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简便验廉!解常见病,也救疑难重病!看福建这个县城如何让中医药“火”起来
来源:福建卫生报 2024-04-03 [医疗] [医疗资讯]
在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社会氛围下,宁化全县一股劲儿,将源自生活、源自群众的中医中药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用之于民。

建设中医经典病房

“哪怕亏,也要提升中医药防治重病的能力”

入门三株青翠的当地药材三叶青,牌匾上六个金色的大字“中医经典病房”是清代宁化籍书法大师伊秉绶的隶书;进入病区,空地上的古太极先天八卦图映入眼帘;再走到病房,每一间都以任督二脉的穴位命名,别具一格;在五音治疗室,模拟的星空下,随着宫、商、角、徵、羽调试音乐的缓缓流淌,患者的五脏六腑及全身得到调理。

这是宁化县总医院中医院区的中医经典病房。中医药传承几千年,留存的经典不只典籍,更有疗效显著的经方与博大精深的文化。

 

江西石城的温大爷因胃部恶性肿瘤吞咽困难,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排黑便5个月,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余,无明显改善,慕名寻到宁化县总医院中医院区中医经典病房。

住进中医经典病房后,中医运用六经辨证,中药汤剂内服以温阳健脾止血,清热燥湿治疗,配合针刺、红外线、耳针、穴位敷贴及五音疗法等。

1天后,温大爷上消化道出血止住了,大便转正常黄色,身体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回归经典,用好经典,将经典回归临床。该院中医经典病房于2023年7月启用,是全省首家县级中医经典病房。

中医经典病房以中医经典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中药内服、中医外治、五音疗法、导引术锻炼等纯中医疗法,辅以针刺、灸法、贴敷等中医特色方法,主攻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病。

 

 

宁化县总医院副院长熊益居坦言:

开设中医经典病房前,我们到省内外调研过,很多医院担心会亏损,一直不敢做。

我们则认为,我们有责任让中医、中医院、中医师回溯本源、回归本位,让老百姓看病就医变得更容易更实惠。

因此,我们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亏,也要打造中医经典病房,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能力,提高县域中医药服务水平。

 

目前,该院中医经典病房收治过肺炎、肺部真菌感染、高热不退、慢性心衰呼衰、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肿瘤等疑难危急病患,出院病人好转率为98.61%,急性感染性疾病治愈率达100%。

据介绍,开科以来,病人满意度在94.83%,居全院之首。服务辐射面不断扩大,收治了江西省、莆田市等三明区域外病人。当中,首要因素是疗效好。其次,患者经济负担明显减少。对比同期全院内科系统科室出院病人所花费用,中医经典病房出院病人平均费用降低近50%,平均自付费用降低了66%。

 

 

打造“治未病”小镇

让中医药在基层结出“常开的花”

在治平畲族乡的公路边,赫然矗立着这样的广告标语——“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病后防复”。这是中医治未病核心思想,近年深植于基层群众心中。

治平畲族乡是宁化县2022年以来打造的第一个中医“治未病”小镇试点单位,4000平方米的畲药谷,80平方米的畲医畲药馆,升级完善的中医馆、中医阁,频繁出现在集镇上的中医义诊摊位都散发着这个“治未病”小镇的活力。

而这治未病活力的内涵在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领到这项任务的是“先吃螃蟹”的宁化县总医院康复科主治医师邱建清,2023年他挂职治平分院副院长,驻点一年。

一年里,邱建清和同事邓建峰医生帮助治平分院从原有开展11种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新增到24种。越来越多乡亲知道中医不只有内服的汤药,还有埋线治疗、小针刀等疗法,而且这些就在自己“家门口”。

“上午忙诊治,下午就组织中医义诊,或跟随家庭医生入户巡诊,跟着乡村医生随访。一年来,我们完成了4583位村民的中医体质辨识,建立了村民的中医健康档案。中医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辨证论治,对当地医生为乡亲拟定后续健康管理方案也有参考作用。”邱建清很欣慰一年的稳扎实干,结出了“常开的花”。

