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学会动态 我要投稿
《难经》脉针欧洲行
来源:瑞士华人中医学会 2019-05-13 [其它] [学会动态]
傅嵩青老师己亥《难经》脉针公开课

“当你知道了摸脉是在察其"气势",而不是拘泥于其"形",调脉是守在其"气"之所在,就会知道中医是听得见,摸得着,看得到的。脉是对应着经络经脉,对应着五行的水,会调脉调气便知道经典不虚,会自觉地再去读经典。这次不远万里,来到瑞士,就是希望大家能再次回到经典的学习中来,互相帮助,互相提高,使中医(脉针)在海外得到发展,否则我们就会落后,在脉针这个领域我们已经落后,而且已经相当落后了。在日本,有各种各样的经典学习班,每个月都要聚在一起,互相调脉,分享临床调脉经验,总结心得。我们中国人应比其他国家人做得更好,因为中医是属于中国的,是从中国传来的,是咱们祖先发明创造的……”

 

当傅嵩青老师说到这里,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掌声送给远道而来的师者,送给久居海外而赤子之心犹存的医者,也送给敬仰祖先智慧而不畏艰难的传道者!

 

己亥季春的欧洲,娇黄的蒲公英漫山遍野,陌野平畴黄绿交叠,雪山远峰,芷湖翠堤,宁静清明中生机无限。

应瑞士华人中医药学会和荷兰神州中医大学之邀,旅日《难经》脉针传承者傅嵩青老师经过十余小时的旅途颠簸,来到古老的欧洲,为学会会员、大学学员及旅欧中医师们进行了两场中文、一场英文,为期六天的继续教育讲座。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讲座,也是《难经》脉针在欧洲的首次公开线下课。

来自瑞士、荷兰、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德国的近130名临床医师倾听了此次讲座。

《难经》作为四大经典之一,被奉为中医圭臬,然而时代迁徙,现代已很少被医者青睐,甚至中医院校也将其作为临床选修课,非常遗憾。究其原因,在于文字桀奥,没有临床作基础的以经解经使经典愈释愈惑,失去了指导临床的意义。傅老师告诉大家,在日本各地都有《难经》研究会,每个月都要聚在一起,研读《难经》,有的医者能将《难经》原文流利地背出。流传在民间以难经为基础的《难经》脉法,以及人迎气口脉法,气口九道脉法在日本都有很好的传承和应用。这些以经典为基准的脉法、针法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更展示了中医天人相应之巧、之妙和之美的一面。

 

这次公开课的目的之一,即是将临床医者带回经典学习的大道中,离开经典的学习,中医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便是要交给大家步入经典之门的钥匙,以临床实际和疗效为基础,让实践者重拾信心,重新找回曾经在中医院校就读学习时的热情和激情;再次是要中医业医者重返中医思维,用中医的语言诠释中医,用中医的思维解决临证疑难。

 

课程中,傅嵩青老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中医气的层面的思维,脉是经脉和诊脉的合称,脉诊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从有形之脉察无形之气,摸脉扎针调脉调气为诊疗之务,守中致和在针灸调脉治气中的内涵,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察阴阳气血藏府八纲的具体应用和方法,并进行了实地操作练习。

 

 

对许多学习者来说,正确的摸脉姿势,浮中沉六部定位及五层脉的轻重都是陌生的感觉,《难经》69难虚实补泻法的脉型、配穴和应用让学员有了临床的基本调脉方法。课堂上热烈的讨论和互动,涉及到诸多中医的本源;经络的实质、经络脉气的循行方向;穴位的内涵等,许多概念和感受是颠覆性的,比如《难经》脉针的最高境界——鍉针隔衣不接触皮肤而取效的实证让学员大惑不解,傅老师演示鍉针的目的是告诉大家,鍉针是一个巨系统,是在清楚脉了解气的基础上使用的。鍉针治疗的应用与临床有效性与解剖、神经、内分泌等西医生理病理系统无关。所以任何试图以西医解剖生理为基础的形质层次上对中医的解释和研究以及应用都会越走越窄,步入绝境。抛开祖先的气、象思维,离开对气的关注和把握是不可能得到中医的真谛的。

 

一次讲座虽然在时间上结束,但留给学员的是时空层次思维和心灵上的永久的震撼。曾经的日子,被无知撑起的狂妄,让我们离经叛祖,自欺欺人,愈行愈远。当《难经》脉针带我们迷途重返时,心里有了对先圣的敬畏感,这样的敬畏让我们知道谦恭和感恩,用傅老师的话说即是谢天谢地谢祖先,感谢天地乾坤之气的蕴育,感恩岐黄祖先为我们民族乃至世界各族的繁衍而立下的绝学巨章!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