,但有些导引动作与华佗五禽戏虎戏(以下简称虎戏)的动作非常相似,如“引腰痛”“蹶”。关于“蹶”一式,音瞒,蛮或幔,本作獌(见《广韵》《集韵》等)[8]。关于獌,《说文解字》中载有“狼屬,从犬,曼聲。爾雅曰,貙獌佀貍,舞販切”,“貓:貍屬。从豸苗聲。莫交切文一新附[9]”,由此可见,与獌相似,而獌似狸、猫,蹶似乎与猫蹶同义。虎属于猫科动物,因此从名称上看“蹶”与“虎戏”有一定的渊源,但是动作上两者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大批竹简,其中包括《引书》,它为学者提供了比马王堆古医书中的《导引图》更广泛的早期文字资料。《引书》中导引术式共计有65式,其中仿生导引术式有16种,有尺汙(蠖)、凫沃、枭栗、龙兴、蛇(垔)、受据、虎引、复鹿、虎偃、甬莫(踊蟆)、度狼、熊经、虎顾、猨行、堂落、鸡信(伸)[10]。《引书》中有“虎引者,前一足,危挢一臂而匽(偃)”“虎匽(偃)者,并两臂,后挥肩上左右”“凫沃三十,虎雇(顾)三十,有(又)复炎(偃)卧如前,二十而休”“虎雇(顾)以利项尼”的相关记载[10],刘钊认为“虎引”的“虎”字乃为误释,很可能是“渠”字[11]。因此,“虎引”这里不看作是虎戏的动作,《引书》中关于虎戏的动作有“虎顾”“虎偃”,《引书》中的这些术式在动作上和华佗五禽戏虎戏是否有一定渊源?

直到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中才发现有华佗五禽戏虎戏的具体记载,原文为“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惻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惻腳雲笈七籤作[乍卻][12]”。注:“擲”同“掷”,“腳”同“脚”,“卻”同“却”。

 

动作来源

南北朝距离东汉末年不过300年,由于年代比较接近,所以普遍公认最早记载华佗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是南朝时期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而且陶本更接近华佗的原创。在上面华佗五禽戏虎戏名称来源中已经提到原文记载,现稍做解析。原文中“距”,通“据”“拒”,有置于、接触之意;“掷”,通“振”,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外振手”“复振手”,均与此同意,不是跳跃的意思;“却”,退回,(沈寿先生认为此处为“踯”,而非“掷”)[4]。另外,笔者认为“掷”,还有伸展,牵拉之意。为了研究方便,将虎戏动作分为两式。第一式: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意为:虎戏,弯腰俯身两手保持着地姿势,向前振动三次,向后振动两次,即前、后、前、后、前。第二式:长引腰,乍却。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意为:身体纵向拉伸到最大限度,突然身体后缩,缩颈;身体前探,仰天,然后四肢着地向前、后退各爬行七步。但是,华佗五禽戏虎戏的这一套动作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在上面虎戏的文献记载中,已经阐述了一些与虎戏相关的动作名称。华佗五禽戏虎戏是否是从这三个术式演变而来?在以下的篇章中笔者通过对后世导引术的相关文献的研究,从动作上对蹶、虎顾、虎偃这三个术式进行分析。

虎戏与“蹶”的动作联系

在上文虎戏的文献记载中已经提到了,《导引图》中“蹶”与华佗五禽戏虎戏在名称上有一定的联系,本段从动作上分析两者在动作上是否有相似之处。“蹶”图示为: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弯腰至两手掌着地,十指朝向前方。后世文献有与“蹶”相似动作的记载,例如《婆罗门按摩法》:“两手据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4]”;原始易筋经中的“卧虎扑食势”:“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前跪后直,十指拄地,腰平头仰,胸向前探,鼻息调匀,左右同之[13]”。和“蹶”术式不同的是“卧虎扑食势”两腿姿势为前跪后直,一腿拄地,一腿后伸。另外,多了胸向前探的动作,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出后者由前者发展而来。“卧虎扑食势”经过发展,后世又称为“饿虎扑食”,文中有描述:“俯腰,两掌下按……弯腰,身体缓缓后收,蓄势待发……贴身前探,昂头挺胸,身体呈反弓状[13]”。与上文虎戏的第二式相比较,可以发现均有“四肢着地,身体前后拉伸,身体后收,前探,仰天”的动作内涵。因此,“蹶”和原始易筋经“卧虎扑食势”、后世“饿虎扑食”、华佗五禽戏虎戏第二式均有一定渊源。

