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中西医应该如何融合?
作者:贾海忠 来源:慈方中医馆 2019-06-20 [其它] [国际论坛]
贾海忠教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与思考,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必要性,中西医能否融合,中西医融合的必然性,中西医融合的可行性(人才、知识),中西医融合后仍需要融合其他优秀成果,及中西医融合探索的实践举例这几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他对中西医融合探索的实践体会。

 

 

 

中西医融合探索的实践体会要略

 

    今天咱们讲一下有关中西医结合,到底能不能结合的问题。因为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都说中西医是不可能结合的,甚至有的说中西结合的成就,就相当于马驴相配生出骡子,他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各种观念都有,这说明啥问题?就说明中西医结合确实是很难。那么我今天要谈的是中西医融合,不光是结合的问题,结合实际上是可以。

 

    我记得在20多年前,曾经有一个博士研究生答辩的时候,他们问他说你搞中西结合的,你给我们讲讲中西结合点在哪?这学生回答不上来。他说这多简单的问题,咋回答不上来?中西医结合是多点结合,怎么可能只是一点呢?是不是?应该是全方位的,回答不上来。但是提问的老师说中西医结合点在哪?这也说明暴露了一个什么问题?这老师只是在找点,所以说也老结合不好。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了这么久,就没有争论出个名堂来。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致力于中西融合的研究,当时叫中西结合,我觉得是完全是可以的。当时我就在讲,30多年前我说将来的中西结合的队伍一定有三支力量,一支力量就是以中医为主的,学了一点西医的东西,然后把他用进来,这也叫中西结合。还有一部分是以西医为主,他是学西医的,学了点中医的东西,然后把他挖掘出来,这也叫中西结合。实际上中西结合这几十年走过的路基本上是挖掘式的,就是挖宝式的中西结合。这就和毛主席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所以说都是背着镢头到中医宝库里边来找宝来了,所以说也出了很多的成绩。从继承上来讲,应该说继承了,要说从发扬上来讲,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增添新的东西。

 

    那么还有一支力量是干啥呢?就是中间力量,我不站西医的立场,也不占中医的立场,但是我要把中西医的东西都学会,然后怎么样把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三支力量。当时我就想,我就是第三支力量里边的人,因为什么?我不站立场,不能说我学中医的,我就对中医好,西医就是挖过来、借过来用一用,也不能说中医是古老的,我就说中医里边好多是错的。

 

    我们就要站在一个中间立场上,站在另外一个高度,跳出中医、西医的范围来看,我一直是在这个力量里边在做中西医融合的事情。这一个力量太单薄了,人太少了,因为中医队伍的人很多,西医队伍的人很多,这算是哪?哪都不是,似乎还是中医的。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以后,我发现一个规律,还真的是要以中医的为主,把西医的东西装进来,这才真正能够实现中西医融合,为什么是这样?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

中西医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说中西医融合的必要性,就是为什么要中西医融合?各是各不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融合呢?我们首先看他的必要性,第一个就是中医和西医各有他们自己解决健康问题的优势,也就是说中医、西医不需要消灭哪个,因为他们都有他们的优势,都有优势说明这俩都应该有。中医和西医都能解决一些共同的健康问题,虽然都能解决,但各有优势、差异,有的时候我们解决这个问题都有办法,但是还有好和不好的,是不是?第三个就是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病中医解决不了,西医也解决不了,也许他们结合起来、融合起来就解决了。就像这有一个一百公斤的一个石头,每一个人只能扛一百斤,谁都扛不起来,但是咱俩一抬就抬起来了,是吧?这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所以说各自解决不了,合起来可能就能解决了。第四个问题就是中医和西医共同面临临床都没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中医和西医加起来,和他们各自,也都解决不了。比如说现在讲的这种观念的疾病,世界观错误导致的一些烦恼,这些疾病中医和西医加起来也解决不了,对吧?另外一个就是历代中医都是总结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可以部分替代昂贵的西医治疗方法。从卫生经济学来讲,从社会学来讲,这是很有优势的,所以说在解决医疗负担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正因为有这么多问题,才需要把他们融合起来,产生一个更大的优势,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所以说这是中西融合的必要性。

 

中西医能否融合?

