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研究
作者:肖晓霞,萧樱霞来源: 中医药导报 2019-04-26 [其它] [国际论坛]
当今全球正处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复杂多变的环境格局给予中国众多机遇与挑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于当前国际形势,在出席国际重大会议时,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新的历史契机。而依托于“一带一路”倡议,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也翻开了新的篇章。2016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计划“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1]。”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加快了海外传播的速度,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减少了文化传播的阻力,顺利在国际舞台上创造文化影响力与经济价值。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形式与途径

20世纪随着早期远洋华人华工的移民,中医利用“人”这一传播载体逐步在海外扎根,其国际化地位与影响力逐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21世纪以来,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医药海外传播途径与方式也呈现出多形式、多途径的格局。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在党中央与政府的支持下,中医药文化传播形式愈加多样化,形色各异的途径与方式交织成精密的传播网络,推动着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影响力的扩大,其具体传播情况如下。

1

孔子学院的中医药文化教育

早在2004年孔子学院便陆续在海外建成,中国政府在孔子学院的平台基础上,利用教育的模式,加快文化传播速度,提高文化传播质量,从而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文化自信,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根据中国汉办官网的统计数据,在2018年之前,有超过500家孔子学院落户全球各地,1000多个孔子文化课在海外顺利开展。在新华社昆明12月9日的电讯中也提及了在创设的512家孔子学院之中,中医课程设置占据着一定比重[2]。众多证据显示,中医孔子学院的设立,利用教育的系统化与规范化,能够更好的宣扬中医药文化的精粹。例如利用中医药院校师资力量,美国奥古斯塔大学孔子学院“除开展中医药文化讲座、交流活动,进行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展示等,还面向该校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中医类课程;为该地区的中医从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提供来华学习机会;针对社区居民需求开设中医药知识普及班,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3]。

基于教育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当中的重要媒介角色,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倡导“与沿线知名大学合作办学,将中医药纳入沿线国家高等教育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条件成熟、崇尚汉语的国家中开设中医孔子学院,希望利用孔子学院的力量,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热度,其中截至2017年上半年,“一带一路”沿线共有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4]。”另一方面,在对外开放格局扩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前往中国的中医药大学学习,充当着文化传播载体。

2

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论坛

在国家政府的推动下,利用“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最为直观的方式是在各国组织与机构的合作之下,实现跨国文化论坛的交流与协作,尤其是加强沿线国家的医疗交流与合作,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开展多次政治文化论坛并与多个国际组织、机构进行合作交流。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提出大力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5]。2017年在波兰华沙维茨瓦大学举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等[6]。中医药国际化论坛的开展,与会者针对中医药文化理论、科研成果、医药价值与实践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推动国际学者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促进双方签订合作共赢的中医药文化交往协议,从而推动中医药文化在交往中传播。

3

其它传播途径与方式

“互联网+”形式的传播是应对于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而诞生的文化传播模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占比达92.5%[7],庞大的网民市场,体现着网络与生活已经紧密挂钩。在充斥着大数据与追求快速生活节奏的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程度变得快速,文化传播的速度也在分秒之间。中医药文化也凭借着“互联网+”的优势,在微博、微信、Twitter、Youtube、天涯海外社区、贴吧、知乎、中医药大学的英文官网、中医药文化报刊海外版进行宣传传播。而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201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中国中医”,此后各种中医药微信、微博公众账号此起彼伏,在新华网官网,以新闻全文为搜索对象,不完全统计,涉及“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字眼共有1341篇,以新闻标题为搜索对象,所涉及的“一带一路”与中医药内容共有12篇,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凤凰资讯等权威媒体均开设海外版,同时也开设相关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栏等。“互联网+”模式推动了“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中医药文化传播,给予中医药文化宣传巨大的潜在市场。

中医经典文集的英译、日译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国外学者对于中医药疗效价值与理论价值的理解。1992—2005年公开发行的共有8本《黄帝内经》英译本,《伤寒论》英译本则有3本[8],英译本的出现,解决了文字理解的困难,扩大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中医药经典文刊也陆续翻译成外文版,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所出版的《中医药文化》期刊开始出现英译期刊,扩大期刊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度。但是由于中英文化存在着背景差异,英译本经典文集难以达到完全贯通。与此同时,近年来各地中医药博物馆相继建成开放,有的已建成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有的已评为星级景区,游客数量逐年递增,其中就包括了众多的外国游客[9]。”利用创新的医药博物馆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尽管丰富了文化的传播形式,但也存在着文化差异与交流翻译的困难,名词术语的翻译难以达到文化理解一致,故而也影响到了中医文化传播的质量。

 

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影响与文化软实力

中医药海外传播利用文化论坛、互联网等形式,扩大影响区域,提高传播速度,形成良好的传播格局。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国积极发展多边外交,与沿线国家签署多项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截至2014年,超过80项国际化中医药领域的合作协议,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疗效价值与理论价值的不断认可,创造了重大的文化影响力,带来可观的中医药经济价值,数据显示,“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近20.8亿美元,占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的50%以上[10]。”

