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蒋健辨治过敏性疾病验案两则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3-15 [中医临床]
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赵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蒋健系第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其治疗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常用自拟经验方——奕安私方过敏煎,该方通常由三部分药物组成:1.犀角地黄汤(以水牛角代犀角)清热凉血,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2.祝谌予、刘方柏抗敏煎。3.蒋健经验用药(为现代药理证实具有抗过敏药理作用的药物,如白鲜皮、地肤子、土茯苓、荆芥、防风等)。蒋健指出,奕安私方过敏煎与一般方剂有二大不同之处:一是过敏煎是根据现代过敏性疾病发生机理及现代中药药理组方的,属于现代新型中医方剂;二是过敏煎药物及其剂量并非一成不变,可根据不同的过敏性疾病灵活运用。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总结其自拟奕安私方过敏煎辨治过敏性疾病验案两则如下。

案一

阮某,女,40岁,2022年7月29日初诊。主诉:皮肤瘙痒3天。3天前出现皮肤瘙痒,但未见皮疹,乏力,夜寐欠佳。舌淡红,苔薄,脉细数。既往有过敏性鼻炎史数十年,每遇天气寒冷或整理衣被等时易发作。10余年前有荨麻疹发作史。2021年12月行乳腺癌手术,目前靶向治疗中。

中医诊断:风瘙痒。

治则:清热凉血活血,益气祛风止痒。

方用自拟奕安私方过敏煎加减:生地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丹皮12克,赤芍12克,蝉衣10克,生黄芪30克,川石斛30克,红景天15克,鹿角霜15克,知母12克,酸枣仁30克,合欢皮15克,丹参3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8月12日二诊:服药后皮肤瘙痒减半。守上方加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旱莲草15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8月26日三诊:寐安,皮肤瘙痒减少七八成,近日过敏性鼻炎复作,喷嚏,流清涕不止,伴头痛,舌脉同上。方用自拟奕安私方过敏煎加减:生地30克,水牛角50克(先煎),丹皮12克,赤芍12克,蝉衣10 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15克,乌梅15克,五味子9克,甘草30克,防风12克,荆芥12克,辛夷12克,苍耳子12克,白芷3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9月9日四诊:皮肤瘙痒止,喷嚏流涕未尽,头痛不再。舌淡红,苔薄,脉细弦。处方:生黄芪50克,党参3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甘草12克,生晒参6克,丹参15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9月23日随访:皮肤瘙痒未再发作,亦无流涕及头痛发作。

案二

沈某,女,66岁,2022年9月23日初诊。主诉:慢性咳嗽发作40年。患者年轻时经常在无防护的情况下,长时间在河塘工作,季节变凉时亦如此,数年后出现慢性咳嗽发作至今。咽痒而咳,咳后咽痒减轻,旋复咽痒而咳,昼夜皆咳、四季皆咳,天热时咳嗽发作频率及程度稍缓解,一旦气候转凉时即咳嗽加重,平素着凉受风咳嗽加重。近两年肺部CT示微小毛玻璃结节,喉镜检查未有异常发现。曾多方求治,未果。刻下:昼夜咽痒而咳,昼咳甚于夜咳,痰多色白。舌质偏红,苔薄白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咳嗽

治则:祛风利咽,化痰止咳

处方:防风12克,蝉衣12克,胖大海3克,炙甘草30克,土茯苓30克,乌梅15克,地肤子15克,白鲜皮30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五味子12克,板蓝根30克,半夏12克,干姜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

9月30日二诊:服药1周,咳嗽程度及频次均减轻三成,痰不易咯出。舌色似有变红倾向,苔转薄黄,脉细弦。守上方,去干姜、板蓝根、半夏,加生地30克、水牛角50克(先煎)、丹皮12克、蛇蜕12克、麻黄9克、桂枝12克、艾叶9克、龙葵3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14日三诊:服药3周,咳嗽基本消失。唯药后大便每日3~4次,不成形,伴腹痛,泄后痛减。舌脉同上。上方去生地,加炮姜炭15克。10剂,水煎服,日1剂。

10月28日、11月11日随访,咳嗽均未再作,二便调。

按 案一初诊以犀角地黄汤加丹参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生黄芪、川石斛、红景天、鹿角霜、知母以扶正祛邪抗肿瘤;酸枣仁、合欢皮助眠。二诊为了进一步提高祛风止痒的疗效,加旱莲草以凉血,加地肤子和白鲜皮以祛风止痒。三诊联合祝谌予过敏煎主要药物(防风、乌梅、五味子)和荆芥、防风,及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辛夷、苍耳子等药物,加强整方的抗过敏作用。四诊果然瘙痒终止,且两周后随访亦未复发。

案二患者慢性咳嗽长达40年,主要特点是咽痒而咳。蒋健将此类咳嗽称为“痒咳”,其临床特点是咽痒不适导致咳嗽发生,咳后咽痒缓解,咳嗽亦随之缓解。干咳为主,有痰亦不多,难以咯出,常色白,病程短则数日、数月,常则数年甚至几十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甚,着凉受风易发,严重者昼夜咳嗽,多数由慢性过敏性咽炎引起。

初诊投以板蓝根、胖大海、土茯苓、玄参、甘草解毒利咽,麦冬、玄参、五味子、乌梅养阴敛肺,半夏化痰,以及祝谌予过敏煎和白鲜皮、地肤子、蝉衣、土茯苓等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有良好抗过敏作用的药物;《金匮要略》甘草干姜汤原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但临床多有报道以甘草干姜汤治疗慢性咽炎有效,况患者咳嗽每于气候转凉或着凉受风时加重,所以尽管初诊患者舌质偏红,还是予甘草干姜汤,因方中有多味养阴药,可以牵制其温燥之弊。二诊咳嗽仅缓解三成,舌色似有变红倾向,苔转薄黄。故去干姜、板蓝根、半夏,加大剂量水牛角、生地合丹皮清热凉血,蛇蜕祛风抗过敏,体现治风不忘治血的原则。此外,性温的艾叶、麻黄、桂枝和性凉的龙葵共用,不仅可以增加抗过敏作用,也可维持整方药性平衡。三诊疗效也证实了二诊处方的抗过敏作用更强。两周后随访,已入霜降,但咳嗽未再作。三诊药后出现腹泻,乃大剂量生地所致,故去生地、加炮姜炭即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