 

中西医到底能不能融合?我们首先来看,第一个他们的一致性是他们融合的基础。因为中医和西医都有共同的方面,比如说问题对象的一致性都是人体,对吧?第二个认识目的的一致性都是保持人体的健康。认识方法的一致性都是用人的感官以及感官的延伸来观察问题,这是他们的一致性,有一致性,这就是他们的一个基础。要不然研究狗的和研究人的,这俩一致性就差多了,但是都是研究人的,这个应该说是他们的一个一致性,这是融合的一个基础。但是差异和侧重是融合的困难,就是这两个医学体系里边,他们有很大的差异性,差异性和侧重不同,怎么融合在一起?这就成了融合的困难了,正因为有这个困难,所以很多人很悲观的说中西医不能融合。但是恰恰是因为他们有差异、有侧重,他们才应该融合。难,是因为你站的角度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融合的理由。

他们的差异首先是认识背景的差异,中医可以说是东方科学,是道家思想为主的,中医学和道家思想是最密切的。西方是用还原论思想,还原论的思想和道教的思想不一样,道教思想是把社会看成是一个一,然后是一分为二,所以说中国文化里边始终强调是一分为二,然后又合二为一,总而言之要统一到整体上来。还原论是咋说?他说整体可以分成局部,局部的放到一起,就又是个整体,这个不是的。比如说我们现在是一个活人,你都把他解剖开来,再放一起还是活人吗?肯定不是了。还原论存在巨大的问题,他就忽略了人体的整体性,所以说他在研究医学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可是西医恰恰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这是从根上来讲,他有先天的缺陷。

 认识思想的侧重,那就是整体关系下的局部状态,首先强调的是整体,然后再说局部,这是中医。西医是局部状态对整体的影响,先是局部是个啥,然后对整体产生啥影响。听起来都没有错,但是出发点不一样,一个一开始就是从整体来研究的,一个是从局部来研究的,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差异。认知起点也各有侧重,中医就是从整体出发,西医就是从局部出发的,基本上是这样。认识路线上各有侧重,中医就是整体状态下分析局部,西医是局部状态下推动整体,这是他们认识路线的区别。就像我们要知道长安街上都有啥,一个从东来,一个从西来,一开始描述的都不一样,这边先描述的是东边的,那边先描述的西边,好像这俩讲的长安街完全不一样,最后都走完了以后发现,他先描述的,我后描述的,最后合起来发现原来你也讲对了,我也讲对了,是吧?这就是认识路线和起点有侧重。

认识内容的侧重,一个就是局部之间研究的是关系的变化,这是中医,中医强调的是关系。中医虽然是有脏腑,他完全可以不管脏腑,只是说脏腑的关系就够了。但是西医是研究形态变化的,这就是差异。就像我们两个人在这,你是你,我是我,别人看到的也是这样,这是观察形态的人是这么观察的。另外的人观察说,他俩人是啥关系?分析关系的人是中医思想,看我们俩都长啥样的人,这是西医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他们认识内容侧重的不同。认识结果的表述有差异,东方文化和语言,西方文化和语言不一样,就像同样一个器官,英文这么叫,中文就是那么叫,对不对?他们文化背景不一样,所以说描述出来以后,描述方式也不一样。就是这些侧重和差异成为了中西融合的困难。正因为是这样,所以说才有融合的必要,都一样还用融合吗?如果说有一个一无是处,我们也不需要融合一个一无是处的东西,可是恰恰都有优点,我们才需要融合,是吧?

这就是中医、西医,中医注重的是整体上的关系,人体内部我们就把他分成两部分,一分为二,阴和阳,他研究的阴阳的关系。西医就研究的具体的形态。你看所有的都是关系,这个红的,这是中医侧重的。西医就是看他形态上是什么,他对他之间的关系往往也是看到的关系,抽象的关系他有的时候就不容易发现。好,这是能不能融合,看上去有基础又有困难。

中西医融合的必然性

中西融合的必然性,中西融合,为什么我们说是必然的?大家看这个图,这是个地球,如果我们划开了看,上北下南。我们知道南北都能合在一起,东西都能合在一起,黑夜和白天都能在一起,如此巨大的差距都能统一在一起,还有什么不能统一的呢?是不是?有所侧重就不能融合了?完全相反都能融合,因为什么?你看不到北极的时候,你以为南极和北极不能融合,等我站在地球上之外看的时候,那南北根本就不能分开,是不是这样?既然是这样,这个融合还有什么困难吗?思想困难没有了,剩下就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了,是吧?我们说在现实当中最为对立的一切都可以融合在一起,刚才我说了,黑夜和白天、上与下、南和北、春夏秋冬、里与外,都能融合在一起,中西医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完全对立的程度,所以说他们可以绝对融合在一起的。

