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传统医药 我要投稿
市场+政府为藏医药工业提质增速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19-03-08 [医疗] [传统医药]
 西藏自治区的医药工业以藏药产业为主体,这也是西藏医药工业的最大特色。藏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拥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藏医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中国“藏医药浴法”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藏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将藏医药产业列入自治区重点发展的“七大产业”,全区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10年的7.4亿元增加到2018年17.26亿元,年均增速为11.3%。

藏医药工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医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集中体现在行业规模、技术创新、产品质量、智能制造、供应保障等五个方面。

  行业规模。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有医药制造企业40家,其中藏药生产企业32家。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的医药制造业企业10家,上市企业2家。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8亿元,同比增长11.04%;实现工业增加值7.75亿元,同比增长8.1%;中成药产量2300吨,同比增长10.1%。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6亿元,同比增长18.38%;实现工业增加值约9亿元,同比增长16.1%;中成药2600吨,同比增长13%。

  技术创新。“十三五”期间,全区医药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认证工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过1亿元,共开展科研项目研究43项,取得专利13项、创新成果11项。截至目前,全区医药企业共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311个,其中藏药品种159种。22个藏药品牌产品获得自治区著名商标,2个获国家驰名商标。通过藏药材标准238个,其中国家标准136个,地方标准102个。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的藏药品种明显增多,达到50个。

  产品质量。“十三五”期间,区内企业加快推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发展藏药品牌,全区有23家医药企业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123种藏药材通过德国CERES(有机食品认证)质量认证, 58种藏药材获得美国、欧洲“通行证”,并通过加拿大GMP认证复检。

  智能制造。自治区积极推进藏药产业智能制造,不断推动全区医药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2018年经济和信息化厅积极支持奇正藏药集团申报医药智能制造项目。目前,奇正藏药集团申报的“基于自主核心智能装备的藏药外用制剂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已经专家评审通过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项目总投资8080.59万元,争取到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资金450万元。

  供应保障。全区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大宗常用藏药材和名贵濒危野生藏药材的繁育、栽培、种植、推广力度,截至2018年共扶持藏药材生产种植项目11个,下达扶持资金1410万元,种植藏木香、螃蟹甲、独一味、灵芝、桃儿七、枸杞等药材品种10余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藏药材的生产供应。

藏药产业发展面临的五大问题

  西藏自治区是藏医药的发祥地,全区藏药产业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西藏自治区发展藏药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藏药材资源日益短缺。近些年随着藏药市场化步伐加速,野生藏药材采挖量急剧加大,加之保护措施不利,野生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野生藏药材资源量明显减少,部分名贵药材资源面临枯竭,常用大宗药材紧缺。与此同时,藏药材人工繁育、栽培、种植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无法满足产业规模化生产需求。

  质量标准建设滞后。藏成药制剂工艺、质量标准以及疗效验证、安全性评价等藏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国内符合藏医药自身理论和实践特点的藏药质量审评标准体系缺乏,制约了藏药产业标准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

  企业市场竞争力弱。2018年工业总产值过亿元的医药企业仅有4家,其中奇正藏药6.44亿元、甘露藏药3.67亿元、诺迪康药业3.17亿元、藏药集团1.19亿元,其他企业的产值均为千万元级别,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不足。

  人才缺乏创新不足。由于西藏地理气候因素较为特殊,难以吸引区外专业人才进藏工作,加之区内藏药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有限、学科分类单一、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较低,导致藏药企业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不足。

  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检验检测资源缺乏,全区仅有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一家自治区级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类别多,检验周期长,为全区医药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能力较弱。药材交易体系建设滞后,企业收购药材多为从散户直接收购,购买药材渠道分散,未形成统一的药材交易市场。

多举措助力藏医药工业健康发展

  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总体来看,藏医药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保障原材料供应。全面开展藏药材资源普查,掌握全区藏药材资源的品种、分布和储量,有针对性地开展藏药材种植繁育保护工作,构建藏药材种植和保护开发体系。重点开展藏药材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加快建立藏药材种植、养殖基地,推广普及GAP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自治区藏药材种植、栽培、采收、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规范要求和控制标准体系,指导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藏医药领域重点方向、关键技术,加快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中试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集中支持藏医药健康产业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突破藏药生物医药领域核心技术。依托藏医药品牌,重点发展基于经典名方及疗效特色明显的藏成药,推动传统名优产品二次开发及重要新剂型的开发。大力推进新药创制,构建藏医药从新药研发、药物分析测试、转化医学研究到临床前药效和安全性评价服务工作体系。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培育重点骨干藏药企业和特色优势藏药企业,做大重点骨干藏药企业,做强特色优势藏药企业,打造知名藏药品牌。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鼓励区内医药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控股等多种形式整合上下游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鼓励支持品种、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打造大型医药集团。

  加强质量监管,健全服务体系。严格执行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推广质量控制、自动化和在线监测等技术在藏药生产中的应用。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推广应用先进质量控制技术,改进产品设计,优化工艺路线,完善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加快推进藏药区域性标准建设。加强藏药材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使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中药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张军)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