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国中医药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杨梅:爱是工作的原动力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3-09-28 [教育] [中国中医药教育资讯]
“一个好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迸发出使不完的劲”——

 

9月4日上午8时许,云南中医药大学呈贡校区弘毅楼1304教室内,不时传出学生们的欢笑声。两个班近百名新同学正在这里聆听他们来到“云中医”的第一堂专业基础课——《中医基础理论》。授课的老师,是刚刚获得“2023年云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杨梅教授。

两节课结束后,几位学生赶忙冲到杨梅面前,围着她不断地提问,杨梅微笑着一一解答。此刻,她的手机中,收到了几十个同学的申请添加微信好友的请求。

“杨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课讲得生动有趣。我想让她给我推荐几本书。”“杨老师学识渊博,又没有架子,我想问问她想考研的话,现在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我身体不舒服,想咨询一下杨老师”……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围堵”杨梅的原因。一旁的杨梅含笑不语地看着孩子们,满眼的怜爱与温暖。

“以前学生们都很怕我,说我太严厉。我至今都记得曾有学生站在我面前,低头颤抖着说不出话的情形。那时,在我和学生之间,仿佛有一层看不见的隔阂。”杨梅说。

那么,杨梅是怎样破除这层隔阂,走进学生心里的?

 

爱学生的严师

杨梅,1964年生,云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教学名师。1986年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现云南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

步入教育工作的杨梅怀揣着满腔热忱,积极探索为师之道,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指引下,她每天认真备课,把临床实践经验和广泛涉猎到的医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课后还进行总结反思,不断努力改进教学方案。彼时的她认为,老师应当高度为学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确立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做一名严师。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脚步,杨梅所教授的中医诊断学成为学校最早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并因此获得多个奖项。“那个时候会用电脑都是不得了的事情,但我认为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是教学发展趋势,就及早迈出了这一步。”杨梅说。

杨梅很注重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改进教学方法。针对有学生反映的中医诊断学课程中诊法部分知识点较多、记不住的苦恼,杨梅组织教研室教师编撰了《中医诊断学精要》,将知识要点以图表方法呈现出来,便于记忆,深受学生喜爱,几乎人手一本。2014年应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杨梅所在教研室又出版了《中医诊法辨证思路及能力提升》一书,在原来图表归纳总结基础上补充知识运用,对要点进行解析。这本书也成为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要教辅教材,被大家复印传阅。“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相互成就的一个过程。”杨梅说。

杨梅的潜心付出获得了学校师生广泛的认可与赞誉。老师们认为她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学生们对她授课的评价也很高,认为她很优秀。

岁月漫流,鲜花和掌声化作杨梅身上一个个闪亮的勋章:2009年荣获伍达观教育基金优秀教师杰出奖;2012年、2014年荣获云南中医药大学“红云园丁”优秀奖;2013年获云南省教学名师称号;课题“傣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实践”获云南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我一直不觉得自己的授课方式有什么问题,对学生严厉一点没什么不好;直到有一天,一个学生点醒了我。”杨梅说。

 

触动后的转变

37年的教师职业生涯中,一名学生的一番话,曾在杨梅心里掀起不小的波澜。

“一次我在公交车上偶遇一名学生,寒暄中她对我说:老师,您的课讲得很好,但是您太过严厉,不够亲近,我们都怕您,和您有距离感。”杨梅回忆道。

这个学生鼓足勇气的直言不讳,带给杨梅很大的触动。“其实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学生怕我,和我有隔阂,有时候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总觉得自己是真心实意地爱学生,一直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杨梅说。

那以后,杨梅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以前缺少和学生的交流。只有和学生敞开心扉,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活跃的创造性充分释放,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本领。她开始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努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课后她也积极和学生互动,带着同学们开展义诊、各种实践活动,赤诚的关爱与温暖将她与学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学生为中心

“新知识层出不穷,要想不误人子弟,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创新思维。”秉持这样的观点,杨梅带领团队教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中医教育模式及教学方法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师古不泥古的创新型中医人才。

他们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学生通过线上的“雨课堂”软件完成课堂测试、课件回顾复习、弹幕讨论疑难问题等任务;再建立微信群开展线上咨询、答疑解惑、日常交流等活动;最后结合线下教学,在教室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自主授课活动,采用讨论式、情景模拟式、问题式、案例式、辩论式等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主动权和支配权,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升。

“2018级佩衡班的学生曾经组织过一次病例分析教学,他们通过正反两方对垒的形式,对同一病例给出不同的诊疗方案。每个人都热情地参与其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开心活跃的氛围中就掌握了知识点。我至今都叹服这些学生‘脑洞’真大。”杨梅讲述。

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深入实施,杨梅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巨大力量。“学生们活跃的思维方式、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运用新信息技术的超强本领,总是带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启发了我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形式,提升了我们的教学水平。”

而更让杨梅惊喜的是,师生平等的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渐构筑起她和同学们之间的亲近关系:他们越来越喜欢找她请教、谈心聊天,请她帮自己和亲人看病。

 

教学三十七年的感悟

从事高等教育不知不觉已经37年。每每在节假日收到同学们的问候信息,每每看到办公室里学生们送来的贴心小礼物,杨梅总是感到无比的温暖与宽慰。那个装满热水后杯体外面就显映出她影像的水杯,那张为她的饭卡量身定制的照片贴纸,那个别出心裁定格她和学生影像的木质相框摆件,都承载着学生对老师的诚挚谢意,都让杨梅感受到了身为教师的欣慰与满足。

杨梅感慨,尽管流逝的岁月在她面容上刻下了痕迹,但自己的心依旧年轻,因为她的心和学生们年轻的心一起跳动。

“我深爱着我的学生,深爱着我从事的事业。爱是工作的原动力,有了这份爱,我才能一直保持高涨的热情,一路积极探索,始终坚守初心。”杨梅说。

如何做一位好老师呢?杨梅的体会是:

一要有爱心,善于表达。一个好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只有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迸发出使不完的劲。在老师眼里,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有用之才,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爱是工作的原动力,有了这份爱,老师才能真诚地、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才能千方百计地教育他们,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的好习惯,把他们培养成才。二要贵用心,寻方法。讲授知识,重在方法、贵在创新。“传道、授业、解惑”是老师的职责,老师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把怎样得到这些知识的方法也传授给学生,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要能创新,不守旧。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具备创新思维,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根植万千学子,潜心三尺讲台,以37度年华,秀杏林春色。传道授业解惑,知之好之乐之,以真情热情,做良师益友。立德立言立行,求真求善求美,以忠廉礼义,融师之名流。读书教书著书,爱生爱岗爱校,以大爱之心,育桃李芬芳。”这是杨梅的“名师感悟”。(向尔兰)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