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治疗女童性早熟
来源:岐黄民间传承 2019-01-28 [中医临床]
作者 / 刘签兴 河北中医学院 编辑 / 钱秀华 ⊙ 校对 / 刘刚

王某,女,7岁,2013年3月18 日初诊。主诉:双侧乳房胀痛,不可触按21天。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在某省儿童医院检查:睾酮小于0.025ng/ml;左卵巢内见4个直径大于4毫米的卵泡,右侧可见3个大于4毫米的卵泡,双侧乳腺回声减低区。刻诊:患者月经尚未行,平素易生气发怒,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辨证:肝郁化热,气滞痰凝。治宜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6克,白芍4克,夏枯草6克,川楝子6克,天花粉4克,生牡蛎6克(先煎),王不留行4克,荔枝核6克,丹皮4克,橘核6克,山慈菇6克,甘草3克。7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26日二诊:乳房较前明显变软,按痛减轻,余无异常。遂依原方去丹皮,加白芷3克,瓜蒌4克,继服10余剂。

    

4月22日三诊:察其右侧乳房外观正常,可触及乳核;左侧外观乳核可见,较前明显减小,余无明显不适。乃于二诊方基础上去瓜蒌、白芷,加炒麦芽6克,以收全功。

 按:性早熟,指女孩8周岁以前、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周期发生在10周岁以前的内分泌疾病。本病往往给家长及患儿带来不良心理影响,且患儿后期发育常落后于正常儿童,故应予以充分重视。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杜惠兰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认为性早熟病在天癸冲任,源在肝肾。小儿生长发育时期,由于“肝常有余,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容易出现肝肾的阴阳失衡,若肾阴不足而相火偏亢,则会出现发育提前的情况。

    

若肝气不疏,伤脾生湿,肝郁化火,表现在上则为肝风携痰湿而动,顺肝经上逆,至乳而结,遂发为肿大的乳核;在下则湿热下注,使肾中安潜之相火妄动,相火内扰,则使冲任满溢,天癸先期而至,发为月经。

    

而现代社会小儿偏食、蛮补现象日趋严重,使小儿纯阳之体内蕴火热痰湿,加之其心理受外界影响的原因,这些均促使了女童性早熟的发生。

    

此患儿月经未行,仅表现出一派肝郁化热,气滞痰凝之象,故而杜惠兰取柴胡、川楝子、白芍等疏肝清热以顺其少阳之气;用橘核、荔枝核、山慈菇、王不留行等药以软坚散结,疏通乳络;因夏枯草平肝解郁,清利厥阴血脉为最,且长于清热散结,以其配丹皮清血分伏热;而生牡蛎一味的应用,实为此方之妙笔:

    

一则借其潜降之性,滋敛肾阴以潜纳浮阳;二则借其软坚散结之力兼以清热止肿痛;三则利用其“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之性以治痰,防止痰随火走而为患。

    

此外,在治疗中还注意顾护脾胃,加用白芷醒脾胃以安固正气。

 

 

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

作者 / 1夏隆江 2肖挹

1成都市儿童医院中医科

2四川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童10岁前来月经。随着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环境污染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占小儿内分泌疾病的第二位,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疾病。笔者应用中药三草汤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3例为2001~2003年在我科门诊病人,除外误服避孕药,肿瘤等所致性早熟。其中年龄4~5岁4例,5~6岁4例,6~7例9例,7~8岁6例。

 

临床表现:23例均有一侧或双侧乳房增大,可触及增生的乳腺组织。8例阴道分泌物增多。3例月经来潮。盆腔B超示10例一侧或双侧卵巢增大(容积>lml),4例子宫容积增大(>2.5ml)。

 

病例标准:全部符合《小儿内分泌学》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服用三草汤:夏枯草10克,龙胆草8克,早莲草15克,生地15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青篙10克,女贞子10克,地骨皮10克,丹皮6克。由广东一方制药生产的免煎中药配方,用150ml沸水冲化,每日一付,分三次服用,每次服30ml。二月为一疗程。

 

3.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乳核及阴道分泌物完全消失,月经停止,B超显示正常;显效:乳核明显缩小、变软,但未完全消失,B超显示子宫和卵巢缩小;无效:乳核无变化或继续增大,B超无改变。

 

治疗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17例痊愈,3例显效,3例无效。未痊愈患者于原方加用龟板、桃仁、赤芍继续治疗一疗程后3例痊愈,1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0%。

 

4.讨论

 

小儿性早熟在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历代文献中亦无治疗相关疾病的记载。但根据中医理论,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阴阳易出现失衡的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这说明了人体生殖、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与肾的精气充盈密切相关。由于现代儿童营养的改善,疾病的减少,过服蜂王浆、花粉、初乳素等含有性激素的滋补品,环境污染和社会媒体与性有关的内容的影响使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提前启动等诸多原因,使肾阴尚未充盛的儿童的肾气过早充盈,气旺化火,肾阴又相对不足,无力制约,于是出现相火偏亢而致早熟。根据临床观察,性早熟儿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的征象。因此,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滋阴泻火方药“三草汤”治疗小儿性早熟取得了满意效果。方中夏枯草、龙胆草泻肝火以疗因水不涵木而致的肝阳上亢;旱莲草、生地、知母、女贞子滋肾水而抑亢阳;黄柏、青篙、地骨皮、丹皮泻相火而使肾水得宁。诸药合用能起到滋阴潜阳、泻火散结的作用,使肾的阴阳恢复平衡,从而起到治疗作用。第二疗程考虑虚火消灼阴血而致癖结,从而使病程迁延,故用龟板、桃仁、赤芍育阴凉血、活血散结。上述处方治疗小儿性早熟的确切药理作用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年1月第1卷第1期第92页)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4-05-14第4096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