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关于中药的传统药理理论
作者:赵洪钧 来源:昌平传统中医工作室 2019-05-13 [医疗] [中医百问]
在很长的时期内,古人对药物作用的认识,只能是经验性的。如瓜蒂、黎芦催吐;大黄、芒硝泻下;当归、白芍止痛;麻黄、羌活发汗;车前子、茯苓利尿;王不留、穿山甲催乳;半夏、生姜止呕;槟榔、雷丸驱虫;人参、鹿茸补益等等。我们的先民,知道这些知识应该很早很早,有些知识应该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知道。

经验知识从来都是科学的基础,直至今日,经验知识照样非常重要。中国古人从自然界中寻找药物的执著和由此积累的经验知识非常令人惊奇。比如,古人早就使用海藻治疗甲状腺肿。我们知道,地方性甲状腺肿常见于中国中西部山区和高原地带,海藻又不是常见食品,这一发现是非常困难的。还有些药物,如麻黄、黄连等,既不可能作为食品、佐料,也不可能作为饲料,甚至不会作为烧柴,古人怎么会发现它们的药物作用呢?没有别的解释,只能说至迟在汉代之前就有人专门从事生药的人体直接试验。所以,尝百草的神农远远不是一个人。通过直接人体试验所得的知识非常可贵。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积累了如此众多的直接人体试验(也可称为实验)生药知识。中药的可贵之处,正在这里。

 

但是,怎样解释有关药理作用,怎样把握生药体系,古人不可能做得令现代人满意。《本草纲目》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讨论药理。有关标题如下:气味阴阳;五味宜忌;五味偏胜;标本阴阳;升降浮沉;四时用药例;五运六气用药式;六府六藏用药气味补泻;五藏五味补泻;藏府虚实标本用药式;引经报使。不必对上述内容一一评价,现代中药学已经将它们简化。今中药学教材讲药理总论的内容是: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实际上,这些理论不足以严密的解释中药药理。比如,驱虫药、外用杀虫药和上文提到的海藻治甲状腺肿大,不需要或不可能用这些理论说清。古人还用海藻治其它包块,更说明对海藻为什么能治甲状腺肿,没有本质认识。总之,很多药物是在中药理论体系之外的。

 

下一讲讨论方剂时将指出,中医制法立方所要治的是“证”——疾病正邪斗争的即时反应状态。这些状态的基本概念主要有:阴阳盛衰、寒、热、虚、实、燥、湿、瘀、滞、郁、积、逆、陷、滑、脱等。当代中药学基本上是按这些基本概念建立体系的。中药药理和方剂治则之间并无截然界限。试看今中药教材的章节分类,和方剂教材的分类大体一致,便可知中药和方剂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究其原因,不仅因为按现代理解,多数生药只用一味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复方,而是因为统帅方剂和中药的理论都是基本的“证”所对应的治则。

方剂如何对“证”并体现治则,见下一讲。现在就中药传统药理理论,略述浅见。

 

1.四气

 

寒热温凉是西医没有的药理学说。今《中药药理学》教材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其中把四性简化为寒热二性,比较妥当。不过,具体论述很难令人得其要领,故笔者还是讲一下拙见。

古人得出药物的寒热概念,一部分是直接“尝”出来的。干姜、肉桂、附子等,尝起来确实给人温热感。芒硝、大黄、薄荷、连翘等则给人凉爽感。但是,人参、鹿茸并无明显的温热感。怎样解释中药的寒热呢?拙见以为,所谓热药通过两种机制起作用。一是像姜桂这样,首先刺激人体局部因而改善局部血液供应,进而非特异性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因而呈现某种程度的代谢加快。由于口服后先刺激消化道,一般先表现为消化道供血充足和消化吸收过程加速。其中,消化液分泌增加也加速消化吸收。二是像参茸这样,并不先刺激局部,而是相对特异性地作用于调节系统,加速代谢过程。研究很清楚药物是比较容易说清的。比如,麻黄之温热就是麻黄素拟交感作用。但是,能这样准确解释者不多。不过,凡是直接、间接兴奋交感或大脑高级中枢者,必然性热。再如饴糖、阿胶,现在已很清楚。前者补糖,为产热增加物质基础,所以性温。后者补蛋白,故性平却补阴、补血。

