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从“中观”视角看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2023-05-09 [其它] [国际论坛]
近数十年,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虽然受到充分重视,但对其意义和价值也仍然存在一些不同看法。例如有人提出“医学不宜分派说”,有人认为中医学术流派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的主要作用是消极的等。这些看法各有其理据。笔者认为对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价值,既不应漠视无视,也不宜过高评价,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中观理论视角,为中医学术流派研究进行合适的定位。

 

 

各种学科门类中的“中观”理论

笔者此处所说的“中观”是一个统名,在不同学科有不同叫法。例如在经济学中就叫“中观”,是相对于微观、宏观而言的。微观经济研究家庭、企业、市场,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中观经济研究的是部分、地区、集团。中观经济学的产生是实践的产物,微观试点经验不应立即转化为宏观决策,应该经过中介环境在较大范围再尝试和总结。

在社会学上常用的叫法是“中层理论”,即“中观层次”的理论,它源于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KingMerton)。其观点大致为:社会生活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因而企图提出一个可以解释全部社会生活、社会现象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普遍性理论是难以成功的。许多基本的社会现象还没有作过特殊的研究,难以概括出普遍的理论。因此应当先作一些中层的理论研究,提出比较小范围的假设,以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影响极大,被认为“激发了学术实践模式和知识发展模式的多元化”,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研究中。例如历史学中,如果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原则套用到一些具体事件中,就可能出现机械和教条的倾向,需要发展“中层理论”。“‘中层理论’介于宏大的理论体系与微观的经验描述之间,既具有高屋建瓴的抽象性,又具有细致入微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历史解释。

其他领域内对“中观”的探讨也很广泛,在电影学中,有学者对那些宏大的文化思潮表示怀疑,认为有教条原则、自我指涉和制造阐释等弱点,提倡在限定范围内进行的问题驱动研究,相对于“大理论”来说,既不忽视反面例证,又注重经验性的实证研究。

将中观视野应用于文学史研究的学者还认为文学流派研究属于中观研究,指出其既有认识论的价值,又有方法论的价值,可以“出入于宏观与微观”,“于肌理密集处进行着‘中观’研究”。

综上可见,“中观”是各个学科领域中,探索和解决中间层次、中间环节的特有规律的一种理论视角。就以上所见,“中观”大多用于人文和社会科学,其形式通常体现为区域、部门、团体、流派等。自然科学其实也有“中观”层次的规律,在知识上主要体现为学科、专科等,相对来说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追求纯粹性,重视研究宏观、中观和微观共有的科学规律,所以其“三观”通常是贯通的,只是在不同层面的应用中有特殊的限定。这类特殊性通常分化成为新学科,一般不用流派来称谓。

中医学术流派的“中观”特征

以上有关“中观”视角的理论,对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人们都知道,中医药学既有自然科学属性,也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传统中医知识是在分散的社会形态下形成的,源自不同流派、世家等的知识和经验,有明显的个性和特色,而规范性和一致性则较弱。民国时期中医被诟病为“不科学”的原因之一即在于此。从民国到现代,中医界努力构建中医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进行学科分化,逐步使现代中医更接近于自然科学的形式。这在总体上是一种进步,但正如人们所感受到的,从无数医学知识中抽象、提炼出来的“基本”知识体系,有时离医家个体的经验差别较大,由此引发不少对教材的批评声音。虽然历版教材主编都在努力应对这方面的质疑,但都不能完全解决。这是因为要成为整体性、规范性的知识体系,就必然有一定的宏观性、抽象性,同时会牺牲不少具体的、独特的认识与观点。例如阴阳平衡观的问题,被称为“火神派”的卢崇汉提到,他曾专门给任应秋先生写信,对他在《阴阳五行》中讲的阴阳平衡提出不同意见,并提出他所主张的阳为主导、阴为从属的阴阳关系。卢崇汉的观点虽然有其论据,但无论在哲学或医学的普遍的认识论上,显然阴阳平衡更为合理。尽管阴阳在实践中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同理论背景的人可能各有侧重,但显然不能将这些特殊状况、特色主张作为基本理论。不过由此看来,作为宏观的基本理论与微观实际之间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就被认为理论与实践脱节。

正因为如此,中医学术流派这类中观理论的存在仍是很有必要的。在中观层面上,不同观点的理论都可以充分讨论和探索,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中观理论不需要四平八稳,各个流派面对实践时形成的特色经验,可以有这样那样的偏好。

范式偏好

如果我们把不同流派理论看作该流派的范式的话,比较而言范式之间不一定有优劣之分,是可以随不同群体的偏好来选择的。以中医学术流派中最重要的温病和伤寒而论,大多数医家都主张寒温应统一,但所选择的方法各不一样。像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以“六经钤伤寒、三焦论瘟疫”来统一;现代万友生在《寒温统一论》尝试以八纲为主导,把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的理法方药进行统一。而在中医内科学中,则以疾病为纲,有的选择伤寒方,有的选择温病方,也是在宏观上的统一。很显然,只要统一就难免会舍弃伤寒、温病体系中某些原有的逻辑和概念,所以课程体系中仍然单独保留伤寒论选读、温病学这两门课程,以使人们仍然对原有的体系有所了解,某种程度上也鼓励部分学习者将来选择伤寒或温病以深入研究。

