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医疗资讯 我要投稿
中医馆共同体绘出健康“同心圆”
作者:张霄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03-26 [医疗] [医疗资讯]
为指导和规范中医药社会化办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汇集全国中医馆领域管理人才,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服务能力建设,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

在陕西西安,每天早上七点多,西安益群中医馆的门外就排起了长队;在广东广州,欧婆婆来到固生堂广州东湖分院一次后便认准了这里,之后一家三代都成了固生堂广州东湖分院门诊部的“粉丝”……在老百姓对中医药服务与日俱增的期待中,中医馆乘着政策的东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织密织好基层中医药服务网。

为了不断完善中医馆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自2017年3月成立,整合海内外从事中医馆及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公立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及其他相关机构组织构成的产业团体,共同秉持着“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初衷,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

解民忧:筑牢基层中医药“医疗网”

“方便看中医,放心吃中药”一直是老百姓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期待。《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要支持企业举办连锁中医医疗机构,保证社会办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和政府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该政策的发布为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带来了一股春风。

“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是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与公立中医机构形成互补。政策支持下,中医馆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促进中医馆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现任会长、固生堂中医集团董事长涂志亮表示。

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馆共同体秘书处单位,固生堂开始了中医馆连锁化的探索,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多元化、多样化的中医药选择,打通基层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

“之前有朋友向我推荐国医大师葛琳仪,但一直挂不到号,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就看上了葛老的号。”今年46岁的马女士,因一个月来持续咳嗽,多方求医用药依然没有好转。经朋友推荐,得知葛琳仪将会在家附近的固生堂杭州沁园分院出诊,她早早就来到诊室外等候。面对慕名而来看诊的患者,葛琳仪会耐心询问每一位患者的情况,深入了解病情后开具诊疗方案。

这是固生堂积极探索推动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一个缩影。为了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固生堂已与广东省中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近20家三甲医院及中医药院校建立医联体。截至2023年12月,固生堂在全国16个城市开设超过60家线下中医诊疗机构,门诊量突破600万人次,累计服务超1800万人次。

“我们通过将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省市级名老中医邀请到固生堂出诊,推动优质医师资源下沉基层,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落地实施,让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上名医。”涂志亮表示。

传医心:延续名老中医“医者情”

把中医专家看作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基层民营中医馆留住人才的关键。2022年10月起,固生堂逐步建立起各地各区域专家委员会,并在2023年12月,固生堂全国专家委员会正式集结。

“全国专家委员会平台的成立会让全国中医药智库的力量更集中,实现国医大师与基层医师的全面联动。”涂志亮介绍。固生堂全国专家委员会由50多位顶级中医专家、国医大师、全国和省市名中医组成,定期组织委员会成员开展学术会议、研讨会及座谈会,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基层中医馆,不仅需要名气高的名医坐镇,更需要青年中医的新鲜力量。固生堂打造名医传承工作室,青年医生在基层门诊担任全职医生后,与名老中医建立“师带徒”关系,3年跟诊出师,5年持续以名医团队出诊,既为专家提供8年的团队持续收益,也推升了基层医生的中医思维和医疗水平。

青年医生李佳曦作为其中的一员,在跟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我们一边跟着名医学经典,一边参与临床实践、接诊行医,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临床实践能力。”李佳曦说,“在基层中医馆学习,我们也会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类病症,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传承名医名师的相关技能。”

目前,固生堂已在全国搭建超50个名医传承工作室,形成了成熟的“跟师学习、理论学习、临床实践”师承培养模式,成功搭建了由“老、中、青”三个梯队组成的中医人才队伍,使名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得到充分的继承和发展。

焕新生:打通中医药现代化“快车道”

好药是医者的“善事之器”。作为民营中医馆,西安益群国医馆的办馆宗旨从“本草求真”升级为“本草求珍”,对中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安益群国医馆总经理、副主任药师高英选说:“在中药药品采购和管理环节,我们严格把控人员的队伍设置,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有药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士。”

然而,面对2023年一年18万人次的门诊量,西安益群国医馆面临着在中药调剂、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时候就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保证中药的可追溯化、中医药服务的标准化。”高英选说,“中医馆的发展要跟上现代科技进步的步伐,我们也在试图探索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药服务。”

在互联网的热潮下,固生堂打通线下医疗机构及线上服务,逐步形成OMO(线上并线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率先将连锁餐饮服务业的标准应用到中医门诊服务当中,走在了国内民营医疗服务的前列。借助互联网,固生堂不仅可以精准记录患者线上线下诊疗全流程数据,如处方量、饮片使用量及用药反馈等,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抽象的中医诊断图像化和数据化,为医生提供辅助性判断。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固生堂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医诊疗服务特色的智慧创新平台,推动中医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改造升级。

与此同时,通过自身沉淀多年的药品供应优势,固生堂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药品物流配送网络,实现了大部分城市次日达、偏远地区隔日达,让患者“看好医,买好药”。

在西安益群国医馆总经理高英选看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名医,良药,好服务”依然是衡量一个中医馆是否优秀的标准。“要想让中医馆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服务’与‘人才’双管齐下,更好地体现中医优势的临床价值,让百姓放心满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中医馆的崛起带来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中医馆共同体正凝聚起全国中医馆领域管理人才,以中医药为核心,共同为百姓健康福祉服务,画好百姓健康“同心圆”。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