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两会开启 | 国家对中医历史欠账很多,谁把中医玩坏了?
来源: 医馆视界 2019-03-16 [其它] [国际论坛]

01

2月21日,中医药题材电视剧《老中医》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迅速刷爆朋友圈,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据悉,《老中医》开播首日收视率破1,峰值高达1.6%。电视剧开播不到10天,多平台累计播放量近2亿次。

业内表示,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群体的观影需求不断提高。中医药行业迎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中医影视剧也迎来了爆发期,这是时代发展使然。

而正当《老中医》热播期间,又赶上了全国两会,本就是热点话题的中医,更加成为社会的热频词汇,不管是不是中医人,都被中医之风席卷着。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随着政协会议的开幕,2019年全国两会大幕正式拉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

针对当下中医现状,这次两会上,有关中医的声音同样离不开“中西医并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药”、“中医药国际化”、“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医保”、“中医药科普”等的探讨。据中国中医药网报道:

中西医并重方面:

目前,中西医在实践中并没有被摆到平等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委员认为,问题出在政策不配套上。现行医师管理、药品管理制度“以西律中”,中医西化、中药西管,不适应中医药特点和发展需要。

黄璐琦建议,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构建独立完善的中医药治理体系;推进中医临床条件和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机制及科研绩效机制。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委员表示,坚持中西医并重,实质是补齐中医发展的短板。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医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很多,造成西医“腿长”、中医“腿短”,严重影响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中医人才培养方面:

中医传承发展,人才是根本。如今,西医院校招生人数是中医院校的近5倍。徐安龙委员建议,在医学院校的设置布局和招生规模上,尽量确保中医药和西医药人才培养基本平衡协调。为师承中医、自学成才的医生,提供一个合法行医的渠道,夯实人才根基。

相关人士还表示:希望政府多为基层培养中医药人才,大力推广师承模式。希望能增强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加名师跟诊学习。

中医药国际化方面: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表示,应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目前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缺乏当地法律法规支持,且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资金投入来源较少,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严重制约了海外中心建设。

为此,吴焕淦建议:一是培养国际复合型中医药人才;二是鼓励开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的探索实践;三是适时成立行业联盟组织;四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各国以立法形式在中医医师执业资格、教育学历认证、中药产品准入、中医诊疗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方面合理妥善地处理中医药服务及产品的准入限制。

02

2018年金秋,XDD视察广东期间,在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对中医药工作再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关人士表示,这是XDD把握时代脉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开出的时代良方。我们中医人应当坚信中医药等中华文明瑰宝的巨大价值,充满信心地向世界推广、与世界分享,这就是坚如磐石的文化自信。

可是至今,国人对中医药这一瑰宝的文化自信始终缺位。而这同样是中西医问题的延续。

前两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中医学子发文,《身为快毕业的中医学生,越来越不相信中医了怎么办?》,他在文中写到:

从一开始的信仰、敬佩中医,变成了现在的不信任和怀疑,感觉自己挺悲哀的。

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说自己怎么怎么厉害,医术怎么怎么好,于是有同学生病都是去找她们,而这么久了,没有一个是治好了的,包括自己也是,于是开始觉得大概真的是药医有缘人?

后来自己生病,两年多了,找过好多省内名中医和一些口碑很好的中医,依然没治好,钱倒是花了不少。

由怀疑中医变为了不信任,甚至感觉自己都要变成一个中医黑了。毕业也不打算继续中医道路了。

只是觉得自己学了这么久,最后居然不相信中医了,觉得很可悲。

看到了以上内容,估计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可悲,而是整个社会的可悲。为什么呵护中国人数千年的中医,因疗效坚持到现在,却又因疗效备受质疑,是谁毁了中医的清誉?

许多网友更文回复,对中医褒贬不一。有的说不相信是正常的,可悲是正常的,现在的中医已经完全变了味了。


“你确定你那些老师真的信中医?至少我的老师中一半更信西医。老师都这样了,学生怎么会信呢?”

“感觉现在中医歪就歪在,非要丢掉自我,走西医的路(这和中医交叉学科是两回事),只是为了蹭热度,但是明显走不通,就用各种奇葩方法垂死挣扎,吃相不要太难看。”


有的还指出明道,赶快考西医:


如相关网友所说:“作为一个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从事15年临床工作的老医生,我觉得你如果有机会,赶快考西医的研究生。不要听不干临床的忽悠们瞎逼逼,尽量不要从事纯中医的行业。”

“我所接触的纯中医的医生,不管是哪个中医院,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医生,在现代医学面前通通不值一提。传统医学所积累的不管是经验,还是手段,亦或理论,不说都是垃圾,起码不堪一用。”

“如果你喜欢平淡,安逸而且不想过于进取,中医确实是不错的选择,在现代医学和技术手段的庇护下,中医目前发展的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好,而且没有风险。不过如果喜欢冒险,不怕艰难而且肯吃苦耐劳,西医是最好的选择。”

更有网友直接建议退学:


“怎么办?转行或者现在就退学啊,还能怎么办?免得将来从事这一行你自己窝心,还害人。”

“我认为,中医理论是臆测,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推测出来;中医治疗是有效,但从整体又比不上西医。每个学中医的人我都很明确地说一句:‘中医没希望的,迟早会饿死,能转行就转行。’这是肺腑之言。”


当然也有许多人士站在中立的角度,指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中医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理论和实践的落地,还有十万米的距离。医学也是一样的。五年本科学完,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不敢说自己会治病。一定要到临床一线摸爬滚打过,才敢治病。”

“我和你的心态差不多,只不过不是中医而是西医。有一次我因为嗓子问题去看医生,西医不也开的中成药么?你说我信谁?既然自己学中医的,自己给自己看呗,学以致用。我们非医学专业的人业余时间还要自学中医呢,还在羡慕你们这些专业人士呢。”


还有许多网友为中医不平:


“首先我想说,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代表中医,无论是国医大师还是博士教授。你们老师的水平能代表真正的中医吗?经历这件事之后,我只会失信于这位老师,并不会失信于中医。”

“还有,很负责任地说。疗效如何不仅取决于医生,也很大程度上受患者的影响。是否遵医嘱,注调息?是否坚持疗程?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作息习惯?一个人真正的健康关键还在于自己。”


看了以上网友的评论,不知道你会怎么想?中医的确存在他自身的不足,可许多人对他的失望至极和全盘否定,不禁让人深思,到底是谁把中医玩坏了?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