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防止附子中毒,要注意这5个方面
来源:中医书友会 2019-01-08 [医疗] [中医百问]
能被称为“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可见附子在中医药的地位非同一般,究其因,则源于其独特而显著的功效。但是此味药的使用应当引起各位临床医家的注意,因为稍有不慎可能会出现中毒的反应。中毒的原因在哪?作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找到了五个原因。

附子中毒五因琐谈

作者/崔桂波

 

余初涉医林,屡用附子方于内科杂证,获验不少,教训颇多。今结合有记录的附子中毒案,浅淡附子中毒的五大原因。

 

一、煎药时间

 

附子入煎剂,不论剂量大小,一般应先煎1小时以上,以减低毒性;或将煎剂煎1小时以上;不宜久煎的解表剂和攻下剂,也应先煎附子。病者易忘医嘱,特别是农村病人,对中药附子中毒认识不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煎药,医家要再三强调。余记录的8例附子中毒案中,有6例是因此而致。

 

何x,女,30岁,农民,1990年3月3日诊。心悸怔忡,乃心气不足,心血瘀阻所致,服血府逐瘀汤加黄芪、附子7剂,无毒副反应,方中附子12克,第8剂头煎未足1小时,服时即觉口辣舌麻。约10分钟,恶心呕吐,心悸更甚,不可自持,全身发麻,昏不知人,肢体抽搐。当地卫生所救治无效,急转本县医院,心脏暂停,经电击除颤等积极救治,才化险为夷,确诊“乌头碱中毒”。

 

二、药毒累积

 

附子有毒,一般常用内服量3~10克,大剂量30克。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极量中毒。特别是年老体弱、久病多疾之人,排泄功能不全者,更易发生药毒累积中毒。

 

杜x,女,60岁,农民,1987年11月9日诊。阳虚腰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曾服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2剂,方中附子9克;肾气丸改汤合四逆汤加减5剂,方中附子30克。诊见嗜睡懒言,肢冷踡卧,入夜烦热,面如涂丹。此阴盛格阳证,径投附子汤加干姜,方中附子45克,先煎1小时以上,服一、二煎无副反应,第三煎服后10分钟,自诉头痛、舌麻,随即昏不知人,流涎,呕恶,汗出,口角抽动,急煎甘草30克徐徐灌服,两小时内恢复。

 

三、药物配伍

 

历代对附子的配伍应用,有深入广泛的研究,除配伍禁忌外,常与生姜、干姜、甘草相伍,既可缓解附子的燥烈之性,也可加强其回阳救逆、补阳温中、蠲痹止痛之功。特别是大剂量应用时,更应注意配伍,不可等闲视之。否则,难免中毒。

 

秦x,女,60岁,农民,1986年6月18日诊:下肢膝关节重胀,有冰冷感,不能步履,舌淡,脉沉细。以寒湿痹论治,予薏苡仁汤减甘草加威灵仙,方中川乌、草乌各12克,服3剂后加至15克;续服3剂,下肢厥冷,川草乌各加至18克。药后全身麻木,昏厥不知人,两小时内渐复。后减麻黄加甘草,续服10剂无副反应。

 

四、病体素质

 

人体抗病能力,以年轻体健者为佳。对附子中毒的轻重反应,年轻体健者亦然:耐受性强,恢复时间快;反之,年老体弱多病者,中毒皆重,且险症丛生,甚则祸不旋踵。

 

袁x,男,57岁,退休司机,1990年3月5日诊。咳喘夙疾,感冒后加剧,予阳和汤合真武汤加减效佳。咳喘大减,口燥渴,颈项不利,前方减苏子、莱菔子,加葛根,方中附子9克,文火煎约半小时。服药10分钟,舌麻,语言不利;半小时,四肢麻木,行走趔趄;1小时,全身麻木,呼吸困难,烦躁汗出,恶心呕吐,急转本县某医院。神志清楚,全身麻木不知,心音低钝,律不齐,血压测不出,立即吸氧。静滴碳酸氢钠约5分钟,呼吸暂停及意识丧失,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抽搐,随之心脏停搏。经电击除颤、抗休克、强心等积极综合抢救,无效身亡。

 

五、炮制质量

 

余临床近10年,使用附子已不计其数,对因附子的炮制质量所致的附子中毒,有很沉重的经验教训。8例附子中毒案中,1989年4、5、6月各1例,是使用同一批进货,1990年3、4月3例,又是同一批进货。而在其前后所用附子,却少有发生中毒者。可见,附子的炮制质量,是附子中毒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它常与前四大因素相间为害,临床上稍有疏忽,就难免发生附子中毒。

 

钟x,男,33岁,农民,1990年4月4日诊。冒雨劳作,感受风湿。形寒,头身困重,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濡,予加减羌活胜湿汤三剂,效不佳。舌脉同前,仍以羌活胜湿汤减甘草,加防己、苍术、桂枝、附子,方中附子6克,武火煎半小时,服药20分钟后,颜面、口唇、舌体、四肢麻木,行走不便利。两小时后诸症自除。余将剩下2剂附子捡出,嘱其先煎1小时以上,药后无麻木等症。

 

总之,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除以上所谈五因,还有药症不符、畏药情绪等等。

 

临床上要合理应用附子,避免其中毒,必须细致辨证论治,肯定炮制质量,注意药物配伍,强调煎服方法,重视病体素质及药毒累积作用。如此,医家不致谈虎色变,病者咸登仁寿之域。

 

 

I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新中医》,1992年第11期,作者/崔桂波。编辑/闫奇峰,校对/炳程、韩晓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