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铺砌雪域高原健康路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1-03-22 [医疗] [医疗资讯]
从“一亩三分地”的医院病房到“生命禁区”的四川甘孜州石渠县,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医医院的袁莉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淬炼人生——

  如果没有这场脱贫攻坚战,袁莉或许从来没想到,自己会从一名专业的手术室护士长“转型”成为一名基层管理干部。

  身份的转变,是挑战。干实事的袁莉靠着“不懂就问”的精神,铺砌起雪域高原的健康路。

  身份的转变,是成长。两年多来,袁莉看到了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在脱贫道路上前进的脚印。沿着这个脚印,袁莉走到了人民大会堂,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挑战:在新岗位上磨炼

  提起石渠,知道的老人会止不住地摇头,在他们的记忆里县城就一条土路,县城入口用毛笔在木板上写着“石渠”两个字。

  但袁莉却选择了这里。

  2018年,成都市金牛区对口帮扶石渠县工作队需要轮换第五批队员,身为手术室护士长,40岁的袁莉主动报了名,她不知道自己到了石渠能不能扛住高原反应、会不会染上包虫病、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等待她的是一系列未知与茫然。

  从没有去过高原的袁莉,到石渠的第一天,就感觉“脚像踩在棉花上”。有着“生命禁区”之称的石渠,含氧量不到成都的一半,从宿舍到单位一公里多点的路程,袁莉走过去往往要花半个多小时,只能一步一步挪,办公室在二楼,每天到了办公室必须要休息十多分钟才能缓过来。

  挑战不止这些。袁莉到石渠的扶贫地点不是在医院,而是当地的卫生健康局。这让从没有接触过行政工作的袁莉“犯了难”。

  “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新的挑战。”面对困难,袁莉没有退缩。

  抛开曾经护士长的身份,袁莉开始从一名“实习生”做起,那段时间,石渠县卫健局的办公室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袁莉真诚地向身边每位同事请教,逐渐对手头的工作有了了解。

  与之前做护士长按固定流程工作不同,在石渠,袁莉可以自由安排工作的进度,为了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只要是有意义的事情都会顺手做,每天想办法找事做。”袁莉说。

  面对未知,积极进取、坚定乐观的心态,让袁莉逐渐找到了方向,她开始绽放光芒。

干劲:打通医疗“最后一公里”

  在卫健局主要负责对口支援统筹组织工作的袁莉发现,有很多来自成都的支援医生在石渠进行帮扶工作,但大家相互之间却很少联系,“如果能把大家组织起来,一起做一些实在的事,生活上互相关心一下,或许大家会有家的感觉。”袁莉说。

  原本朴素的想法,却成为日后打开工作的一扇大门。看到眼前来自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金牛区各个对口支援医院的同行们,袁莉想到了当地的百姓,“我们不如成立一个联合义诊医疗队吧,上山下乡搞义诊活动!”

  袁莉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她迅速推进各家支援医院驻石渠的队员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支部结对共建把大家凝聚起来

  “那不是一般的受欢迎,是相当受欢迎!”提起义诊,袁莉仍很兴奋。2019年4月,第一次联合义诊活动在洛须镇开展,定在早上九时开始的义诊活动,没想到当地乡镇工作人员提前就帮他们摆好了桌子椅子、布置好了场地,还有一百多个老百姓早早就来了,有序排队等待活动开始。

  “效果太好了。”袁莉说,“如果我们不来,好多人总觉得感冒发烧或者风湿骨痛忍忍就过去了。”在义诊现场,袁莉与很多医生一起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针灸、膏药等解决老百姓的痛苦,效果立竿见影,并及时建议一部分人尽快就医。

  “我们还为大家免费提供各类药品,中成药很受欢迎,比如各种膏药、红花油、感冒冲剂等。”袁莉说,感冒、风湿、胃肠、妇科、止痛等几个方面的药也必不可少,义诊之余,袁莉就与资助药品的爱心人士联系,实打实地将药品送到老百姓手中,打通雪域高原就医送药的“最后一公里”。

