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追溯中医根脉 开拓生命科学新境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0-24 [其它] [国际论坛]
•学习中医源头的道家思想,学懂中医药是知其然,学懂道家思想才能知其所以然。 •把对经络穴位研究作为突破口,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气的运行规律,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突破口。 •运用象思维把握药性,指导药物研发,提高临床水平。

 

中医有文化和医学双重属性。笔者认为,只有从源头上做好传承,用自身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弄清楚讲明白自己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医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才是发展的可行之路。

中医的世界观

《道德经》第41章里,将人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将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中医大夫分为上工和下工。

“天人合一”是中医药学蕴含的核心思想之一,可从以下6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

一是天理。什么是天?一般说到“天”时,指自然及其运行规律,这是不全面的,没有把人摆进去。中国人说“天”时,既包括了人,也包括“理”,天理不分。天不仅指客观的物质世界及其运行规律,还指“理”。如宋明理学的理气说,以理统气,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即理”“致良知”等等。

二是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的身体结构、经络、脏腑等都与自然宇宙同相,是一个小宇宙。

三是人体生命动力之源在于天、地和人身体内部共同作用。

四是人的气机运行符合子午流注。

五是人体体内气机与自然之气相互交流、贯通。如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对人体的影响也不一样,身体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六是居住环境对人的影响。《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由于居住地区不同,人们受自然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影响,形成了体质上的差异,产生的疾病也有一定区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中医理论的核心是精气(炁)神。现代科学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与信息构成,与精气(炁)神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中医药从源头上讲,思想理论体系上继承道家为主。《道德经》《庄子》《黄帝内经》都是道家思想经典。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为宇宙生成演化论。对人体生命来说,道家认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这样由无到有的过程;大自然创生的过程是“由无到有”,人的生命是遵循天地创生的程序进行的。

反过来,道家认为可以炼精化气、练气化神、炼神还虚;通过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脱离生命规律的掌控而返回宇宙本体,实现从有到无,这是道家了不起的地方。精气神是宇宙演化过程中赋予人体生命的核心要素,也体现了宇宙的本质。道家将天道与人体相贯通,并创造性地发现了从“精”到“炁”,从“炁”到“神”,从“神”到“虚”转化的规律和方法,这也反证了老子宇宙生成公式的正确性。

这个方法就是为道之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是显性的,属于正常的教育体系,从小学一直到大学研究生以及社会实践,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是大众化的,通过思辨、领悟获得各种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道,是隐性的,不在正常的教育体系内,通过特殊方法传承,只有少部分人能真正掌握,以“寂然不动”为手段,达到“感而遂通”之境界,获得能量、信息,不断提升自我境界。

两种学习方法,得到不同的成果。“为道”之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上药三品,神与精气。在上士和下士的眼中,世界是有本质区别的。世界是形上和形下的统一体。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以道统器,道器合一。

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要把握的关键点

气血。气是中医药大厦的基石。在西医中没有气的概念,只有血的概念。人体生命动力既来自于心脏跳动,也来自于气的运行。人体有两大循环系统:一是血,一是气。对于血来说,心脏可以称为血海,所有大血管的源头都在心脏,由此将血液送往全身;就气而言,丹田所处的位置又称为气海,所有的经脉直接或间接都与丹田有关,气由丹田送往全身。心脏是血的泵,丹田是气的泵。

而气的运行动力是中医独有的理论才能说明。“气血淤阻,病由之生,气血通则病自愈。”气、血是健康的两大要件,人会生病都是气血出了问题,西医仅是在血的方面下功夫,而不懂对气的诊断,无法通过调理气来维护健康。

药性。中药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是发挥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药物的生物成分不是它的全部。中药里的“气”是以能量状态存在,其功效无法完全用化学成分说清楚,必须从能量角度或在气的层面加以理解。

象思维。古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中医药中运用了大量的象思维。象思维能更完整地说明药性。药象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是认识与应用中医药的重要思维模式。药象,包括药物的外形、质地、颜色、气味、部位、习性、生产环境等自然特性。象思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气机的生命观。从药象和能量的层面认识中医药,是中医药的优势,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手段,对中药药性从“分子”“组分”“功能团”等层面,探讨“药象”构成与“药效”成分等物质基础之间的关系,可以指导开发新的药物,提升临床应用水平。

气脉、穴位。人体有奇经八脉,十二经络,360多个穴位。在人体的经脉里面,奇经八脉接通天地能量,十二经脉管理人身磁场,奇经八脉有调节、支应十二经脉的作用,奇经八脉像湖海,十二经脉则像河流。

进一步开拓生命科学新境界

身心是互相影响的,中医对此认识极为深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恬淡虚无是境界,精神内守是方法。《黄帝内经·素问》所说的“精神内守”,不让气外驰,正常情况下,我们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感官向外追求使人体能量呈发散状,会不断耗气,因此要“收视返听”,以防精气动摇耗损。

中医以道家文化为根脉,从精气神三个层面把握人体生命规律的优势挖掘得远远不够,要在这个领域取得突破,必须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中医可以为西医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重要指导,而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西医也可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两者结合会进一步开拓生命科学的新境界。

一要学习中医源头的道家思想。学懂中医药是知其然,学懂道家思想才能知其所以然。通过为道之学,提升能量层级,达到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对世界的本质有更深刻的体察和认识,对于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要把对经络穴位研究作为突破口。经络穴位是实体性的存在,但运行于其中的气是属于更高维度的存在,用现代科技手段破解气的运行规律,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突破口。

三要运用象思维把握药性,指导药物研发,提高临床水平。用象思维获取的药性信息更为全面,加上现代科学方法配合,深入总结中药的“象—效”规律,可以为药物分析、用药实践提供指导。

 

 

作者:甘肃省庆阳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李隆基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