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百问
抱憾的《本草纲目》,后人的无心之举,失传在历史长河的神奇中药
来源:海外国医 2022-09-17 [医疗] [中医百问]
一次历史的巧合或者失误,留给后世的往往是难以纠正的谬误,无法寻找的真相或者令人费解的谜团……

行医还是做官?这是个问题

 

关于《本草纲目》这本书和李时珍这个人,了解中医药或者说了解中国历史的人,应该都是知晓一二的。我们今天所讲的这味遗失的中药,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丝丝缕缕的关系,所以今天的故事就从李时珍开始……

明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风和日丽,天无异象,“白鹿入室,紫芝产庭”等现象也未出现,不过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李言闻大夫家里已经充满了喜悦的气氛,妻子张氏的顺利生产,为家中喜添男丁一位,新生力量使李家希望满满。

面对儿子,父亲李言闻寄予厚望,将他多年深埋的一个梦想托付在了小时珍的身上……李言闻的父亲也就是李时珍的爷爷,以前是走村串乡的摇铃医,与现今赤脚大夫类似,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社会地位卑微,自小跟随父亲学习医术的李言闻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时刻想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的命运,无奈气运使然,李言闻只考上了秀才,并无中举,所以承袭父业,继续行医。秀才的身份加上优秀的医术,多年积累,使李言闻的生活条件极大改善,颇受当地名流欣赏,在百姓群体中也是有口皆碑,但未能入仕为官一直还是他的遗憾。

这次儿子李时珍的出生使李言闻重新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所以面对儿子,李言闻并未想将医术传下,毕竟学医太苦了,入仕做官才是正途,幼年李时珍便被父亲早早送进私塾发蒙,读四书五经,习做八股文。

史书记载李时珍“幼多羸疾,长成钝椎”,身体也不好,脑子也一般,但是刻苦勤奋异常,所以考试也有所成就,嘉靖十年,十四岁的李时珍通过县、府试,由蕲州知府周训选送黄州府应院试,一举考中秀才,取得进入儒学的生员资格。但后来也不知道是老李家时运不济还是没做官的命,而后再进一步考试之中李时珍三次落榜,无缘仕途,并且在每次仕途科举失意之后,李时珍都会大病一场,生死危亡。

可能是命该如此,李家一脉和中医药十分有缘,几次落榜生病让李时珍对仕途失去希望的同时更激发其对活人性命的医术的兴趣,并在嘉靖十九年第三次名落孙山之后,决心不仕,顺承家学,钻研医术,并以诗明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没有科举的压力和做官的目标,李时珍终于可以放飞自我,遍览群书,三坟五典,诸子百家……感兴趣什么就读什么,知识面一下子铺展开来,对于医学的认识也是与日俱增。

嘉靖二十四年,蕲州大旱,粮食无收,紧接着又连续发生洪水,瘟疫肆虐,天罚人祸之下,李氏父子诊所门庭若市。李时珍协助父亲救活了许多濒死的患者,并且怜悯受灾乡亲们生活困苦,诊费分文不取还自搭药材,父子俩也因此得到了十里八乡的感激爱戴。这也使李时珍感受到了一个真正能济世救民的医生的价值。第二年,上天仿佛为了感谢这对父子,李言闻获得垂青,补贡成为国子监生员,也算勉强圆了他多年的一个科举梦想,此时李时珍的另一个梦想开始萌发了……

 

 

子孙上阵,三代著书

 

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李时珍有感于过去本草制作中的许多谬误,言其:“品数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析为二三,或二物混为一品”。特别是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遗祸无穷。例如:黄精和钩吻,黄精益寿,钩吻杀人,一味是补药,一味是毒药,旧书本草混为一谈,贻害性命。遂萌发修订本草之意图,但本草数量庞大,自古大多是官方主持,国家资助,历时好几年才能完成,李时珍凭借一己之力有此宏愿,属实把周围的亲戚朋友,乡里乡亲吓了一大跳。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干的,想法有了,实施之路太难,在此期间,李时珍因为一些机遇,治好了富顺王儿子的病,被楚王赏识,聘为王府医学总管,后去过京城太医院供职,任太医院判一年有余,后志向难以施展,拖病请辞,回到家乡。