 

总之,笔者以为,所有辛温药,具体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促进代谢或补充代谢物质基础——特别是促进异化或能量代谢的结果是一致的,其间只有程度不同。温热药强化免疫等机能,只是非特异性地促进能量代谢的结果。弄清温热药基本作用,寒凉药的作用机理就大致明白了。但是,常用寒凉药中似乎没有直接干预调节系统,抑制代谢的。除泻下直接抑制消化吸收之外,寒凉药主要是先造成消化道缺血,因而抑制消化吸收。大量苦寒药吸收之后,可能有非特异性的抑制代谢作用。这时机体免疫、造血等机能受损,一般只是整个代谢过程抑制的结果。典型清热解毒药的抗菌作用是肯定的,但中医使用它们时并非只用于抗菌目的,因此,即便有明显感染,也不能完全按西医理解使用。

 

2.五味

 

五味和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有某些联系。比如氢离子(H+)的酸味,羟基(—OH)的甜味等。西药抗菌素则几乎没有一种不苦。但是,用五味解释中药的五脏补泻,大多解不通。这说明物质的味道与其药用性质之间,相关性很小。把五味再分阴阳,对理解药物作用仍无多大帮助,本文不再强解。当代中药教材,把五味和发散、补益、收涩、燥湿、软坚等作用联系起来,只能不严密地说明部分药物的部分作用。比如同为辛味,麻黄发汗、川芎活血而青皮行气,可见功用与辛味无必然联系。川芎活血、青皮理气是经验已知的,莫如进一步解释川芎如何活血,青皮如何理气。最好的办法是,实验研究五味到底和药物的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有何种必然联系,并进一步证明有效成分的作用是否和按五味推论所得药理一致。

 

3.升降浮沉

 

当代中药教材的有关说明很空洞,因而,即便从传统角度看,此说亦无大意义。中药药理教材也没有提出多少有说服力的研究结论。其中重点提到的升举作用,单用兴奋子宫平滑肌来解释,至少是不准确、不全面的。比如益母草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最强,传统上却不认为有升举作用。拙见以为,升举作用应该是兴奋多数空腔器官(包括血管)平滑肌和呼吸肌的结果。其中对子宫的作用至少不是特异性的。

 

如果参看《本草纲目》,说“味薄者升”(本草纲目,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31页)。那么味最薄的是水,却是润下的。最常用的茯苓,也味薄,也是不升的。

传统上还说:诸花皆升,旋复独降。其实,菊花用于清头目,就不是用其升而是用其降。

李时珍说:“酸咸无升,甘辛无降”(本草纲目 中国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版31页)。那要看怎么用,辛甘之药外用于下肢,至少不能说都会升。

如果强调“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就应该做出具体限定。升清阳、升举中气含义接近,可以算其一。所谓降,最明显的是泻下作用。临床上常说的降逆,多指止呕、止血溢等。不过,用于这些目的的药物,不能用传统理论得到满意解释。比如生姜、半下止呕,是仲景定法,显然不能用其性味的升降来解释。

 

4.归经

 

按中医理论,经脉循环无端。除非药物不吸收,直接泻下,无在一经不动之理。不过,结合西医理解,药物在体内可分布不匀,又确有选择性作用于某一或某几个器官者。归经大约应如此理解。传统用法中,只有三黄分别侧重于肺、胃、膀胱,柴胡首选用于胁肋胀满,头痛分别用白芷、葛根、细辛、羌活、藁本等引经,可重复性较强。按西医理解,中药中选择性最强的是益母草。它主要作用于子宫,子宫却在五藏六府之外。海藻中的碘,百分之九十以上被甲状腺吸收。这些新的“归经”知识,当代中医应该掌握。

 

目前使用的中药药理教材,对有关研究做的综述远远不足以解释归经理论。有的解释是本末导致。比如,说有泻下作用的大黄等100%的归大肠经,其实这不过是说它们确实作用于解剖生理学上的大肠(与大肠经含义不同),而且是西医已知的。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