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卫健委最新发文,中医药再迎政策利好,万亿市场将再上台阶
来源:医馆视界 2019-08-02 [医疗] [医疗资讯]
中医药再迎政策利好。

 

7月29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好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通知强调,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不得变相地取消、合并中医医院,不得改变其功能定位,不得以各种理由在事实上削弱中医医院建设。

 

在通知中,两部委就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多种形式医疗体、全面提升县级中医医院综合能力,以及加强对医联体中医药工作的考核、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做出部署。

 

最近一段时间,在对中医药服务提出规范的同时,国家层面关于中医药的利好政策也不断公布。

 

此次两部委以医联体建设为基础,明确提出加强中医药作用,更是从具体实施层面落实利好,特别是从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两个关键点发力,势必促进我国中医药产业大发展。

 

而中药、中成药,特别是多年来备受争议的院内制剂,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利好将更加直接。结合两部委发文中“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的功能定位,业界分析,相关产业的市场利好将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大量转向基层。

 

事实上,中医药以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在控费升级的背景下,受到国家层面及相关部门重视本在情理之中,但是,基于此前广泛存在于中药饮片行业的种种乱象,以及临床上中成药滥用等问题,业界对于其大发展可能带来的负向影响也不免有所担忧。

 

可以看到,两部委在发文中,中医院综合能力提升也是重要内容。这也预示着,中医药产业的规范、升级也将提上日程。

 

 

政策加持,万亿中医药市场将再上台阶

 

按照两部委要求,中医医院不但要加入医联体,还要牵头组建多种形式医共体、医联体。

 

对于县级中医医院,两部委鼓励其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双向选择、纵向联合,推动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共提、人才梯队共建、健康服务共管、优质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人口较少、县级中医医院能力较弱、确需只组建成一个医共体的县域,要向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已经只组建一个医共体的县域,中医医院法人资格保持不变,确保中医医院性质、名称、功能定位不变,人员编制、床位数总量不减,推动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断提升。

 

而对于城市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两部委明确,可利用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优先与区域内县级中医医院通过共建、托管等多种形式组建医联体,通过管理团队和专家团队双下沉,帮扶建设中医优势专科专病和中医经典病房、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站)、治未病科、老年病科等。

 

同时,牵头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还负有接收县级医院医务人员进修培训,建立远程医疗网络等多种方式,提升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的责任。

 

此外,两部委还鼓励代表国家、区域和省域中医医疗水平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组建中医专科联盟,中医区域(专科)诊疗中心要跨省级行政区域组建中医专科联盟,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域内组建中医专科联盟。

 

特别是,通知还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成立区域中药制剂中心,促进区域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申报、委托配制和推广运用等。

 

这意味着,通过组建医共体、医联体、专科联盟等形式,中医医疗机构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在防病、康复中的作用,其专科优势也将充分体现。同步,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实现市场化的院内中药制剂,也有望通过申报注册、委托生产等途径,从院内走向市场。

 

可以看到,2018年,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0738个,其中中医类医院4939个;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7亿人次。

 

在此基础上,行业估算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已超过1.3万亿元。而随着中医医院地位的巩固,中医药产业无疑还将再上台阶。

 

 

纳入考核,500家县中医医院将全面升级

 

事实上,在目前医保基金吃紧,临床控费升级的背景下,除了性价比高的基药以外,简便廉验的中医药受到重用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从相关媒体报道可以看到,结合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全市39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门急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7%,出院例均费用同比降低5.8%。与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平均水平相比,中医类医院次均门急诊费用低16.2元,出院例均费用低3693.7元。

 

同时,中医类医院门急诊次均卫生材料费和出院例均卫生材料费,都只有北京市医院平均水平的50%。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医药服务在节约医疗费用,遏制相关费用过快,不尽合理增长中可以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已经逐渐向“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的基础上。

 

可以看到,两部委在此次发文中,已经清楚地将中医药作用定位于“治未病、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

 

结合在上述鼓励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共体、医联体中,关于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部署,业界分析,基层或仍为中医药发挥能量的主战场。而基层长期存在的医疗服务能力薄弱问题,或也将成为其发展的阻碍。

 

因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健委也在联合发文中明确:到2020年,500家县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要求,9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

 

以此更好地落实县级中医医院功能定位,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

 

根据通知要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也将纳入绩效考核,其结果与财政投入、医院评级、院长晋升等挂钩。

 

结合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预计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效率都将有较快的提升。以此为基础,有分析人士认为,长期野蛮生长的中药、中成药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