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将军岭下,中医药发展印红色初心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1-07-14 [医疗] [医疗资讯]
【访革命圣地 看中医发展③】在太行山东麓,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曾留下了赫赫有名的“刘邓大军”的身影。如今,中医药事业在这片红色热土上迎来了发展热潮——

太行深处,路径蜿蜒,林木苍劲,河北省涉县赤岸村深藏在层层山峦中。

这个平凡的小村落曾是华北抗战前哨,留存着刘邓大军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红色印记,见证了在缺医少药的战争年代,军民同心利用中医药为战士们疗伤治病的不朽功勋。

生前心系太行山,死后魂归将军岭。山谷中回荡的风声簌簌作响,这片红土地上的赤诚初心滚烫依旧。

一年又一年,山是那座山,人是那群人,涉县却曾遇上发展难题——山多地少,十年九旱,农民们只能靠天吃饭。“漫山遍野的连翘、柴胡为乡亲们带来了致富的资源,这让我们开始了产业的转型发展。近些年,在政府推动下,涉县的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一把中药,承载军民鱼水情

涉县清漳河畔,潺潺水流滋养着连片麦田。

“水流南山头,吃饭不用愁,没有八路军这水咋能流啊……”这曲当地老百姓口中常常吟唱的歌谣,带着乡亲们质朴的思念,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0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出师抗日,挺进太行,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涉县赤岸村一所简陋的小院里开始指挥战斗。

当时,根据地的将士们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不仅要与日寇的“扫荡”周旋,还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地里的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军民吃穿严重短缺,治病治伤的药物更是少之又少。

为了解决医疗问题,时任一二九师卫生部长的钱信忠号召医务人员就地取材,把目光投向了太行山上生长着的中药材。很快,几孔土窑洞就成了临时的“药材厂”。

“四台碾子每天不停歇地碾,用竹筛筛,然后搓成药丸,在弹壳内用筷子压成药片,生产出大批中药给战士们治病。当年,村里人都帮着八路军上山刨药材哩!”在八路军卫生材料厂旧址,85岁的韩海尧老人回忆,医务人员借用农家的陶缸、铁锅等器物,克服艰苦条件,生产丸、散、膏等中药制剂。

由于战争环境艰苦,八路军战士们很多都患了疟疾、流感,但药物极其短缺。医务人员发现,柴胡煎成汤药后效果很好,但汤剂不便在战地随时携带和服用,制备的柴胡膏临床效果也不佳,钱信忠便提议将柴胡提取制成针剂。

1940年,在卫生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用重蒸馏法提取柴胡有效成分成功,第一支中药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制成,并命名为“瀑泼利尔”,成为中药西制的首创。为了确认疗效,研究人员们纷纷以身试药,结果显示,柴胡注射液对疟疾及一般发热性疾病效果显著,这一成果无疑为根据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及时雨”。

1941年,“瀑泼利尔”受到晋察鲁豫边区大会的奖励,后正式命名为柴胡注射液。1943年3月2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登《医学界的新贡献——利华药厂发明注射剂》的报道,称之为粉碎封锁线的一大创举。

在刘邓大军驻扎的6年多时间里,涉县乡亲们把最短缺的粮食让给八路军,把最甜美的奶水喂给“小八路”,把最宝贵的生命留在了抗日战场。血浓于水的情感,就这样凝结在了军民内心深处,并由此缔造出“九千将士进涉县,三十万大军出太行”的不朽传奇。

遍山药材,寄托乡村振兴梦

沿涉县著名的公路“太行天路”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星星点点的药材种植点。

“涉县分布着近80%的太行山药材资源,是河北省太行山药用资源的代表区域,已发现的中药材资源超过了2000种,柴胡、连翘、荆芥、酸枣仁等道地药材遍布全县,17个乡镇均有中药材种植基地,道地药材年产量近6000吨。”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谈及涉县的中药材发展,就不得不提到当地有名的野生中药材资源普查队。