虎戏与的“虎顾”“虎匽(偃)”的动作联系

上面已经提到《引书》中有“虎雇(顾)以利项尼”的相关记载,没有详细描写如何练习,但从后世传世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相似动作术式。例如《婆罗门按摩法》第十五式:“两手距地回顾,此乃虎视法,左右同[4]。”但是,细读《養性延命録校注》原文,发现陶本五禽戏鹿戏中有一式原文为“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12]和虎顾相近,说明“虎顾”后来演化为陶本华佗五禽戏的鹿戏,并没有演化为华佗五禽戏虎戏,因此“虎顾”不能看成虎戏的来源。

《引书》中有“虎匽(偃)”一式,上文已有描述,现对此式动作解析。刘朴认出:“匽”与“偃”不同,《引书》不应将两者意义等同。“匽”有隐藏之意,此式动作为合掌上举过头顶,然后身体左右摇动,像虎一样把自身隐藏而窥视猎物[14]。文中复原图中此式动作为站式,与陶本华佗五禽戏虎戏以四肢距地动作差别较大,所以此式不能看做虎戏的来源。

虎戏与“引背痛”的动作联系

笔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引书》中“引背痛”术式虽然在名称上与华佗五禽戏虎戏没有关系,但是动作上与虎戏有相似之处。《引书》中“引背痛”原文为:“引北(背)甬(痛),熊经十,前据十,端立,夸(跨)足,前后俯,手傅(附)地,十而已[10]。”现在分析“引背痛”的动作,“引背痛”包括“熊经”“前据”。《导引图》中第41“熊经”动作明显为站立导引术式,与虎戏卧式动作差别较大,不需深究。“前据”解释为两手前撑地面做伸背部的动作[15]。结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蹶”只是一个动作姿势,“引背痛”却是一套连贯动作,两者均有俯身弯腰,两手着地,可以说“引背痛”包含“蹶”这个动作。“引背痛”术式中的“前据十”是在“蹶”的姿势下,完成的前后伸展腰部的动作套路。经过文献分析比较法,笔者认为在动作上,可以说《引书》“引背痛”术式中的“前据十”与陶本华佗五禽戏虎戏第一式动作基本相同,只不过是行功的次数不同,而两者均由“蹶”发展而来。

结     论

由此可以看出,“虎顾”“虎匽(偃)”在名称上与虎戏有关,但是动作上与华佗五禽戏虎戏差别较大。“卧虎扑食势”、《引书》中“引背痛”中“前据十”均来源于《导引图》的“蹶”,后来演变为华佗五禽戏虎戏的第二式、第一式。

小    结

总结全文,可知五禽戏经历了二禽戏、《导引图》、六禽戏的演变过程,华佗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六禽戏为基础创建了华佗五禽戏。华佗五禽戏虎戏在名称上与“虎顾”“虎匽”(偃)及“蹶”有关,动作上却只来源于《导引图》中的“蹶”。由于演化的方向不同,形成了虎戏的两式动作。方向之一为《引书》中的“引背痛”中的“前据十”,最终演变为虎戏的第一式;方向之二为“卧虎扑食势”,最终发展为虎戏的第二式。

 

参考文献

[1]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6:479.

[2] 战国·庄子著,刘英,刘旭注译.庄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7.

[3] 刘安.淮南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300-301.

[4] 沈寿.导引养生图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59,97-121.

[5] 刘琳.五禽戏术式及功效的历史渊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6] 钱超尘,温长路.华佗研究集成[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1219.

[7] 吴积才,吴剑超,吴翔.中华虎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40-43.

[8] 沈寿.西汉帛画《导引图》解析[J].文物,1980(9):70-76.

[9] 汉·许慎撰.说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198,206.

[10] 高大伦.张家山汉简《引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1995:112-164.

[11] 刘钊.《张家山汉墓竹简》释文注释商榷(一)[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3):1-4.

[12] 粱·陶弘景集,王家葵校注.養性延命録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180.

[13] 徐俊,李江山.推拿功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56-57.

[14] 刘朴.汉竹简《引书》中健康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12):81-94.

[15] 刘朴.汉代竹简《引书》中徒手治疗导引法的复原及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9):18-29,43.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