  短短两年多时间,她带着医疗队到过石渠县最偏远的乡村,进过最矮小的帐篷,筹集20余万元药品义诊时免费发放,惠及群众2.8万余人,全县20余个乡镇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金牛医疗支援的旗帜在白雪皑皑的雪域高原高高飘扬。

  越来越多的基层经验,让袁莉认识到,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帮扶当地老百姓的大事。

  在海拔四千多米,全年平均温度只有零下一两度的石渠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比较多,心脏手术治疗的开支是压在贫困家庭的一块沉重的石头。

  2020年,在金牛区卫生健康局的牵线搭桥下,深圳首彩爱心慈善基金会“天使的心跳”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项目经过袁莉的努力进驻石渠。那一天她仿佛听见来自雪域高原的心跳,是年轻,是活力,是生命,更是希望。

  在基金会的帮助下,石渠县当地儿童不仅可以享受医疗救治费用的报销,还可以去到成都、深圳、广州等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就医。

  一个个恢复健康的孩子让原本愁云笼罩的家庭看到了希望,“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6个孩子的治疗,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袁莉说。

坚定:把百姓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两年多的健康扶贫时间,袁莉没有一刻放松过自己,从“一亩三分地”的病房走到宽阔的高原,从未知到明晰,短暂迷茫的袁莉很快找到了人生更新更宽广的发展方向。

  方向坐标轴的定点就是百姓的需要,当把越来越多的百姓装在心里后,袁莉的行动有了更明确的指南。

  为了让石渠的百姓不受交通阻碍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资源,2019年,袁莉协调金石(金牛、石渠)两地卫生健康局落实120万元资金建成“流动医院”多功能诊疗车,配备远程诊疗系统实现全县基本医疗全覆盖。

  两地医院及石渠县23个乡镇卫生院被联系起来了,通过实施远程诊疗,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农牧民群众和医务人员,全县百姓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金石两地优质医疗资源。

  她还亲自细化落实“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促成金石两地8对医疗机构结对帮扶,57对“师徒”传技术、帮业务、带人才。填补了石渠县急诊、B超、针灸、康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等空白诊疗技术6项,并为各医疗机构和贫困老乡争取到8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和物资,为石渠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雪域高原的风依旧呼啸,但一条通往健康的新路却在袁莉等帮扶干部的努力下日渐清晰。

  2020年初,当在石渠奋战10个月返回成都的袁莉正准备和家人共度春节时,大年三十晚上,中医院微信群里,应急响应的号角吹响了。“发热门诊值守、进出城入口防控……医院决定取消休假,全员到岗,并立即征集在成都的医护人员投入防控一线。”

  作为对口支援干部,本不在取消休假之列的袁莉看到群里的消息后,一秒钟都没有犹豫,指尖敲下一句话:“报名,我在成都,有需要随时电话。”

  就这样,正月初二,刚从扶贫一线返回休整的袁莉,因为“百姓的需要”,又站在了抗击疫情的一线。

  袁莉和同事们负责成都绕城高速北星大道两个站口的防控点,24小时三班倒,检查过往车辆人员的身体状况。袁莉负责下午4点到晚上12点的一班,每天下午3点多到岗,次日凌晨1点多才能回家,那时的成都,天气寒冷潮湿,她除了每天坚守岗位,还在医院人手不足时主动参与医院预检发热分诊,主动报名参加成都市医疗备用小组……

  袁莉从没有停歇。

  疫情控制后,袁莉又走向石渠,她要迎接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战,2020年,袁莉助力石渠县顺利完成脱贫攻坚验收工作,完成了历史的突破。

  那天,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国歌时,心情激动的袁莉不禁热泪盈眶,“能够亲身参与到脱贫攻坚这个伟大的战役当中,我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对口支援的经历帮助我完善和成长,也是我人生历程中的珍贵点滴;对口支援走过的路、认识的人、做过的事都将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