 

回家是回家了,但回去后干点啥,李时珍也陷入了迷茫,照顾父亲?好生抚养几个儿子?好像太过无趣,深埋心中的《本草》梦怎么办?郁闷啊、踌躇啊、迷茫啊……

日子就这样百无聊赖的一天天溜走了,突然有一天李时珍的父亲李闻言找来儿子,谈起了当地一些特色药材的事情,回忆起了嘉靖三十三年李时珍上山捕白花蛇的过往,这种白花蛇是蕲州特产药材之一的蕲蛇,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捕蛇上贡人数很多,当地药材资源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并时有外地药商以次充好,冒充蕲州白花蛇以获利,谈及此处,李言闻不由遗憾感慨,李时珍为了及时记录并完整了解这一味当地特色动物药材,亲自登上蕲州龙峰山,冒着寻找,记录捕捉白花蛇的每一个细节活动,进行观察,回来后写成《白花蛇传》,受到了父亲的赞许。

关于白花蛇的讨论过后不久,李言闻就与世长辞了,这位父亲、老师、同行……多种身份交叉的老人去世了,李时珍悲痛万分。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李时珍回忆起关于蕲州白花蛇的讨论与考察,他内心深埋的《本草》梦又被激活了,他要去专职追寻、实现这个深藏内心的梦想,在李言闻去世第二年,李时珍背上行囊,带上次子建元和徒弟庞宪,踏上寻药之旅,以自己的方式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也许是命运巧合,李言闻去世不久,他的孙子也就是李时珍儿子李建中中了乡试,成了举人,李家总算是堂堂正正出了一个入仕中举的人。

而后多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李时珍的足迹踏遍万里山海。每至一处,李时珍就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遍寻诸药,自己口尝体验,儿子李建元作画,不断实践并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分为五十二卷,列为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以类为纲,以药为目,书中收药物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096方,真可谓皇皇巨著也。

书虽已成,奈何数目篇幅巨大,小的书商没有实力刊刻,大的书局又因为此书作者无名而不愿沾手,李时珍对此无奈而又遗憾,而后数年为了书籍刊印而多次奔波,后有人建议请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作序或有转机。万历八年(1580年)李时珍找到王世贞。此时的李时珍除了这套书并无值钱之物,王世贞回忆道:“解其袋,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虽诚恳请求,但王世贞拒绝了李时珍的请求,理由之一是他认为这部书还不够精细,希望李时珍能在详细整理校对一下。

被王世贞拒绝后,李时珍携书稿返回蕲州继续增删修改。十年后,李时珍已年过七旬,垂垂老矣且疾病缠身,十年精编这套书的内容与准确性较初稿已大为精进,但从最初开始编写此书至今已历经37年,书籍依然未能出版,难免心有不甘与遗憾。

万历十八年(1590年),他托担任四川蓬溪知县的长子李建中携书稿再赴太仓拜访王世贞(时年王世贞任南京刑部尚书)。这次王世贞答应了,于正月十五日为《本草纲目》作序,后有南京藏书家、刻书家胡应龙的同情与支持,《本草纲目》终于刻版了,得知消息的李时珍长舒了一口气,身体却垮了下来。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岁在癸已,李时珍病逝,享年七十六岁,与他心爱的妻子吴氏合葬于蕲州东门外雨湖南岸,同年《本草纲目》完成雕版刊刻,尚未完成印刷装帧,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李时珍逝世后第三年,《本草纲目》于金陵正式刊行。

 

李时珍至死也没看到一本印刷装帧完整的《本草纲目》,不过,在他临死之前曾手书遗表,结尾写到“……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

