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不基层不中医,基层中医是中医走到现在的根本
来源: 医馆视界 2018-09-28 [其它] [国际论坛]
中医之所以还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在基层有大量的传统中医医生,他们用中医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这才是中医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

1,不基层不中医

 

 

中医是生长在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朵奇葩,一朵哪怕在熊熊大火中燃烧,也依然屹立不倒的奇葩。

 

而每一个中医人,都是这朵奇葩上结出的果实,同时又是不断将中医精神与实质双重价值绵延永恒的功臣。

 

有人就曾说,每一个优秀的中医都是一个奇迹。虽然社会存在一些胡说八道、滥竽充数的中医群体,但并不能掩盖真正中医的光芒。如同邪不胜正,人心正善,必当奇迹永存。

 

而中医,它来源于基层,没有基层,中医不过是无根的浮萍。从古至今,那些支撑起中医大厦的无数脊梁,也是代代从基层走出去的优秀中医。

 

基层是中医发展第一线,也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也是健康中国的根基。毕竟中国13亿多人口,有9亿多是农民,中医不应是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而应是融于生活的触手可及,纵使老百姓不懂其中的奥秘。

 

曾有数据显示,国家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占国土面积10%的城镇中,为25%的少数中国人服务。而90%的乡村地区缺医少药,卫生服务很落后。没有基层,国也不国。

 

目前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任务就是争得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没有全民健康,则根本实现不了全面小康。没有中医,则根本无法实现全民健康;没有基层,更谈不上全民,那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

 

国医大师王琦就曾说,“国欲兴其势,必先固其本。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重心、基础、活力应该在基层。”这些年,他无论临床带教还是科普宣讲,始终没有离开基层,他以实际行动奔走呐喊,基层是中医药的主战场,广大基层中医药人员正是生力军。

 

董洪涛先生也曾说过,中医最明显的特点以及其生存的根本在于能治病。至于中医的理论如何高妙,其理法方药如何精微,这些都没有说服力。一个不能治病的医学,将会被历史淘汰。而中医之所以还没有被淘汰,是因为在基层有大量的传统中医医生,他们用中医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这才是中医走到现在的根本原因。

 

2,大有作为却成殇

 

基层中医很苦,但也很有成就感,他们是最能跟百姓打成一片的医生群体,是最能体验质朴本善的人间大爱的群体。演绎的故事更纷繁,受到的震撼更无穷,在百姓眼里,他们是行走人间的菩萨。

 

如@陈大夫所说,作为在基层的中医医生,最能够了解普通百姓对中医的需求,最能与疾病进行彻底的交战,对中医的宣传也最直接有力。他建议,应该通过基层中医医生的努力,让大家明白中医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负面的舆论最终只会成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然,这其中不仅要求基层医生的医术过关,还要求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和一定的科普教育能力。

 

何况现在的农村,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健康意识和城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中老年人,所以患上慢性病的人更多,中医大展身手的地方更多,中医药在基层大有作为。

 

只是明明知道,中医在基层大有作为,可是由于制度及生存发展的现实,并没有很多中医人才甘愿前仆后继坚守这个环境。近年来,基层中医药人才缺乏已成普遍现象。

 

“数十年来,中医人才的储备量达不到目前需求量的1/5。很多基层中医馆硬件设施很好,但缺乏中医人才;大型综合医院想建中医科、国医堂,还是缺中医人才。据了解,每年国家培养的大量中医相关专业毕业生,考研、读博的大约占20%;做医药代表、保健行业的大约有40%;考公务员或经商的大约有20%;最后留在医疗岗位的≤20%,而这2成中,最后坚守在基层的<10%。”相关人士曾分析说。

 

这样就造成了,在而今中医医疗机构的业务门诊中,真正应用中医药辨证论治来疗疾袪恙的很少很少。很多基层卫生院根本甚至没有中医药,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基层,所从事的基本都是西医的工作。即使是到了有中医药的基层卫生院,也因中医师的工资待遇普遍低,而慢慢转变为西医了。

 

有业内人士介绍,在他的家乡,很多老人来就诊,提及中医的时候,都说中医好啊,中医治本,对于调理身体是很好的,还会回忆一大堆自己被中医治好的往事,但最后总会感叹一句:可惜现在这边都没有中药了,想要调理也只能去很远的地方抓中药。

 

可以说,随着基层中医人才的凋零,中医在慢慢远离百姓的视线,留下的是他们尚不自知的生活“中医”,而医疗似乎不再是中医的标签。

 

 

3,当务之急是民间

 

XDD曾指出,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中医药在基层有优势,能作为,是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所在。

 

国家及各地颁发的系列政策中,也时时不离强基层,补短板。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早就提出“持续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管理水平”,将基层中医药作为未来工作重点之一。

 

如专项性文件,《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三五”行动计划》则明确规定,截止2015年底,96.9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97%的乡镇卫生院、80.9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60.28%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虽然落实与理念还有一大截的距离,但有宏观的顶层设计在,加以时日的部署和积淀,随着更多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相信一切会变得越来越好。

 

希望在向好的环境下,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能投入到基层,毕竟那是一线中的一线。如坚守基层的中医贠克强所说,中医理论和技能的高低跟诊病环境没有一点关系,并且基层由于疑难杂症怪症较多,基层中医更能得以锻炼和提升,故常言“好中医在民间”。

 

同时为了留住这些人才,希望国家能探索相关机制,出台利好政策,以提高基层中医的工资待遇,以鼓励基层中医安心扎根农村基层工作,促进基层中医乃至中医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而为了迅速弥补人才的不足,当务之急则是,国家主管部门应该行动起来,抢救及发掘民间中医的瑰宝,不致有着百年口碑的民间中医沦为消亡,给国家带来莫大的损失。

 

希望《中医药法》及其配套文件,今后能在不断完善中,给民间中医一条生存延续的阳光之路,破解基层中医“夹生”的局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