中医药文化海外的传播不仅是带来可观的医疗经济价值,更多的是彰显着中医药的文化软实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文化软实力初步被提出,并且也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判定因素。所谓的软实力由文化因素所构成,强调的是在“润物细无声”与“潜移默化”之下对其他国家的精神意识层面进行影响。中医药蕴含着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理念,通过孔子学院教师的宣传教育逐渐被国际学生所认可,逐步彰显了国家的文化实力[11]。逐步寻求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趋同,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可程度,从而有效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2014年10月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蕴含着深刻哲学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不断扩大中医药等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恢复文化自信,彰显文化软实力,才能真正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障碍与前景思考

当今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也遭遇着一定的困难,主要包括传播的深度不够与传播的内容准确度不足等问题。中医药的医学术语蕴含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精神,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这与依靠近代实验学的西医文化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中医药文化的理论精粹难以被外国人所接收,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文化传播深入的困难。与此同时,很多中医学专业术语难以完全精准翻译,尽管现行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国际标准》等词典缓解了语言翻译的困境,但是术语英译标准化中仍存在争议问题。许多词汇专家对于一些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各抒己见,如“伤寒”译为“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 cold damage; cold affection; cold attack”等[8]。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争论,阻碍了文化在海外传播的深入,削弱了文化传播内容的质量与影响力。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阻碍也与互联网发展中的信息漏洞相关。在数据不断更新的当下,相当比例的中医药文化虚假信息借助着互联网载体进行传播。例如在200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有关中医药网站调查、监测、核查后,公布了4批虚假中医医疗机构网站名单,涉及虚假中医医疗机构网站365个[12]。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也在某种程度上被错误虚假的信息所影响。尽管官方权威网站信息真实性与准确度能够得到确认,但是在缺乏完善监管体制的facebook(脸书)、微博、微信、tiwter(推特)、Yutube(油管),虚假的中医药信息不绝如缕,易造成海外群众对于中医药文化价值的疑问与否定,从而降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地位与文化自信。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阻碍也受国外文化背景与国家政策的影响,中医药在欧盟区域,是作为食品添加剂与保健品存在的,其疗效价值被远远低估,同时中医药还缺乏合法地位,中医不能行医,中药不能公开出售,中医药的使用无法进入医疗保险[13],2004年欧盟颁发《传统草药注册程序指令》,指出只有注册上市的草药才能销售,在某种程度上,严格的注册程序也影响着中医药的国外销售,阻碍着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步伐。

尽管当前存在阻碍条件,但中国政府在中医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始终扮演着积极推动的角色。例如,中国政府与俄罗斯政府利用“一带一路”平台,启动中医“海外惠侨工程——中医关怀计划”,切实落实中医药在俄罗斯的传播与发展[14]。《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重点强调“五通政策”,严格把关市场准入原则,增加产品检测力度,加强违法打击等举措。这些都表明国家政府已经着手对虚假中医药信息加强管理,虚假中医药文化信息在海外的传播将在政策的作用下进一步得到控制,肃清网络虚假信息环境,提高中医药文化的海外地位。另一方面,针对于欧盟的产品注册指令,中国政府将支持“实施中药产品海外注册项目,搭建中药海外注册公共服务平台”,降低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贸易准入壁垒,扩大中医药产品在海外的流通。

 

结    语

中医药文化具有崇高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是因为近现代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及中西医文化之间的冲突,中医药不仅丧失了医疗卫生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在海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也屡受质疑与打击,造成中医药在国际上被远远低估的现状。另一方面,当今全球正处于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复杂国际环境催促着中国发布出具有时代战略意识的“一带一路”倡议,谋求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屹立在世界舞台之上。而国际地位的巩固除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文明,也需要一定的自身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力弘扬与发展中医药文化能有效促进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因此如何更好地突破文化差异障碍,有效地利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与形式,实现中医药文化在海外顺利传播,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政府从积极开展中医孔子学院到与其它国家签署规章条例协调合作,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内容质量不断提高,逐步摆脱文化发展滞后的情况。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助力对象不应当局限在政府之中,相关海外华侨与企业单位应当也参与到其中。只有全民共同助力才能真正推进中医药文化在海外全面而深入的传播,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期间所强调的“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N].新华网,2017-01-16.

[2] 庞明广,徐诚.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在昆明闭幕[N].新华社,2016-12-11.

[3] 崔芳,朱慧华,刘青.首个中医孔子学院在美筹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57(77):1186.

[4] 赵晓霞.海外孔子学院已达511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7-19.

[5] 中医药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N].新华网,2017-05-15.

[6] 陈序,石中玉.(国际)“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走进波兰[N].新华社,2017-10-10.

[7] 朱基钗,高亢,刘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9):27-29.

[8] 洪梅.近30年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历程[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9] 张书河,蓝韶清,郭爱银.中医药博物馆跨文化传播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1):3-6.

[10] 于文明.对话于文明: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出去”[N].新华网,2015-03-06.

[11] 张洪雷,张艳萍.中医孔子学院与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11):1310-1312.

[12] 霍丽丽,朱肖菊.互联网时代虚假中医药信息传播面面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4):115-116.

[13] 张丽,张焱.“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文化走出去传播策略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7,23(11):1-4.

[14] 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俄中医合作示范项目暨中医“海外惠侨计划”启动[J].世界中医药,2015,10(4):618.

 

(收稿日期:2018-07-11  编辑:李海洋)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