从书中记载“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辑。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黄州府儒生生员男李建元校正。应天府儒学生员黄申、高第同阅。太医院医士男李建方、蕲州儒学生员男李建木重订。生员孙李树宗、李树声、李树勋次卷。荆府引礼生孙李树本楷书”等看来,李时珍为了《本草纲目》发动了子孙三代,全家老小一齐努力,共同手书了这部传世名作,中医巨著。

李时珍离开了,但是他的足迹布满了大江南北,他的事迹流传在百姓的口耳之间,身背药囊、手持药锄、踏遍山野、嚼得草根的清瘦、健谈的老神医,活在了患者与百姓之间。

 

《本草纲目》流传中的谬误

 

是金子总会发光,胡应龙所刻《本草纲目》也就是金陵本《本草纲目》,一经问世便风靡全国,一时间洛阳纸贵,一书难求,而后翻印翻刻成风,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许多医家争相收藏,后来又先后译成日、朝、法、德、英、俄等文字流传全球,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赞其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李时珍的大名也享誉海内外。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了《本草纲目》其书是李时珍主要撰写,二儿子李建元进行绘画的,李建元是个绘画爱好者,虽然能比普通人画的好一些,但是好的有限,只是尽可能把植物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出来,许多配图在辨识方面还是有一定难度,不够美观,一些药材的谬误就与后人对这些配图的嫌弃有关……

时间流转到清中期,这时的《本草纲目》已然流传甚广,既经典又畅销,许多书商争相刊印售卖,张绍棠也不例外,但是都这么卖没有啥核心竞争力呀,这得想点办法,要不然不见得卖的过友商,突破口就留在了原书普通且粗糙的绘图上面。

清代道光年间,有位植物学家叫吴其浚,他凭借野外考察写了的两部专论植物的著作《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前者记载药物1714种,后者绘图838种,尤其是后者,插图精美准确,非常值得参考,与《本草纲目》原图一比,可以说天上地下,张绍棠看完后计上心头,何不以吴其浚的精美插图替换《本草纲目》之原图,这样弥补了《纲目》图片的粗糙,这一版也肯定能比其他人的畅销。结果也确实如此,张氏版《本草纲目》绘图生动精准,一看就是高配版,自然畅销无数,获利颇丰。然而这次看似获利的机灵之举,许多药物失传在了后世的江湖,我们今天主要聊聊其中一味威灵仙……

 

 

真假威灵仙的N次转变

 

其实威灵仙的失传转变在李时珍以前很早就出现过,李时珍这里属于第二次或者是第n此失误改变了……

唐代贞元年间嵩阳子周君巢曾撰《威灵仙传》一文,曾记载中药“威灵仙”的神奇功效:“先时商州有人重病,足不履地者数十年,良医殚技莫能疗,所亲置之道旁,以求救者。遇一新罗僧见之,告曰:此疾一药可活,但不知此土有否?因为之入山求索,果得,乃威灵仙也。使服之,数日能步履。其后山人邓思齐知之,遂传其事。”

这则记载从侧面反映古人对于这味药的重视,对这味药物神奇疗效的赞叹。查阅当时本草书籍,结合相关论述,威灵仙是这个样子的:“生先于众草,茎方,数叶相对。花浅紫,根生稠密,岁久益繁。”学者根据其方茎特点,考证可能是是唇形科水蜡烛属某种植物,类似下图。也不知道是疗效太好挖灭绝了,还是什么原因,这种植物闪过唐代没多久就消声灭迹了,第一次“威灵仙”就这样失踪了。

 

而后宋到清中期的的威灵仙变成了这样“叶似柳叶,作层,每层六七叶如车轮,有六层至七层者。七月内生花,浅紫或碧白色,作穗似莆苔子。”如下图),学者考证可能是玄参科的婆婆纳属的一种植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草本威灵仙”。

 