技术偏好

流派形式多种多样。有些以技术为主的流派,在临床上有时体现为学科或专科。以针灸为例,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流派,浙江中医学术流派的十大流派中就有针灸学派。对于同样的疾病,针灸学派选择用针灸之类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同类的还可以有推拿流派、外治流派,而在针灸内部还有头针、体针、腹针等不同技术,它们都形成了全科性地面对临床各类疾病的知识体系。所以针灸的理论基础虽然以中医理论为本,但又有“理论体系相对独立、完整,治疗手段特色鲜明”的特点,此前不少学者主张提升其学科地位。

风格偏好

即使在范式、技术上没有特定偏好,大多数医者在临床上都会形成自己的用药偏好。有的医者喜欢“轻灵”,成为“小方派”;有的喜欢重剂,成为“大方派”。由于中医五脏相关,临床治疗就存在多种路径,有善于治肝以调五脏的,有善于调脾胃安五脏的,均能形成风格。还有好用虫药、好用草药等不同,也可以成为某个流派的特色。

组织/地域联系

因某个组织而构成密切联系,形成学术流派的也不鲜见。清代杭州有“侣山堂”讲学群体,后来被命名为“钱塘医派”,该派名称中使用“钱塘”仅是代称,实质上是指“以侣山堂为主要活动场所,集讲学、研经与诊疗活动于一体”的张志聪、张锡驹等一批医家。类似的,有学者提出“利济学派”,则是指近代温州瑞安利济医学堂师生群体。以地域联系而命名的医派在当代更为多见,如新安医学、海派中医、岭南医学等。这类组织或地域的联系,是构成学术上形成共同理论观点的基础。有的虽然不一定形成特有的理论,但在组织或地域内长期密切交流,形成文化认同,也会形成某些群体特征。

中医药学中中观与微观、宏观的关系

我们把中医学术流派及其理论看作“中观”,相对的,个体医者的理论和经验属于“微观”,而整体中医理念体系属于宏观。三观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加法关系,而是各反映不同层面的规律,并不能互相涵盖。

中观与微观

按中医学术流派“学术思想—人才链—名著和影响”的三要素说,学术流派以名医为中心,但名医不一定形成流派。有学者指出:“某医带了若干徒弟,仅仅传授一般的医学知识,从事一般的医疗活动,无论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均无重大建树,没有形成独树一帜的学术见解,既无重要著作问世,又无社会影响,也不能形成学派。”流派彰显了部分名医的学术影响力,不同于一般名医在患者之中的名声。

另一方面,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又不能用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来代替。如同文学流派一样,有学者认为文学大家是“点”,而文学流派是“圈”,“圈的形成、移位、变形、兴替……既有其外显的演变轨迹,又有其内隐的衍变规律”。流派“人才链”的形成,流派学术思想和经验的形成与完善、传播与应用等情况,都属于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视野,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医家。学术流派发展的规律也与名医个人的成才规律不同。

中观与宏观

流派研究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之一。有学者这样概括:“学派内同道的相互切劘、补益是学派形成理论张力的重要机制”“学派间的激荡互动及不同学派的意脉赓续是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因”。

不过,医学是应用科学,具有自然科学属性。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同在于总是致力于寻找一致性、确定性的理论。中医学术流派观点各异,如果没有一个有效机制来将其整合,则可能带来莫衷一是的感觉,这种弊端在缺乏学术共同体制度的古代尤其明显。对此,历史上就有医家提出批评,认为学者“各立门庭,徒骋私见”,带来学术思想纷乱的现象,形成宏观失序。

所以,古今均有不少医家致力于整合学派观点,例如明代王纶提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的观点。还有不少以“医宗”为名的著作,都旨在从纷繁的学术观点中构建出宏观的“正典”。到了现代,集全国之力编成的中医教材系列可以说基本实现了这一步。但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目前统一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模式排斥个性化学术流派”,因此其统一性和规范性并不是各个学派观点的完整相加,而是作了“削足适履”的提取,由此就带来了理论多样性的流失。

因此,我们既不能像清代某些医家那样,因为学术创新造成理论不一致而否定新学说、新学派,一味主张复古;也不能认为从医家和流派观点中抽取精华构建学术体系后,就不必再研究具体的医家和流派了。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各反映着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借鉴现代多学科中的“中观”理论,可以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理论属于中医理论中的中观层次理论。中观层次理论是宏观、基础层面理论的源泉,但不必要求它像宏观、基础层面的理论那样完整和成熟。在中观层面上,通俗说的“无偏不成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并不影响宏观层面上的中医理论主体的平正通达。在中观理论角度下研究中医学术流派,相对于微观个体研究来说具备更广阔的视野,相对于宏观来说则有与实践结合更紧密的特点。挖掘和传承好丰富多样的中医学术流派理论和经验,推动对中医理论各个层面规律的深入研究,在当前十分必要。

(摘编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1月第23卷第6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