2005年,这支中药材资源普查队由时任涉县中医院院长付正良组建,队员们来自涉县中医院。为了不影响正常工作,他们一到周末便没日没夜地活动在山间地头,收集各种各样的花草药材。“起初,我们就是想弄清涉县野生中药材资源的家底,守着太行山这个大药库,不去了解中草药,岂不是‘暴殄天物’?不过,普查可不分冬三九夏三伏,十分辛苦,人也黝黑,衣服不小心就被刮坏,每次下山像个‘野人’。”付正良笑着说。

普查队虽然规模不大,但每个队员都格外有毅力和恒心。他们数十年如一日钻深山、进密林,摸清了涉县野生中药材资源家底,筛选出一批适合本地栽培种植的药材品种,为县政府调整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还为当地的种植企业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指导。

很快,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中药材种植重点片区纷纷建了起来,乡亲们扛着锄头,将一片片荒山开垦成了种植中药的梯田,以岭药业等药企相继入驻,万亩山地化身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药农年均增收8000余元,苦药材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甜滋味。

“当了几十年农民,别的不会,种地俺们是行家。在家门口种中药,既能挣钱还能顾家,一举两得好得很!”悬钟村的村民陈玉生说。

种植规模上下功夫,种植技术上也要有突破。涉县擎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申国玉便是深耕柴胡产业科技发展的“领路人”。

“发展道地中药材,不仅要看中经济效益,更要保护野生品种,在此基础上培育更适合需求的新品种。这些年来,我们逐渐摸索出太行山区适用的玉米套种柴胡新模式,培育出产量更高的柴胡新品种‘冀柴1号’,逐步实现了柴胡生产的标准化和机械化,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希望能为药农增收和产业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申国玉表示。

2020年以来,涉县全力推进太行红河谷高质量旅游经济带建设,在产业规划中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通过增加种植品种、打造中药材种植产业园和经果药材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

“中药道地则中医振兴!我们还将对有发展潜力的、能带动群众增收的药材品种进行驯化,在有效保护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付正良说。

用好中医,护航百姓健康路

根植于抗战时期使用中医药的传统,在涉县百姓中,中医药大有“人气”。然而,大山深处闭塞的交通和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度让这里的中医药发展陷入停滞。

早在1986年,付正良还是河北中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时,就随着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家乡涉县的中医药资源进行过调查。谈起那时的经历,付正良记忆犹新:“那时,全县没有一个主治医师,27个乡镇卫生院连一个中专毕业生也没有。我们随着老师在乡下义诊时,全村的人都来了,那时候真是缺医少药。”

面对这样的情况,付正良陷入了深思。1988年,他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了留校任教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了家乡。“咱懂中医药,不回到家乡帮着百姓了解中医药,不帮着县里发展中医药,还有谁来帮咱?”他说。

付正良从涉县中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做起,先后任职涉县中医院院长、涉县卫生局局长。成为涉县中医药事业的“领路人”之后,他创新性地率先组建了以中医院为龙头,乡卫生院为网点的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为解决人才困境,他先后从国内各知名医科大学引进76名中医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中医队伍中。

“我们为乡镇卫生所的医生提供免费进修的机会,同时让乡村医生为县医院介绍病人,建立起互帮互助的关系网,优势互补,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在付正良的努力下,涉县中医药整体服务水平大为提高,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就医难”的问题,不仅如此,涉县还于2008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县级中医药管理局。

如今,付正良已经从管理岗位上退休,以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身份继续在涉县中医院出诊带徒,吸引着周边乡镇的无数患者前来求医。

为了让更多老百姓了解中医药,学习中医药知识。在涉县中医院的顶楼,开设着中医药博物馆,里面陈列着资源普查队做的中药标本,还将实地拍下来的彩色图片放大,制作成各种展板,并加上注解说明,在医院楼道长期悬挂向就医者宣传。

“我们希望更多老百姓能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如今,我们在党建统领、健康扶贫、中医传承和服务模式等方面多措并举,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组建了医联体,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将继续用好中医资源和红色资源,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涉县中医院院长牛换香说。(李芮)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