65岁的雷阿姨就是其中一位。2023年,她多了一份中医健康档案。在治平分院,一台中医体质辨识仪上记载着她的形体、常见表现、心理、发病倾向等体质特征。由中医体质辨识仪评估得出,她倾向于血瘀质,并给出调节方法。

“之前血压经常不稳定,中医帮我稳定了很多。”雷阿姨感激地说。

要让村民用得上中医药,也要让村民愿意用。为此,宁化县创新中医“治未病”机制,在治平试点中医药医保打包支付,从当地常住的参保人员中按每人800元标准整体打包给治平卫生院作为“治未病”资金,分病前、病中、病后进行中医健康管护。同时,鼓励村卫生所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将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宁化县总医院院长钟建平表示:

治平畲族乡治未病小镇是一个试点,有效减少了村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累计服务人次和中医药业务收入占比。接下来,我们希望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下去,继续开展“一室一院”结对协作,有效创建中医数据化健康档案,继续下沉中医医疗资源,全面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

 

 

全覆盖 促提升

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守护百姓健康

彭坊村是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的一个下辖村,距离县城45公里左右,周边村民日常看病取药,会选择就近的村卫生所。

2023年,宁化县总医院升级打造的56个村卫生所中医阁中就有彭坊村卫生所中医阁。

宽敞明亮的大厅,崭新的宣传栏、宣传海报,先进的中医诊疗设备,诊室、药房、治疗室、中医理疗室等一应俱全。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和县城的中医诊所,没啥区别。”

数据显示,到2023年底,宁化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中医馆全覆盖,全县100%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10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90%村卫生所可以开展6项以上中医适宜技术。

除了固定在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村卫生所的中医阁,对于偏远山村的群众,更需要的是,能切实提供“简便验廉”中医药服务的医生。

在距离县城56公里左右的深山里,茂密的竹林下有一座破旧的房屋,住着一对老夫妻。爷爷是高血压患者,经常腰痛,奶奶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年,行走困难。他们的健康问题全靠每月定期入户的医生团队解决。

翻过蜿蜒盘旋的山路,穿过芦苇丛生的小道,1992年出生的瘦弱女村医杨彩琴每月定期到老人家中。独自入户时,她的代步工具是一辆六七成新的摩托车,随身诊疗包里常备着艾条、火罐、贴膏等。

彭坊村卫生所医生杨彩琴骑着电动车,背着药箱独自入户

“入户能做的中医干预比较有限,帮群众做穴位贴敷、艾灸等。在村所中医阁,我们已经能开展11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又更多一些,种类包括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熏洗等。”杨彩琴说。

扎根基层工作三十多年,钟建平深知,每一个乡村医生都是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的传播使者,是中医药实践技能的“一线”操作者。要让老百姓真正在家门口享受把脉问诊、遣方用药、刮痧拔罐、推拿艾灸等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当务之急是提高基层医生的中医药诊疗能力。

钟建平介绍

我们努力为基层医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宁化县总医院成立了1个全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每季度组织全县中医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选派名老中医定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坐诊及业务指导,每周集中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知识。

同时,成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组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师资队伍,完成了2期乡级中医药人员培训、4期村级中医药人员培训,且培训后的理论考试及实操考试的合格率都达到100%。

此外,宁化县总医院早在2021年就引进中药处方库管理应用系统“方剂宝”,打造共享中药房。

村民在乡镇分院开的药,统一由宁化县总医院审核、调剂、代煎。一方面处方标准化,提高中医诊疗效率,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方面方便群众,可统一配送中药到百姓家。据统计,2023年,“方剂宝”辅助开方4230人次,流转处方3225张,中药代煎1033人次,配送总剂数16181剂。

如果搭建一个宁化县的沙盘,每建设一个中医经典病房,每打造一个治未病小镇,每建设一个中医馆,每升级打造一个中医阁……各插上一面旗子,你会发现,“疑难大病到总院,常见病在‘家门口’解决”的图景就在眼前。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