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针灸学——具有完整体系的一门学科
作者:王富春来源:中国针灸 2018-09-02 [其它] [国际论坛]
针灸作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不仅以其防病治病的显著疗效赢得了普遍赞誉,其科学价值和丰富的内涵亦不断被人们所揭示。目前,针灸学科在科学研究、临床应用、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迅速发展,形成了一套庞大的综合性学科体系。

1  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

针灸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相传原始社会时期,伏羲“尝味百药而制九针”。石器时代,砭石作为针具的雏形,被用来切割痈肿或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以治疗疾病。此后,历朝历代的针灸医家通过对自己医术经验的总结,撰写了大量的针灸学专著,不仅记载了针灸的发展过程,也记录了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新与变革。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针灸正式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登上世界舞台。针灸学既汲取了“天人合一”的儒道思想,又融入了哲学、物理学、生物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强大的文化多元性。2017年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针灸学科以其独特的医学文化体系,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

2  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

针灸学理论奠定于《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经《针灸甲乙经》初步系统化和结构化,以及后世医家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逐渐形成。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在中医药学中相对独立,除遵循阴阳五行、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等基础理论之外,主要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核心,这与中医学中其他二级学科有着明显差别。经络理论系统阐述了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腧穴理论则主要阐述腧穴的分布、作用规律及临床应用,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经络腧穴理论作为我国传统医学之精粹,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广泛健全的诊疗体系

针灸以其简、便、验的诊疗优势,绿色、极少不良反应的安全优势,目前已经在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      广泛应用。国内针灸的临床治疗范围极其广泛,涵盖各科疾病,有文献报道,我国已经证实的针灸适应证已达    532种。针灸也越来越受到国际主流医学的认可,世界卫生组织于1996年提出了64种针灸适应证。目前,世界各国推行鼓励中医针灸疗法,美国《内科医学年鉴》推荐针灸为治疗急性、亚急性及慢性腰痛的“一线疗法”,英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已将针灸纳入医保范围,承认了针灸师的合法地位,针灸疗法每年正为数以亿计的各国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4  特色鲜明的技术体系

随着医疗实践的需要和针灸器具的不断改进,针灸学逐渐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的技术体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形成“五刺”“九刺”“十二刺”等较为完善的刺法体系,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在基本针刺手法基础上又提出“飞经走气四法”“治病八法”等古典针刺技法,以及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等特种针具刺法和头针、耳针、眼针、腕踝针等特定部位刺法。灸法则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艾灸法和天灸、灯火灸、药锭灸、药线灸等非艾灸法。此外,在传统针灸疗法基础上,结合声、光、电、磁、药物等物理化学因素,形成了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电疗、穴位磁疗等腧穴特种疗法。这些治疗方式颇具特色,且基本理论完善,临床实践丰富,成为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5  独立完整的教育体系

1935年,著名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先生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极大地促进了针灸教育的发展。从1956年首批中医药院校创办开始,针灸学被纳入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逐渐建立了“中专-大专-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教育体系,形成了全日制教育、名中医带徒、函授教育、定期进修、短期培训等多种办学模式。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针灸学科形成了课程特色鲜明、教育资源充足、教师素质过硬、教学手段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目前全国24所高等中医院校均设有国际教育学院,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数万名本科、硕士、博士针灸人才,明显加快了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综上,针灸学集文化、理论、诊疗、技术和教育于一体,已经具备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将针灸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是我国传统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更大程度地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我国人民服务,为人类健康服务。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