既然这些都能融合在一起,他们都达不到那么大的差异,他们还能融合不在一起吗?如果说中西不能融合,一定是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藩篱,就是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跳出,是因为见识有限,胸怀有限的缘故。就是你的见识不够,才认为不能结合。怎么结合?可以兼容的学问,包容性大的可以把包容性小的融合进来,也就是我这个容器大,我这个地球足够大,就能把南北融合起来,对不对?所以说大的可以包容小的,包容性小的可以解释包容性大的。这就涉及到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了,整体可以包容局部,关系本来也没有脱离局部,是各局部之间关系,是不是?他也没有脱离,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中医可以包容西医,西医可以解释中医,他只能解释,中医包容性是最大的,所以中西医的融合肯定是以中医的观念来做这件事。中医在形态学上又比较差,那我们就用中医的思想来驾驭西医的这些知识就够了。这就是去年我给你们讲课的时候讲过,用中医的思想驾驭西医的东西,实际上我们是可以把西医的发展统统用来解释中医的,这个没有问题。

互不包容的学问,可以互补互用,就是他们不能包容,有一部分知识,这两个里边都没有,都没有这块互补,就是南极没有北,北极没有南,俩合起来不正好是一个地球吗?这就是他具有互补性,通过兼容、互补,中西医可以融合在一起,这是必然的。好了,这样你对中西医结合的信心是不是就不会动摇了?理上通了就不会了,是吧?

中西医融合的可行性

我们再看中西融合的可行性,理上通了,不行啊,现在可以不可以去做,我们谈可行性。可行性,第一是人才层面,什么样的人才才可以做到?第一,这个人必须具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理性,也就是靠理性,不能说我对中医好,我是中医出身,我对中医有感情,这个不行。你必须是有理性,也就是你的思维完全符合客观规律,这叫理性,就是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理性。第二,有以人为本的科学研究意识,也就是我既然是研究的医学,研究的中医,必须是以人为本,人是不能够分离开来研究的。第三,能够掌握东西方各种优秀哲学思想,也就是你的思想高度得够,能够跳出中西医各自的藩篱,你不能老是用这个去评价对方,你用南评价北,那北永远不是南,他就是错了,所以说你必须得跳出来才知道。再一个能够全面掌握中西医的理论和技术,这个全面就是巨大的困难。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所以说必须集中精力把这些学好,不能说我又想玩,还又想去经商,然后我还想做学问,你的精力是不够的。因为我上大学我就是立志要做这件事,所以说所有的其它的影响我的,基本上我都给扔掉了。从小我就跑到别的村去看电影,到变成了电影到门口我都不去看了,为啥?因为我要学太多的东西了,没时间,所以说就把自己弄得很局限,就局限在中西医融合这个事上,这是个吃苦的事,这是个几十年都不见效益的事,对不对?

中西融合可能性就是知识层面,我刚才讲到那几个方面,其实已经有了知识层面的问题。知识层面具体到思想成果互学互鉴,也就是东方道家思想,西方还原论思想要结合起来,互学互鉴。要理清整体与局部规律的关系,整体规律可以统辖局部规律,局部规律可以影响整体规律,就是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现在研究的时候,比如我们说心律失常,研究细胞膜、离子通道,在实验室是一个样,拿到人体根本就不是那个样。所以说你不能用那个结论来解释人体的这个现象,首先是整体是什么样,然后在整体,我把条件局限以后离体是什么样,只能这么讲。再一个就是处理好中医和西医的关系,一个是继承中医发现的客观整体规律,就是中医已经发现的,一定要继承下来。比如说我们中医发现生长化收藏的规律,这个讲得都很好,很系统,为啥我们不用?就要把他要完全的继承下来,然后再融入西医发现的局部客观规律,对他进行一个解释。