而后时间轮换到明朝李时珍的年代,李时珍引用收录了上文我们所说的一些关于“威灵仙”的论述,又加上了自己所见:“其根每年旁引,年深转茂。一根丛须数百条,长者二尺许。初时黄黑色,干则深黑,俗称铁脚威灵仙以此。”这本身是令人疑惑的,要是结合次子李建元的图画,就更是有些矛盾了。

 

李建元的配图一方面符合了玄参科威灵仙叶轮生,每层六七叶如车轮的特点,一方面又有毛茛科威灵仙蔓生状的姿态。书本中的矛盾自此开始,配图略显不伦不类,但整体“叶如车轮”特色更加明显,玄参科威灵仙暂时占领上风。

 

时光流转,白驹过隙,张绍棠的《本草纲目》出版了,卖火了,风靡一时了,买了张绍棠之类的《本草纲目》的同学们看到的威灵仙(配图如下),这与李时珍自述的“威灵仙”更为契合,也因为这一版的流行甚广,清中期以后一直到现在的主流“威灵仙”,就是毛茛科植物的威灵仙了,当然这与前人的:方茎、数叶相对、叶轮生等等,就也再无什么关系了。

 

 

 

不威、不灵、不仙的“威灵仙”

 

读到这里,我想问题出来了,威灵仙的本体植物一直在反复横跳,变来变去,但是历代威灵仙的功效却好似一脉相承,不曾改变,或许这也是历史流转过程中许多中药学家的一厢情愿,指鹿为马的结果。

《本草纲目》面对威灵仙一药,李时珍解释其“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 ”在历代古人多次记载中,威灵仙对风湿痹痛或者是对疼痛的治疗的效果确也是非常显著的,正所谓:“威灵仙去众风,通十二经脉,朝服暮效。”包括其对骨鲠的治疗的记载,都是很明确的,但是反观目前所用之威灵仙临床效果非常一般,而且治疗骨鲠的作用也不明显,走窜之性也不突出,这一切的问题出在炮制?出在使用?出在药材的集约化种植?我想还有一大原因就是它根本就不是古代那个神奇的威灵仙,神奇的威灵仙早已消失在了漫漫历史之中,隐秘在的十万大山深处……

 

 

几句结语

 

今天写出来的成品文章,已经与我脑中当时的构思大相径庭,但是一些要表达的点也体现了出来,最后和大家聊几点在写作查资料等等过程的几点感悟:

1.写作之初只是想单纯聊聊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不确定性,但资料查阅过程中,无意看到了一些李时珍的论述和记载,越看越多,越多越感动,所以引文反而成了大篇幅的正文,不为其他,只是表明后学对前辈的尊重和敬仰,也正是因为他们,今天关于古今许多药物的对比,考证才能成行,他们是中华文化,中医文化的接续者,传灯人!

2.近期因为一些兼职工作的原因,多与部分民间大夫,传承医生相接触,面对中医,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这自不必多言,比现在中医西化,屁股都坐不稳的医生强许多。但是他们之中有一批大夫“尊古贱今”的思想过于严重,对于一些古籍的阅读,近乎迷信,“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须知许多古籍本身是有自身局限性的,在历史流转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披露与混淆的……对于古代流传多年的古籍,包括不同版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都要辩证的看,对比的看,对于一些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在临床中加以体悟,在古藉中加以分析,以求疗效亦佳,

3.中医是发展的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下,最重要的是“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医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金元四大家的出现,可能对中医理论的一体性有所割裂,但更有所发展,要放在他们的历史条件下去看待他们的学术思想,对待中西医结合也是一样,要放在当下,展望未来的看。

4.一味药材也好,一首方剂也好,一个中医治法思路也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经过历史流转后无数医家总结、概括、删减、调整过后的论断,正确与否,还需要我们去追根溯源的寻,踏踏实实的读,正本清源的悟,才能对这个部分有所深刻体会,体会的多了,对中医药的灵性也就来了,即所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嘛!

最后面对一些存疑药材,古今变化,也期盼中医同道能多多交流,互通有无,使一批似是而非、埋没失传的药材正本清源、重见天日!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