这样想听形态的东西的人一看清清楚楚,但是实际上他是客观规律的局部的一个表现,这样心里边就亮堂了,对吧?再一个认识起点并重,就是我既可以从整体出发来研究他,也可以从局部出发来研究他。你不能说都不能做离体的研究,这个也不对。所以说要并重,认识路线也要并重,一个是整体状态下分析局部和局部状态下推论整体都是应该做的,不是说这个对那个错,而是说两个各有优势,认识就是这样的。有的时候我需要关注局部,有的时候我就要关注整体,这俩必须结合起来。内容要并重,就是一个要注意关系,一定要注意物质形态,这俩也得结合起来,要不然你谈关系都是空的,要不然你谈形态就不知道关系,这个都不符合客观实际。

再一个就是诊断的手段,望闻问切和现在的理化检测要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所有人类认识的成果,所拥有的技术都不浪费,而且会更好。治疗手段也要融合,也就是发现各种治疗手段,宏观规律与机理的研究都要并重,这是在知识层面,这完全都是可行的,有障碍吗?没有障碍,是不是,就是看你做不做的事。

中西医融合后仍需要融合其他优秀成果

这一个就更重要了,为啥更重要呢?不要以为中医、西医结合好了,我就不得了了。中医、西医融合后,仍需要融合其他优秀成果。就像中医、西医加在一起了,融合的部分互解释了,没有解释的部分我们又互相补充上了,也就是这俩圆。但是还有一部分观念病,中医、西医都解决不了。还有一些其他的医学的东西,也有其他的一些长处,还要把他整个的结合起来,这才是个学问体系。单纯中西医不但能融合,各种学问都可以融合。所以说中西医融合以后,也不要以为就万事大吉了,还有不足。

观念病在佛学里边讲的都很好,佛学在解决观念问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他能够让人们彻底明白世界的真相,知道缘起性空是万事万物存在的本质,因果报应是宇宙不变的规律,空苦无常是人人必须面对的现实,贪嗔痴妄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当观念不符合实际的时候,追求脱离了实际的时候,行为违背了实际的时候,精神痛苦必然导致肉体疾病,那就是观念源性的疾病。你不从根本上解决,肉体的疾病也好不了。任何药物也只能是暂时缓解痛苦,疼了我吃个止疼药,睡不着我吃个安眠药,但是观念导致的疾病的原因,你根本就没解决,所以说要把佛学的东西要融合进来。我早期一直在做的是中西医融合的事情,后来我发现了观念病,中西医加起来也解决不了,所以我就在做中西医、佛医的融合的问题。

中西医融合探索的实践举例

        中西医融合探索的实践举例,我们举个例子,首先需要辩证应用研究。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药,谁都知道,但是它对中医寒症的高血压疗效好,而且没有不良反应,但是对于热症高血压不但效果差,而且副作用还很大。中西医结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这一方面,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支持下,我们在做一个顶层的设计,最近就要给他们做汇报。像硝苯地平,这种病人就不能用,脸红红的、舌头红红的,一派热象,用上它,他的高血压也降不下来,而且还更难受。对于这种,它就很有效。但是这个用啥好呢?用北京降压零号,就是利血平为主的这一类就好。这个用北京降压零号就不好,他就用硝苯地平这一类药就很好,所以说中西融合是有优势的。如果说你给这个病人用了降压零号,利血平这一类药,这个病人不好,而且会难受、还会抑郁。那么这个病人你要是用了硝苯地平,他会更加烦躁,血压没有降,人更难受,燥热的不行。所以说在西药辩证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从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做了30多年了,在这方面思考的比较多。

第二个就是把形态学方面的融合进来以后,尊重客观事实,融汇创立新理论。我们在讲维脉理论的时候讲过,说西医发现了12对脑神经、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和尾神经。在维向上中医发现了啥呢?中医只发现了一个带脉,就是这,这个带脉是维向上的唯一发现的一个。可是西医发现了多少?就是这些加起来,就这么多。你说是不是应该补充进来,应该融合起来?当然是。这个带脉才仅仅相当于胸12,才相当于这一根,剩下的所有的中医没有表述出来。所以说基于这个我们就提出了维脉理论,我们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治病的时候,我们就产生了1+1远远大于一的临床效果。

第三个就是我们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优秀传统知识,不但实现了中西医的融合,而且实现了中西医、佛医的融合,在解决心身疾病方面、健康方面显示了很大的优势。我们简单讲,我们就做了这些工作,之所以坚定不移的在做,知道一定能做成,而且我们已经做成。今天就给大家交流这么多,希望你们要坚定的走医学融合的路!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